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2019-10-14王忠禹

西部论丛 2019年33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

王忠禹

摘 要:“体育”教育虽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预期教育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就目前来看,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状况也每况愈下,长此以往在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建立的同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其融入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表演专业;融入意义;融入策略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表演专业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度较低,不仅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还极易导致学生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而通过发展体育文化,为体育表演专业课程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不仅增添了体育表演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此同时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也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得到解压。

(二)强身健体、锻炼益智

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否,一定程度上也呈现着民族的精神和民众的体魄,在进行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体育技能,强化学生体质是体育表演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但就目前来看,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始终过度地关注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学生体能的培养,导致学生肢体虽然得到了舒展,可对于课程的抵触情绪却再不断提高,后期的训练始终也未能落实到实处,而通过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强化体育事业,以期通过不断强化教育工作者“体育文化”精神,在规则和情节设置上侧重于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以此在激发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同时,锻炼他们自身益智。

(三)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就目前来看,师生关系紧张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面临的突出挑战,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样性的,此外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的影响力,还能让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拉近彼此的关系和距离,增强彼此的信任和理解,由此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同时,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究

(一)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当前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自身对于“体育文化”认同度和理解度的高低,在影响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自身体质健康发展状况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故此为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确保“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教育工作者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在进行课程教学训练过程中,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以此在规避学生对体育表演专业课程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产生的同时,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为从根本上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在现阶段大力发展体育文化的同时,各高校还需加快师资队伍的构建,即通过加快体育教师配备、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以及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以此在增强高校基础能力的同时,满足当下学生的體育课和课外锻炼需求。

(二)将艺术文化与体育课堂相结合,缓解学生的消极感

体育课堂的主要场所是操场,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始终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单一化教学模式,难以确保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不在体育思政教学过程中,将艺术文化与体育课堂相结合,缓解学生的消极感也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要战略性手段,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可在体育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舞蹈等有关联的艺术,让体育和美育、智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坚持“全面发展”,整合学校体育教学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体育表演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从某方面而言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个性化的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体育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把“体育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还需秉承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运用身体力行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对各个动作进行模拟、练习,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借助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结语

简而言之,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否,一定程度上也呈现着民族的精神和民众的体魄,在当前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为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教学改革号召所做出的重要教学战略手段,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西宗凤,楼小飞,黄海燕.试论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辩证关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12(12):111-113.

[2] 蔡学俊,周洁,田维.我国体育事业区域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12(15):133-136.

[3] 王清芳,徐海华,李雯雯.谈我国体育事业由福利型向经营型的转变[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02(12):144-147.

[4] 王杰明,刘清利,陈金国.经济贫困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初探[J].山东体育科技,2019,01(12):133-135.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时事热点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探讨如何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之中
微信墙促进智能手机融入大学课堂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小学体育社团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与具体策略
文化元素融入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营养健康教育
游戏法融入小学短跑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