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经济金融风险与建议
2019-10-14郑素利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区域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全球化也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带一路”是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的经济发展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思想,能够以商贸合作的方式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与资源共享,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但是,伴随“一带一路”的开展,对于国家的基础设施与金融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在建设当中会面临许多风险,本文对所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进行了一些简单分析,并根据现阶段的金融情况与“一带一路”的结合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金融风险;策略建议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经济联系逐渐密切,形成新的经济体是难以避免的。我国在面对这种形势下,提出了仿照古代丝绸之路的陆上贸易与新世纪下海上贸易相结合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是为了我国与合作国家共同发展经济,形成区域合作平台,打造合作共赢的区域经济体。但是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当中,会是面临着许多困难,因为所参与建设的国家数量庞大,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悬殊,囊括了从新兴经济体到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国情、经济情况不尽相同,在与不同国家的往来过程中无疑会有很多风险。
二、“一带一路”中经济建设的意义
(一)增强贸易合作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是在所难免,并且国家之间贸易需要资金为依托,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在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时,金融投资就成了各个国家之间常用的手段。“一带一路”的提议为参与的国家吸引了金融投资,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建设,并且我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合作共赢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往来的最好局面,“一带一路”的理念便是合作共赢,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国的金融投资主要是用于调动一些经济不活跃的国家,对这些国家提供经济帮助,完善设施基础帮助进行经济建设,发挥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优势,增强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串联起各个国家的经济,吸引了金融投资,让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不同国家之间的产品可以进行出口,保持了经济发展活力。不同国家在基础建设中,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是不可避免地,一带一路的提出正好符合了贸易往来的需求,而且一带一路的想法是符合我国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想法,我国在一带一路中对于其他国家的金融投资,帮助其他国家进行基础建设,帮助进行贸易往来。这也提高我国的经济地位。
(二)加强经济一体化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为了对抗外来经济体的竞争所形成的,成为各国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的主要发展方式。在如今,各个国家的经济体单打独斗已经不再可取,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只有周边国家联合起来形成区域化、合作化的经济体才能够抵抗经济竞争,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与社会稳定情况提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构想,主要目的在于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经济交流平台,实现资源互换、经济互助等活动,帮助各国及地区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要在我国及周边地区实现“一带一路”的经济区域发展,必须要进行合理有效的金融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我国目前的金融投资带动了我国及周边国家更密切的交流与往来,形成了有利的区域发展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来势力恶性贸易的侵害。因此一带一路的提出,能够帮助我国与沿带国家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一带一路更是为经济交往提供了平台,保证了经济活跃。
(三)促进国家产业发展
在我国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不仅是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商业贸易与经济往来的主要方式,更是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交流途径,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通过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能够完善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加快我国经济的调节。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投资也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产业、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基础建设以及能源等行业的快速提高,全球的区域经济合作也转变了现有的产业经营模式,以符合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理念更新产业发展观念,推动了新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进行金融经济发展能够完善传统产业中存在的不足,为产业注入新兴发展力量,带动各国产业之间交流互助,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投资的风险
(一)金融危机下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家间经济合作逐渐密切的机遇下,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为各国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危害。在金融危机对各国影响的环境下,发达国家的泡沫经济成为受到各国关注并努力解决的一大金融风险,“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优势虽然能够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但在金融危机冲击的环境下难以避免金融发展的衰退。我国的金融投资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减缓我国的投资速度会影响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速以及生产发展,从而加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而且全球化的金融危機会阻碍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全球的经济建设矛盾加剧,因此要想减弱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要放缓我国的金融投资增速,缓和可能出现的经济发展危机。
(二)投资回报风险
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与金融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加强国家的发展,实现国家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金融投资产生了与投资额相等甚至超额的经济回报,国家才会继续发展金融投资。而在我国目前“一带一路”的区域合作国家中,由于各国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建设状况不同,使我国的经济回报存在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各国针对自身的情况考虑,在对合作约定的执行情况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各国企业的经营情况与我国相差较大,在对产业约定的责任意识上难以达到相等的高度,在责任的承担上容易出现问题的无归属性,从而影响了我国与产业之间的合作效率,这在一定方面使我国的金融投资回报度较低,并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的金融投资增速开始逐渐降低。
(四)法律风险
不同国家的金融法也不尽相同,一些国家中的金融投资合法,但是在其他国家中就可能违背法律。不同的国家出于对自己国家的利益、政治安全、经济稳定等因素考虑,会用法律对一些行业的金融投资进行限制,比如能源行业、交通行业等涉资到国家安全以及国家隐私的产业,这些都可能通过法律进行限制,这就对跨国进行投资带来了风险。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投资的建议策略
(一)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交流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一带一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实现各国的互利共赢,因此要想促进“一带一路”政策的高效进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交流。在进行我国的区域经济交流过程中,各国必须达成合作共识,在合作过程中严格负责各国的经济责任,对于面临的共同金融经济风险,各个国家要进行会议上的共同讨论,制定合适的任务分配与执行规则,通过建立统一战线,提高区域间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现象。同时区域经济合作的各个国家也要进行互相之间的资源共享、能源互助以及资金帮助,以互相合作的绝对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提高项目的审核
由于金融投资可能带来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我国在进行金融项目投资时必须制定严谨的监督、评估及决定制度,通过对项目的严格考察,避免投資项目的不合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进行项目审核过程中,国家要格外重视金融投资所能带来的回报,对于投资企业进行发展情况的评估,对发展势头缓慢甚至下降的企业减少金融投资,同时在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也要重视自身的发展情况,通过设定专门人员对我国的金融实力与经济风险做出一定的预估,从而调整对周边国家的投资力度,使我国在有余力面对金融风险带来危害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得到金融投资带来的经济回报。
(三)建立风险监管机构
金融投资的发展与金融危机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要想实现金融投资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必须建立风险监测机构,通过专门机构对金融投资进行风险预估,最大程度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破坏。在风险监管机构中,要设置专门人员进行全球金融风险数据的搜集,在众多数据的罗列中找到经济风险发生的频率与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做到提前的防治。国家对于风险监管机构的方案制定要提供足够的重视,积极建立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进行并调整对周边国家金融投资的力度,从而提高我国面对金融危机的实力,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金融投资是通过与周边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后制定公平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区域经济的优势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这对金融投资负责人的专业度有较高的要求,要求专业人员能够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经济实力进行合作方针的调整,并能对金融危机做出预估与防范,避免我国在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快速衰退。因此我国要加强对于金融人才的培养,在各大高校中提高对金融专业的教育力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加强学生的金融实践,安排学校金融相关企业中实地学习,通过学生对企业经营中的经济发展做出实际投资预判与风险评估,使学生提高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应用技巧,针对性的解决自身存在的知识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金融专业素养与能力。
五、结语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与各国联系逐渐密切的当今社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一带一路”是我国针对目前经济发展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在我国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要合理分析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通过制定合理的金融投资制度、设立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与加快金融人才等途径,加强我国的金融投资可行性,做好风险的预估与防治,最大程度的实现我国金融投资的高效率回报,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志明.金融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0,(5):44-49.
[2] 林春,谭学通.普惠金融距离视角下中国对"一带一路"OFDI的影响效应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0,(5):15-24.
[3] 张夏恒."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0,42(4):27-32.
[4] 赵娜.新型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0):86-87.
[5] 龙朝晖."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与规制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20,(3):54-57.
[6] 王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收入不平等与恐怖风险[J].情报杂志,2020,39(3):29-35.
[7] 付韶军,邢玉临.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37国实证检验[J].兰州学刊,2020,(5):81-98.
作者简介:郑素利(1985年9月10日),女(汉族),浙江 平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