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19-10-14余哲西郭妙兰

畅谈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信群官僚主义秀场

余哲西 郭妙兰

湖南省长沙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为基层干部“网络减负”工作的通知》,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启动精简微信工作群行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对全县政务类微信公众号进行专项清理整顿……微信群泛滥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成为重要靶向。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危害不可小觑,容易给党员干部带来以下五种病症。

病症一:机不离手眼昏昏

作为行政管理的最小细胞,基层单位对应着各路“条条块块”,基层干部也就不得不加入各种各样的工作微信群、装上五花八门的手机APP。有的乡镇干部手机上装了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从早上一睁眼手机就响不停,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不少干部抱怨整天神经高度紧张,生怕遗漏了信息,耽误了工作。

病症二:有图未必有真相

通过手机微信等可以实时传输照片,但是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却造成了“有图未必有真相”的情况。比如,有的领导养成了微信群办公的习惯,一些本该深入实地进行的检查调研,转而以拍照发到群里代替;有的虽然到了现场,但心思全然放在“晒”照上;有的干部在调研走访时开启定位,“晒”走访里程,却不注重实效。不光调研如此,在日常工作中,微信成了一些人“晒照”的秀场。

病症三:多了速度少了温度

一些领导干部认为通过微信群下发通知、安排工作既方便快捷,又节约了工作成本,“群上安排、群上指导、群上培训、群上回复”成了常态。而党员干部有的一天仅回复“收到”两个字就有数十次。布置工作的速度快了,但是却少了面对面的温度。干部进了微信群而远离了人群,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病症四:溜须拍马易传染

微信群等工具,本质上是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然而部分微信工作群却成了一些干部向领导献媚、表忠心的秀场。领导说话之后,紧跟一片点赞之声,微信工作群变成了“夸夸群”。有的热衷于在群里发领导调研的照片、消息等,但对于工作真正有用的建议和思考却少之又少。溜须拍马的风气在一些微信群里悄然成风,让微信群失去了帮助开展工作的意义和功能,反而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蔓延的平台。

病症五:暗藏“微腐败”风险

微信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秀场,也藏着“微腐败”的风险和隐患。有些领导有意无意在朋友圈秀爱好,明面上秀書法字画、古董收藏等,暗地里“含蓄”提醒下属或有求之人。一些别有用心的干部借此机会溜须拍马,有的甚至直接投其所好,导致不良风气蔓延。不唯如此,有的微信工作群里还频繁上演“抢红包”大战,极易让“微腐败”披上大众娱乐的外衣而悄然生长。(资料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猜你喜欢

信群官僚主义秀场
失范理论视角下基于微信群的家校互动
超级秀场 笑口常开
毛泽东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周恩来:官僚主义是一种病症
超级秀场
中纪委发布一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画像
反对官僚主义永远在路上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第200位驾到红包漫天的狂欢夜!
秀场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