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夕,在星辰与诗词里

2019-10-14郑劲松莫遇

畅谈 2019年16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牛郎织女

郑劲松 莫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通通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近年来,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由牛郎织女七月七日相会而衍生或固化的七夕节、乞巧节,已越来越为更多的中国人认知认同,也愈加焕发出迷人的文化魅力。那,牛郎织女神话与七夕节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能给我们什么样的文化启示呢?

传说,从星河到人间

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是逐渐形成的,有着天上——人间——天上的时空转化,由神到人,渐渐充满民间世俗生活意味,从而衍生成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

天人合一是东方民族的传统文化思维,我国星相之说起源很早。牛郎、织女本是天上的星座,其神话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七襄,就是一天十二时辰中的七次移动,服箱就是负厢,装载运输的意思。这段诗的大意是:“天上灿烂的银河,如同明镜似的熠熠闪光,监视察看着人间。那三足鼎立的织女星,整日整夜地七次移动着位置奔忙。虽然这样忙碌,还是不能织成美丽的文章;再看那颗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像人间真牛拉车厢。”此時的织女星、牵牛星已有人格化象征,但基本没什么情节。

故事轮廓出现在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中,这时的牛郎织女不仅已被人格化,还带上了浓郁的抒情色彩,但依然还在天上,没有来到人间。

按学者袁珂的考证,到了南朝梁殷芸编著的《小说》(据明代《月令广义·七月令》),织女的身份得到确认。颇有意思的是,此时,织女虽然贵为天帝女儿,但也要奉命制作云霞天衣,天帝可怜她的孤独,将她嫁给河西牵牛郎,也就是说,牛郎织女最早其实是“合法”的。由于她婚后沉湎爱情,不再劳作织锦,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娘家,只允许他们一年一度相会一次。

至此,神话已经演变成了民间传说,人们已经按照世俗生活来想像织女与牛郎的婚姻情形;最后,牛郎来到人间,情节不断丰富,出现了那条能够开口说话的老牛,飞上天去搭桥的喜鹊,从而“创作”完成人们熟知的故事。

牛郎织女在中国广为传播,虽然各地各民族口耳相传中情节有增有减,出现多个版本,但共同点是走向风俗化和类型化,于是,就形成了七夕节、乞巧节。

在男耕女织的乡土中国,织女当然是心灵手巧的样板,所以,每年七夕,女孩子就仰望星河,祈求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拥有一双巧手,靠自己的劳动编制美好的生活。南朝《荆楚岁时记》就载:七夕之夜,妇女们“结彩缕穿七孔针”。也就是说,妇女们来回用丝线穿针,穿得快的自然就巧了。明清以后,还曾流行“丢巧针”游戏,说的是七夕这天上午,取一碗水在日光下曝晒,顷刻之后,水面便产生一层薄膜。女孩子把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碗中,如果能够让针浮在水面上,这女孩子就乞得“巧”了。

传说就这样融入民间,融入文化,融入我们的精神生活。

古诗词里话七夕

相思一起,七夕便落进了眼里,住进了心里,钻进了骨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绘的场景,彼时的唐明皇无疑是幸福的,皎洁的月光下,那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杨家女子,此刻正依偎在他的怀里,而他也抛开家国大事,两人窃窃私语着与寻常百姓并无分别的儿女情长。

这是甜蜜幸福的七夕,除了唐明皇,想必也有很多的人拥有过。在他们的眼里,那斜斜的弯月,恰是眼前人的蛾眉。

然而,相思终究是恼人的多。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千年之后,当我们一次次吟哦《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诗,已无从知晓这诗中的女子是谁,亦无从询问她已相思了多少个昼夜。但在我们吟哦之时,女子脸上零落如雨的清泪,却似乎正一滴滴落下来,将我们眼前微黄的书页,晕染出一朵一朵春日雨后的桃花。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如果我们此生无缘朝朝暮暮厮守终生,那就让我一年只见你一面可好,李商隐的七夕是惘然的。在《七夕》中,他留下了这样伤感的诗句。这位晚唐的才子,在江山日暮低徊吟哦时,大约也像我们一样,无数次畅想着重回李白、高适的盛唐吧。

相思终究是因离别而起的呀,没有离别,又哪来相思。

所以花间词祖温庭筠凄凄唱道:鹊归燕去两悠悠,青琐西南月似钩。天上岁时星右转,世间离别水东流。

南唐女词人朱淑真切切地唱道: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就连纵横沙场、意气常难平的辛稼轩,在他的《绿头鸭·七夕》中也不免击节而歌: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

这些个七夕,都是哀婉的,或为离情,或为人事,或为家国。

须知就连那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东坡先生,面对七夕之夜的如水月色,也不由低叹道:“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如此想来,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懵懂少女,却真是令人艳羡的呢。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之夜,她尚无人可相思,却也不用受这相思的恼,只须安安静静地躺在微凉的青石上“卧看牵牛织女星”。

和孟范、许白、梁祝相比,牛郎和织女无疑是幸运的,我们的先人们呀,把七夕这么美好的一个节日给了他们。从此,当月上柳梢时,九州大地,“双针竞引双丝缕。家家尽道迎牛女。”(资料来源:《重庆日报》)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
羊宏诗联二首
牛郎给织女 发一封E-mail要多少年
七夕的夜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渡鹊桥
牛郎织女
如果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
是织女,更是吃货
08版鹊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