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地养生有侧重

2019-10-14高阳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情志气虚枸杞

高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位置不同,各地的养生调理方法也不同。

东部

应对三种体质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居民体质偏气虚、湿热和气郁。气虚的主要症状为说话没力气、气短疲乏、易出虚汗、爱生病;湿热主要表现为口苦口黏、大便黏腻;气郁则多愁善感、胃口不好、心烦失眠、咽部有异物感。

针对这三种体质,专家建议气虚者要劳逸结合,多做舒缓运動,比如散步、打太极,时常按摩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吃些补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香菇、大枣、鸡肉、牛肉等。推荐当归黄芪乌鸡汤,益气补血,疲劳时可以泡一点西洋参。湿热体质者多吃果蔬,忌麻辣、甜食、黏食,规律作息,少熬夜,这类人可以做强度大一点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球等,吃些清热祛湿的菜肴和汤,如薏米红豆汤、绿豆汤、冬瓜炒丝瓜等。气郁体质的人可多吃些能舒缓情绪的食物,如小麦、萝卜、百合、橘子、黄花菜。

西部

调节精神养情志

西部干燥风沙大,呼吸道疾病多发,由于地广人稀,较之东南部地区,相对闭塞,日照强度高、紫外线强,人容易肝火旺盛、情志不舒、焦虑抑郁。建议当地居民多登高望远或参加一些娱乐活动,调节情志,舒缓不良情绪。

另外,当地人还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养生“小吃”,如三炮台、热冬果梨。三炮台是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的特色养生茶饮,除了放茶叶以外,还要加入红枣、枸杞、核桃仁、桂圆、芝麻、葡萄干、果脯等,可提神补气、明目益思、强身健胃。热冬果梨是用冬果梨与冰糖(或加入红枣、陈皮、山楂、枸杞等)煮制而成,是西部秋冬季驱寒佳品,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北部

遵循四时避阴寒

北方四季分明,北方人要遵循四时养生,春天阳气生发,这个时节养生,饮食宜清淡,可以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这时,人可能肝火较大,可以时常按摩三个脚上的肝经穴位:大敦穴(大脚趾靠第二趾一侧的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行间穴(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中医认为,心的阳气在夏季最旺盛,所以夏季必须注意养心,不要熬夜或过度运动,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莲子、百合、竹叶等,也可以喝点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减少心悸、气短。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关键在于防燥,宜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白梨等。

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养肾至关重要,可以适当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

中部

导引按跷通筋骨

相对四方而言,中部物产最丰富,但物产越丰富,体力劳动越少,加上吃得杂,中部地区的人时常感到身体无力、四肢麻木、经脉气血不通,容易形体肥胖,高发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中部地区居民要使气机调畅,适合用导引,河南太极拳就是一种导引术,常练习可舒筋骨,通经络。再有就是按跷,即按摩,老百姓有很多自己的“按跷之法”,比如互相捶背拍背。

中部地区盛产小麦,面食种类多,以河南为例,有烧饼、羊肉烩面等,非常符合当地人的养生习惯。比如焦黄饼,中医认为,焦黄之物健脾胃但易生燥,但芝麻润燥,堪称“完美食物”。

南部

少食辛辣祛湿痰

南方一带尤其是丘陵地带的岭南,地势低、土壤薄。夏季气温高、雨水多,冬天阴寒湿冷,也容易因为阴雨连绵,导致湿邪犯体,感觉皮肤黏腻、出汗不畅,出现食欲差、乏力等不适。因此南方人湿热和痰湿体质较多。

为了祛湿,很多南方人爱吃辣,但辣味菜肴往往油盐重,容易生痰湿,可以多吃些祛湿邪的食物,如薏米红枣粥、冰糖陈皮茯苓茶等,或吃些萝卜、橙子、橘子等健脾理气的食物。湿邪犯体时,人往往不愿活动,但越不活动体内的湿气就会越积越多,可以选择游泳,跑步、健走、瑜伽、太极等运动,加速体内湿邪排出。

猜你喜欢

情志气虚枸杞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采枸杞
五招挑出好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