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019-10-14陈波

锦绣·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陈波

摘 要: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是当下我国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够加强各类学校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度,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所独有的文化艺术魅力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高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现状,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化自信

引言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高师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加深高师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和掌握,为其之后步入教师岗位之后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向学生们传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文化,能够推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程度以及学校课程体系安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突出强调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觉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随着《国家宝藏》、《朗讀者》等一系列彰显着中国文化底蕴的文化综艺节目的开播,更是以更加直观生动且直击内心的方式激起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当前,很多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盲目地追逐国外品牌,在日常谈话中也需要夹杂几个英文单词才能够显得更加时尚和国际化。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着新一代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正确发展,也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基。

当下,流行音乐占据着主流,尤其是在社会环境的推动下以及各类歌唱综艺节目,例如《这就是说唱》,使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鲜少有人问津。这种社会学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堪忧,另一方面加剧了青年人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觉的建设和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载,理应获得人们的重视和传承,当前音乐发展环境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现状使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改革表现出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存问题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阻碍,具体如下:

(一)学生缺乏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堂上,很多学生的缺乏学习兴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中国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地狱的音乐,涉及到不同门类的民族乐器演奏方法。例如,在民族音乐当中可能涉及到蒙古族音乐与傣族音乐的鉴赏,也可能涉及到秦腔的学习,也可能出现唢呐的演奏技巧讲解。这在部分学生眼中,相较于通俗流行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就显得“土气”,在聚会的时候更是不会唱这种歌曲,所以在课堂上便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出现上课不听讲的情况。

(二)教师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解不足,找不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罗万象,是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地域特点。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理解不足,这也就使得很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讲课内容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办法深入地讲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更是没有办法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容融入到日常授课过程中,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没有发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感兴趣导致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方面不合理导致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只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普通的课程,相较于音乐专业之后能够更具有实用性的配乐、作曲、西方音乐技巧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实用性确实不强。这也就使得其在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处于一个边缘化的位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情况更是加剧了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不重视,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发展。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的建设和研究应该着力改变人们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固有印象,提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等方式,带领学生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帮助其体会民族民间音乐背后的美感。通过以情动人的方式和手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去了解民族民间音乐背后的故事。采用探究式的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改变之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学生以一种合作交流的方式来讨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讨论中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心理上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抵触。

(二)提升音乐教师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音乐教师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理解,能够形成较高的音乐素养。在较高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引导下,音乐教师能够找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背后文化的探索,在课堂上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觉。通过教师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变部分学生盲目追逐外国流行音乐或者通俗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结语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强而被不断强调的一个概念,面对韩国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应该树立起足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文化入侵。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在文化自信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单南.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当代音乐,2019(01):34-36.

[2]李歆.初中音乐教学传承娄底民间音乐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3]杨胜兴.贵州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7,9(05):68-71.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