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化理论下澎湃新闻客户端对“垃圾分类”的报道研究

2019-10-14范智超

新闻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研究背景垃圾分类

范智超

【关键词】涵化理论;澎湃新闻;垃圾分类

一、研究背景

我国现在是世界上垃圾生产大国,每年产生的垃圾为4亿吨,并且逐年以8%的速度增长。[1]垃圾处理不当污染环境,“垃圾分类”势在必行。2019年7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率先在上海实施,到2020年底将会有46个重点城市陆续普及。一夜之间“垃圾分类”成为了网上的热词。现如今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干垃圾,换句话说,普通居民家中至少要有四个垃圾桶来分放以上的垃圾。然而我国居民普遍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的过程又较为复杂,绝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缺乏应有的认识,所以媒体对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培养任重道远。《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垃圾分类的法治化管理,除了政府层面的宏观调控,利用大众媒介议程设置、引导和培养受众垃圾分类习惯尤为重要。

二、涵化理论简介

(一)概念的界定及其发展历程

涵化理论,也就是培养理论,又称教化分析或涵化分析。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和他的助手对美国电视暴力等问题的研究,进而转向电视对受众传播效果的研究。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一种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式的培养过程,[2]就像大海里的水流一样悄无声息地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方式传达给受众。但是涵化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备受争议,这也促使格伯纳等人对涵化理论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此后,他对培养理论又进行了补充与修正,提出了“主流说”和“共鸣说。”[3]“主流说”认为电视等大众媒介让多种多样的价值观趋于一致,变成社会当中的主流舆论,承担起整合与教化的社会职能;“共鸣说”强调受众的日常生活与大众媒介描述相近时,对于受众的“培育”效果会更好。

(二)全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

格伯纳还从性别、社会角色和阶层等视角研究了大众媒介对受众政治立场的影响。重度电视观看者的政治立场一般都持中立态度,而且政府的宣传和教化对于重度电视收看者的影响更大。[4]此理论联系到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移动端手机网上月活用户已经达到9.7亿人,[5]格伯纳所说的重度电视观看者放在今天或许就是那些长时间关注互联网移动端新闻资讯的人,要想普及垃圾分类的政策及知识,借助一些主流媒体的移动端来培养受众是必要的。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受众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接受和发送信息,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大众媒介进行双向互动,大众媒介可以更容易将讯息广泛传递出去。涵化理论的关键在于不断地重复信息和强调其价值观来达到“教化”的目的,全天候发布信息,正是新兴媒体所擅长的。

三、澎湃新闻客户端简介

澎湃新闻客户端(简称澎湃新闻)是《东方早报》在2017年1月休刊后的产物,其全面继承了《东方早报》的新闻报道职能,同时澎湃新闻也是全媒体时代我国传统报业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澎湃新闻的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服务于手机、pad等移动智能终端,有很高的影响力。截至 2017 年 11 月,澎湃新闻客户端下载量达10100 万,移动端日活跃用户 860 万。[6]用户多集中在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说澎湃新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忠实用户,这也是其专注时政特色的成果。澎湃新闻在垂直领域的专业细分做得非常出色,细分为时事、财经、科技、生活、思想、体育、政务等几大类,每类下面设有众多板块。在澎湃新闻用 “垃圾分类”作为关键词搜索后发现其涉及六个板块:新闻、视频、专题、问吧、澎湃号、用户,澎湃新闻中的澎湃评论、能见度、市政厅、绿政公署、浦江头条等影响力大、公信力高的栏目,都有专栏作者发表原创文章来对受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进行“培养”。

四、澎湃新闻对“垃圾分类”报道的文本分析

(一)澎湃新闻“垃圾分类”报道

就澎湃新闻从2019年6月25日到7月19日以“垃圾分类”为关键词進行搜索,共得到173篇文章。这173篇文章包括新闻报道、主流媒体文章、科普类文章、评论员文章,其中澎湃新闻的原创文章有108篇,占总体的62.4%。澎湃新闻专门针对“垃圾分类”这一社会热点开辟了五个专题:首页置顶的《论习惯的养成》《垃圾分类之世界观》《垃圾分类经验吧》《追赶新时尚》《垃圾分类大哉问》,五个专题从五个维度进行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所有71篇专题报道中有81.7%的原创文章,纵观澎湃新闻里所有民生时事热点,还从未有过如此高密度的专题报道。

关于报道内容,主要分为国际、国内、上海、主流媒体文章引用、科普类文章、评论员文章、“垃圾分类”益处几大类型。包括专题中的文章在内,关于国际方面的报道有32篇,占比18.5%;全国各地垃圾分类情况的报道有39篇,占比22.5%;有关上海的报道48篇,占比34.4%(其中有5篇关于垃圾分类不当的处罚报道);主流媒体文章引用有10篇,且每篇篇幅较大,占比5.8%;科普类文章有21篇,占比12.1%;评论员文章34篇,占比19.7%(30篇《论习惯的养成》专题报道全部为澎湃新闻原创评论文章);关于“垃圾分类”的益处的报道共17篇,占比9.8%(其中有13篇是对“垃圾分类”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报道)。

(二)从专题《论习惯的养成》看澎湃新闻的培养方向

上图是利用BlueMC词云工具对澎湃新闻置顶专题——《论习惯的养成》制作的云图。新闻报道中有出现频次高的词汇,这些关键词体现记者的主旨和表达的意图。《论习惯的养成》作为澎湃新闻关于“垃圾分类”报道的“排头兵”,对其30篇原创文章进行关键词的提炼发现,“垃圾”和“分类”两个词出现次数多,分别为547次和325次,这也体现了澎湃新闻的涵化意识,通过不断地重复主题来加深受众印象和认知,最终来达到“教化”的目的。“上海”和“上海市”总计出现104次,上海作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同时也是生产垃圾较多的城市,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高素质人才,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上海应当首当其冲。澎湃新闻作为上海本土的主流媒体,加强对本地新闻特别是垃圾分类报道也在情理之中,借助媒介的力量打赢垃圾分类工作这场硬仗也体现了媒介的职责。

在微观层面的报道上,“垃圾桶”、“习惯”、“回收”、“可回收”、“养成”、“意识”等关于“垃圾分类”具体操作的关键词都进入出现频率的前十。可以看出澎湃新闻着重对受众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通过评论员文章耐心地对受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进行培养,有一定的劝导性和科普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垃圾分类”报道,澎湃新闻从微观的高频关键词和宏观层面相呼应,以达到对受众反复“教化”的目的。

五、澎湃新闻“垃圾分类”报道的特色与不足

(一)注重报道的原创性和专业性

根据统计,澎湃新闻从6月25日到7月19日25天173篇关于“垃圾分类”的报道中,有62.4%的原创文章,这个比例在很多资讯类新闻APP中是相当高的。《点奶茶精确到颗,我们的生活被垃圾分类改变了》这篇原创文章中,作者从一个遵守垃圾分类规则的普通市民角度出发,细数了关于垃圾分类的七大好处和对日常生活的六大改变,文章对垃圾分类以正面报道为主,也考虑到了市民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进行了“接地气”的分析。这篇专业性较强的文章也体现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业务水平。

同时,在澎湃新闻“问吧”板块中还邀请了上海首批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和上海市城管局工作人员以及上海首家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等专业人士进行在线答疑,共回答了103个问题,包括垃圾分类的教育、垃圾分类的处罚和具体垃圾的分类知识等。澎湃新闻在保证其报道原创性的同时还十分专业,从7月1日后平均每天以8.1篇的报道,对受众反复进行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传播,促使受众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以上海本地报道为主,全国性报道不足

作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的第一个试点城市,有关上海的垃圾分类报道成了各媒体报道的热点。澎湃新闻的前身是《东方早报》,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上海媒体。关于上海的报道占澎湃新闻整个报道的34.4%,系统报道了上海关于垃圾分类方方面面的进展。包括政府相关文件、上海各层面的进度,详细分析了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为什么做得比写字楼和商家好,并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以及对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处罚的通报情况。对上海垃圾分类的相关报道,澎湃新闻做到了由点及面,报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但是, 澎湃新闻对全国范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报道相对较少,只占22.5%,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地方媒体文章的引用。由于大范围的报道上海垃圾分类,使用“上海人被垃圾分类搞疯了”,“從此再也不点外卖了”等措辞,容易产生把全国受众当“看客”的负面作用。因此,对受众关于垃圾分类习惯的培育,应该立足全国,塑造上海市民遵守垃圾分类规则的正面形象,借助榜样的力量展开对所有受众的传播。

(三)国际垃圾分类经验报道占比高,但缺乏对比报道

《垃圾分类之世界观》专题专门介绍世界各国垃圾分类的经验,以第一人称视角介绍了瑞士、瑞典、意大利、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各自关于垃圾分类的方法,其中对德国和日本的介绍较为详细,这两个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对于各国垃圾分类的经验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专题内的每一篇报道篇幅都较大、分析细致,但缺乏诸如每个国家的方法如果放在我国该怎么做,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研究,这是澎湃新闻可以完善的地方。

(四)“垃圾分类”正面报道和科普类报道较少

所谓“垃圾分类”的正面报道就是报道实施垃圾分类对我们的益处。各媒体报道的中心多集中在“垃圾围城”的危害上,多运用“残忍真相”、“癌症”、“生物灭绝”等词,缺少实行垃圾分类益处的报道。澎湃新闻有13篇关于“垃圾分类”带来经济利益的报道,而只从经济角度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是不够的,此类报道应该涉及生态环境、伦理道德、身体健康等多维度,全方位使受众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的意义进而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澎湃新闻中科普类报道只有21篇,占比12.1%。由于实行垃圾分类在我国刚起步,大多数受众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更没有垃圾分类的经验,因此急需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这种科普类文章来普及相关知识,澎湃新闻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报道。

注释:

[1]澎湃号.为什么中国这么急着垃圾分类[EB/OL].澎湃新闻,2019-07-10.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姜越.从培养理论看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舆论引导工作——以重庆《天天630》栏目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88-89.

[4]耿书培.国外“培养理论”研究发展与批判的十年(1975-1985)[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43-44+55.

[5]2018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盘点&预测专题分析报告[DB/OL].易观智库,2018-05-23.

[6]何静,包韫慧.澎湃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策略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08):1-5.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研究背景垃圾分类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语言学习风格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刍议校园垃圾分类与高校学生管理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