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一场一景”项目建设探讨

2019-10-14陈培俨蔡德淡

种子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项目建设国有林场

陈培俨 蔡德淡

摘   要:“一场一景”项目由漳州市林业局首先策划实践,得到福建省林业局肯定,并在全省国有林场推广实施。依托国有林场自身森林景观和生态文化资源,将林场内景观较优美、观赏价值较高、交通条件较便利,且毗邻群众聚居地的区域,通过建设改造成公益性质的游憩、休闲、健身场所,让人们享受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福利。根据尤溪国有林场所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提出“一场一景”项目建设建议,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一场一景;项目建设

“一场一景”是依托国有林场自身森林景观和生态文化资源,将林场内森林景观较优美、观赏价值较高、交通条件较便利,且毗邻群众聚居地的区域,通过建设改造成公益性质的游憩、休闲、健身场所,让广大群众共享优质生态产品。其本质就是打开大门办林场,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森林人文景观,让人们享受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福利。“一场一景”项目建设由漳州市林业局首先策划实践,得到福建省林业局肯定,并在全省国有林场推广实施。

1   准确把握“一场一景”建设工作内涵

1.1   顺应新时代林业发展新定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巨大贡献[1]。

1.2   顺应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探索

中央赋予福建建设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任务,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6%以上,让福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环境更好、人们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福建林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已达66.8%,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具备提供更多、更好优质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让人们共建共享更多绿色福祉。

1.3   顺应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新目标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分类推进改革的要求,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和民生及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   推進“一场一景”建设目的意义

2.1   展示建设成就

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在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林业科技示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通过“一场一景”的建设,不仅充分利用了国有林场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展示了国有林场的生态建设成效,更是全体务林人向党和政府及社会交上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提高了国有林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2]。

2.2   助力乡村振兴

林业主要工作领域在农村,主要从业人员是农民。振兴乡村,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林业。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生态宜居是关键,就是让村庄能够融在青山绿水中,能够融在美丽田园中,能够可持续发展;产业兴旺是核心,如今,很多农村在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需要良好的生态,需要美丽的森林;乡风文明是灵魂,加强原生植被、古树名木、小微湿地保护,保持乡村原始风貌,让居民真正留住乡情、记住乡愁,弘扬和传承乡村生态文化。

2.3   体现为民服务

八闽大地,凡是林相整齐、资源富集的林分,基本上都是国有林场的经营区范围。国有林场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八闽大地,守护着青山绿水,成为重要的绿色宝库。

建设“一场一景”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就是国有林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共享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以很好地向社会宣传和展示生态建设成果,成为公众共享林场改革成果的最好方式,让公众享受到来自林场、来自森林的获得感,让人们能够接近自然、走进森林,亲身感受森林的多种效用。

3   客观认识“一场一景”建设独特优势

3.1   契合区域发展战略

近年来,尤溪县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的目标,着力打响“我家在景区、度假来尤溪”旅游品牌,着力打造生态、度假、朝圣、养生及美食融为一体的旅游地。国有林场大量优质的森林生态景观,为全域旅游增添重要景观资源。

3.2   资源空间分布广阔

国有林场林地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尤溪县全境,涉及13个乡镇68个行政村,占全县15个乡镇的4/5及250个行政村的近1/3。为闽江支流尤溪等河流,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县乡村道,为县城乡村等居住地,提供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空气清新等生态保障。尤溪县朱子文化园、汤川“侠天下”、桂峰古民居、联合梯田、九阜山、闽湖、龙门场古银杏林、枕头山、高春山庄、百桂园及际口漂流等旅游景区,处处离不开森林景观的烘衬。

3.3   森林景观类型多样

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创建于1963年,现有经营面积1.65万hm2,其中商品林面积1.32万hm2,生态公益林面积3233 hm2,森林蓄积量14.14万hm2,森林覆盖率95.45%,绿化程度95.46%,是福建省大型国有林场之一。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等各类林种齐全,人工林面积1.03万hm2,天然林面积4793hm2,以及多类型针阔混交林面积约

1万hm2,森林景观资源丰富多彩。

4   “一场一景”建设具体措施建议

4.1   强化组织领导

“一场一景”建设应作为国有林场主要工作抓紧抓好,成立以场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承办部门,集全场职工智慧,各司其职,强化责任担当,为早日建成符合上级要求、职工认同、群众满意的“一场一景”项目提供坚强的組织保障。

4.2   重视规划引领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等各种原因,国有林场往往“养在深闺人不识”,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优质的生态产品没有向社会进行很好地展示,生态贡献没有很好地宣传,导致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不高。应该把“一场一景”建设与尤溪县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森林公园等规划有效对接,纳入《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十四五”森林经营方案》等规划内容,与美丽林场、“四个林场”、“百园千道”、生产经营等建设项目结合起来。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前需要,分期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逐步扩大建设规模。

4.3   依托现有景点

建设“一场一景”,应考虑森林景观较优美、观赏价值较高、交通条件较便利等因素,也应充分考虑“美景大串连”,优先建设与城区朱子文化园AAAA景区、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AAA景区等相邻森林景观项目建设,因势利导,发挥投入少、作用大的效果[3]。

4.4   转变发展方式

打破传统“培育目的树种、追求木材利用”生产模式,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贯彻落实“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林业发展新模式。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注重保护最原始的森林景观,突出新经营理念的应用。

4.5   推行“一站一景”

尤溪国有林场经营面积大、林地分散,下设6个管护站,平均经营面积约2667hm2,现有森林资源优势和已有基础设施有所差异。应借鉴漳州市“一场一景”建设经验,结合管护站各自实际,充分利用经营区内的名胜古迹、名木古树、古庙古道等优质资源,以及旧工区、护林点等现有设备设施,加以提升改造,不追求大改造,不刻意大拆大建,力求原生态,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共享产品,满足人们对森林休闲体验的多样化需求。

按照“近郊休闲型”“远郊踏青型”“科普体验型”等不同模式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做到站站有特色、站站有风景。

目前条件比较成熟的景观有:坂面管护站的罗汉山森林公园、城关管护站的后山坪多类型森林景观、华口溪管护站的林木良种基地等。

4.6   完善林道建设

林道建设既可以作为集材道路、防火隔离带,保障森林管护等需要,还可以为“一场一景”森林休闲养生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应做好整体规划,把林道建设与地方道路串联起来,纳入地方道路网络总体布局。

4.7   借势宣传保护

对景区树种和主要植物挂牌标识,充分利用二维码识别等信息技术开展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在通道路口、危险地段等,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加强游客安全、森林防火及资源保护等管理。要安排专人负责景区管理,充分发挥护林员作用,加强巡逻巡查,在节假日期间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不发生游客安全事故、脏乱差、破坏景观资源及森林火灾等现象,营造“共同尊重自然、人人爱护环境”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 1 ] 赵树丛.全面提升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河北林业,2013(1):4-7.

[ 2 ] 黄雪梅.“一场一景”,国有林场发放“生态福利”[N].福建日报,2019.

[ 3 ] 陈瑞珠.让群众共享绿色生态福利[N].闽南日报,2019.

(收稿日期:2019-07-04)

猜你喜欢

项目建设国有林场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项目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