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意识,有效提问,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2019-10-14陈恩慧
陈恩慧
[摘 要]提问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提问可以引领正确的阅读方向、发掘学生潜在的阅读能力,提升整体的阅读效果。教师要怀揣教材意识、学生意识、课堂意识和发展意识,精心设置课堂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让阅读教学因有效提问而无限精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提问;教材意识;学生意识;课堂意识;发展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4-0002-02
无问,不足以成学。阅读教学中,师生的双边互动需要提问来实现。有效提问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就得讲求提问策略,用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从激活思维的起点走向收获知识的终点。为此,教师要常怀四个意识:
一、教材意识
有效提问应该是基于教材内容的提问。教师只有立足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才能设计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问题。如《美丽的颜色》一课,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①居里夫人是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发现并成功提取出了镭?②是什么使她取得了最终的成功?③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三个问题都生发于教材,紧扣教学目标,内容逐层递进。其中第一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辛与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感受居里夫人品质的高尚、人格的伟大,同时训练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第三个问题则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提问,题量不多,蕴含的信息却很丰富,收到的实效也不可估量。
二、学生意识
学生是阅读实践的主体,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强烈的学生意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实际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问。设计的问题要突出两点:
1.符合学生的学情
问题的接收者是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班上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提问,才能获得以问促学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教师如果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课堂必然冷场。因为七年级学生并不懂何为互文。相反,如果这样问:战死沙场的只有将军吗?十年后胜利归来的是否只有壮士?木兰归家后只开东阁的门只坐西阁的床吗?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原来这些句子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互相补充,从而掌握互文这一修辞手法。
2.诱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的提问要想能够成功地得到学生的关注,必须要在趣味上着眼。例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有谁能够把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说给老师听? 这样的提问,指令清晰、指向明确,自然能诱发学生的答题兴趣。相反,若改成问: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过于直白,很难受学生的欢迎。再如教学《孤独之旅》,教师可问:有人觉得杜小康的成长过程谈不上是孤独的旅程,因为他至少还有父亲、鸭子相伴,有重返校园的愿景,你觉得呢?这样的问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答案并不唯一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谓一举多得。
三、课堂意识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实践地,教师的提问,要充分考虑课堂的环境特征,着力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让课堂成为每个学生能力发展的平台,力争实现人人有所收获。
1.面向全体
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提问时要有面向全体的课堂意识,决不轻易放任一个学生游离课堂。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言;提问方式要考虑性格的差异,既鼓励自由发言,又有点名提问。这样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感受到来自提问的压力,从而消灭怠惰的情绪。以《白杨礼赞》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问:白杨树生长于怎样的环境?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既普通又不平凡的树?作者礼赞白杨的目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教师可分别叫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回答。第一次答题完毕,再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共同充实完整答案。如此,每个学生都找到了用武之地,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了阅读实践,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频度适中
阅读教学不能没有提问,但过度提问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试想:如果贯穿一节课的就只有教师层出不穷的提问,学生哪有时间深入文本,自己思考、揣摩并有所收获?为此,教师要紧抓重点,把握好必要提问和不必要提问的界线,把问题问到点子上。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教师可这样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经历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文章以约瑟夫的视角来写,有什么好处? 这些问题涉及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法特色的把握,关乎教学目标的实现,属必要提问。其他的如为什么“我们”一家人每个周末都要到海边散步? 菲利普夫妇明明天天念叨于勒,在船上偶遇时为什么要如躲瘟疫一般?……这样的问题过于琐碎,且和前面的问题重复了,可以说是不必要的提问。
四、发展意识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以阅读主体的身份参与文本解读,在真实有效的阅读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1.问题要有一定难度,鼓励学生自己释疑
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实践,教师要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把答题的机会还给学生,这样才能让他们实现能力的转化和知识的内化。如果遇到学生答不出的情况,可以适当延长等候的时间并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直至学生豁然开朗,靠自身力量得出问题的结论。以《小石潭记》的教学为例,对“面对同样的景物,柳宗元的感情何以出现先乐后悲的变化?”这一问题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乐”的原因,但对于悲伤的情绪由何而来,他们一时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理由,这时,教师有必要延长等待时间,启发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际遇来理解这一乐一忧背后的玄机,直至学生恍然大悟。由此,学生便可以悟出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这对他们而言就是收获。
2.鼓励学生质疑
古人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阅读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从文本中找出问题,再和同学进行探讨,以引领他们走出被动学习的僵局,走向自主学习的新天地。教师要有足够的信心,纵使学生最初提出的问题肤浅烦琐、缺少价值,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在这方面笔者颇有体会,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在学习《登勃朗峰》时,有学生质疑:下山途中的趣事仿佛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这算不算离题?学习《驱遣我们的想象》一文时,有学生质疑: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鉴赏文艺作品,开篇为什么要先讲述文字、读者与作者?……这些问题精辟独到,包含着学生的思考,凝聚着学生的智慧。懂得发问是学生懂得怎么学习的开端。给学生创造质疑的环境,鼓励他们主动质疑,这样的教学方式或许费时了些,但收效却不容小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是阅读教学的必有环节;有效提问,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要怀揣教材意识、学生意识、课堂意识和发展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从而让阅读教学因有效提问而精彩纷呈。
[ 参 考 文 献 ]
[1] 徐红霞.精彩恰在生成间[J]. 语文教学通讯,2018(2):38-39.
[2] 沈德明.优化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与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19(2):29-31.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