APP下载

浅谈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2019-10-14覃海波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母鸡习作教学

覃海波

语文是百科之母,而习作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害怕习作,一到习作课愁眉苦脸,提不起半点兴趣,咬着笔头不知从何下手,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习作教学一直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易于动手,乐于表达,轻轻松松完成习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儿童习作的一个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大家共分享的气氛下,学生习作就不再是难题,不再感觉到头痛,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任务,而成了学生自己的主观要求了,这样才能使学生自己写的习作丰富多彩。为此,在上习作课时尽量创设情境,渲染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习作。我在教学中经常播放与习作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领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情感等,使他们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乐于习作。 如:我上完阅读课《颐和园》后,要求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颐和园,运用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屏幕上呈现颐和园美丽的景象: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五彩的画、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宽阔的昆明湖、形态各异的狮子……这一切让学生感到那么新奇,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表达的欲望。镜头每定格一处景物,便要学生有顺序地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最后,大多数同学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颐和园时,都能做到有顺序、语言流畅、用词优美,之后都能愉快的把所说的写下来。

二、关注生活、积累点滴让习作变成“有米之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代教育学家朱熹这句名言不仅道出了学习的方法,同时也说明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求得发展。大千世界,有写不完的人、事、物、景,生活中我们要着力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使万事万物汇入学生笔尖,让学生永远拥有“奶酪”。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小学生写作的源泉,平时要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学校里开展的不同形式的文体活动,例如: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体育项目比赛等等,都是小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有意识的指点,活动结束后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感受,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并在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础上习作,这样,学生写起来就“言之有物”了。同时,让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观察花鸟虫鱼、风雨雷电,踏遍青山小溪,采摘山间野果,让学生尽享大自然的赠与,孩子的文思犹如汩汩流淌的泉水流上笔端。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考察家乡变迁,学生从而获得书本以外的许多知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他们的习作中就会流露出对家乡巨变的骄傲,风土人情的贊美。

三、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常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习作的“决窍”。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不仅要指导学生多读课内阅读,还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对学生身心有益的课外读物。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把积累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收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四、读写结合、增加练笔机会

小学语文课文,每一篇都是内容健康、语言优美、表现得法的优秀范文,对学生的习作方面起着示范引路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写作方法、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进行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的练笔,熟能生巧。

1.以读悟写仿一仿

小孩子都有着天生的模仿才能,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习作的重要途径,是从阅读到独立习作的桥梁。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如在《白鹅》一课中,学生理解课文之后,我指导学生回头看第三、四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先用一句话概括鹅的某个特点,然后再具体地描述这个特点,我要求学生模仿这种段落结构,试着描写一种小动物的某个特点,在句式的表达上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还要用上一些好词。又如在老舍先生写的《母鸡》一文中,作者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形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的感情有一个明显的从不喜欢到喜欢的变化,这样的写法更加能突出作者对母鸡发自内心的喜爱。在描写小动物的习作中,我引导学生借鉴这种写法,有利于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运用到习作中来。

2、读文有感写一写

有些文章往往蕴含着一个道理,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时,我便可以引导学生来写一写了。如在《去年的树》这篇童话中,鸟儿信守承诺、珍惜友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我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小鸟、大树、伐木人、大门、文章的作者??????)请分别写下来。实践证明,抓住有利的契机,及时引导学生把心中所想写下来,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3、读后想象续一续

有些课文在结尾时会留给作者想象的空间,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编。续编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如在《小木偶的故事》一文中,我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当小木偶拥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之后,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往下编。这样就很快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欲望。

总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就能轻松解决学生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就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母鸡习作教学
母鸡
母鸡下蛋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母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习作展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