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探析

2019-10-14申发文何期

决策探索 2019年18期
关键词:党支部新时期高校

申发文 何期

【摘要】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学生党员的理论思维,优化党支部的规章制度,拓宽学生党员教育活动新思路,全面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建设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党员队伍。

【关键词】新时期;学生;党支部;高校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指出,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任重道远,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要勇于探索创新,坚持以党的全面统一领导为思想指引,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党支部建设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红色革命精神引领学生党员勇往直前,拼搏进取,建设一支具有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党支部。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政治标准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不仅要有“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本领,更要具备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过硬本领与远大理想信念的基础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先进理念。新时期高校党支部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学生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学生党支部要建设好学习型党支部,首先就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标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党员的头脑,提升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学生党员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事业的命脉,更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的重要保证。

(二)对党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忠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学生党员不仅要在思想上对党和国家忠诚,更要在行动上身先士卒,敢为人先。学生党员对党的忠诚,不仅是检验合格党员的政治标准,更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学生党员对党的忠诚,应凡事皆以党的事业、祖国与人民的事业为重,以无我的精神投身革命工作。党支部的党日活动,要常温入党誓词;在党的重要纪念日,通过参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以此来培养学生党员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三)严守纪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要严格遵守党纪与国法,并时刻教育学生党员严明政治纪律,严守党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律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政治素养与政治标准。严守党纪与国法的关键在于“严”,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在党纪与国法的标准下做到严格要求党员、严格管理党员、严格发展党员。学生党支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三会一课”学习中,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并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党的事业皆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远奋斗的目标与使命。高校学生党支部应教育学生党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生党员要展现新时期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与时代担当,做到“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要植根于人民群众中,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唇齿相依;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自始至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树立“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在为人民服务中身先士卒,结草衔环,成为共产主义的优秀接班人。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入党推优”的评选标准不统一、不完善,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标准。由于在评选条件中,并未有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与明文规定,从而使各高校在“入党推优”评选资格与评选标准中产生一些争议:在“入党推优”时,有的高校注重学习成绩在评选中的比重,忽视了学生的政治标准;有的高校注重社会实践,忽视了学生的成绩与科研成果;有的高校注重学生干部对学校及班级的贡献,忽视了其他学生。而且在高校团支部中也有因缺乏监督,出现在“入党推优”中学生拉选票的现象。“入党推优”评选制度所出现的问题及疏漏,影响了高校学生加入党组织的热情,也不利于党组织在青年学生中威信的确立。

2.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的评选标准不足。由于各高校对于积极分子的考察并没有制定出科学与统一的评选标准,致使入党积极分子在考察评选为发展对象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高校党员的名额分配是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名额中,如何进行科学与公正的分配,并没有明文规定,而是由各高校及各学院党委负责制定与管理,因此,各个高校及下属各学院中的党员干部是否具备制定评选制度的能力、制定的评选标准是否有理有据、是否科学公正、是否得到了本校学生的认可,这些问题都应引起高校党组织的重视。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培养和教育党员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缺乏工作联系。在高校团支部“入党推优”评选出入党积极分子之前,一些高校团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在团支部推优评选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学生党支部便按部就班地对推选出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与培养,导致学生党支部在“入党推优”之前,缺乏对入党申请者的了解与考察教育。

2.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缺少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有些团支部在“入党推优”后,便忽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日常管理。而学生党支部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与考察,局限于党支部所指定的1~2名正式党员;由于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指定培养联系人一般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因此会出现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放松培养与考察的现象。同样,学生党支部对于预备党员期间的考察与培养也有类似的疏漏,学生党支部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放松对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的监督,会出现预备党员学习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降低的情況。

3.学生党支部书记党务经验缺乏,工作量繁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任,一些辅导员因管理班级数量多且工作繁忙,在缺少党务工作经验情况下,导致党务工作中出现一些疏漏。在学生党支部里,支部委员大多由学生担任,而这些对党务工作不熟悉的学生党员,在收集党员档案材料时,由于缺少支部书记有力的监管,常常造成学生党员档案材料不完整,以及材料缺失和遗漏的问题。同时,由于一些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党支部会议与党日活动开展不及时,以及出现党员的发展时间拖延的情况。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吸引力不足,导致学生党员参加党支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党支部开展活动时,经常出现请假与缺席的情况。学生党支部活动缺乏吸引力的首要原因是活动质量不高,没有创新性,未能调动起学生党员参与党支部建设的积极性。再者,一些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不明确,没有紧抓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仅仅是为了完成支部年度考核,满足工作需要。

2.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首先,学生党支部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多局限于书本教育与学校生活;其次,学生党员与校外的人民群众存在一定的距离,党支部活动的开展缺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没有利用好党日活动服务社会与人民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学生党支部应不断丰富党日活动的主题内容,积极探寻学生党员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新方式。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新思路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制度建设新思路

1.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制定科学统一的党员评选标准。学生团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与预备党员的评选标准,可以由校党委统一制定与管理,避免“入党推优”与发展党员的评选标准出现疏漏。对于评选标准的科学制定,可以听取社会专家学者与全校师生党员的意见,并借鉴国内优秀高校党支部的评选标准,取其精华,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理念,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学生党支部可以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日活动的积极性,作为考察与发展党员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学生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等学习中,可以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加强对其意识形态的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支部会议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与战斗力,还可以方便支部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及时的考察、教育与管理。校团委与校党委应加强对“入党推优”工作督查,及时发现推优工作中问题,并积极抓好“党团衔接”的工作,让入党积极分子在高校的日常培养管理中规范化、制度化。

3.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廉政建设。民主廉政建设有利于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廉政建设,可以使学生党支部出现的活动开展、党员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来全面实施执行,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参与到党支部的建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要把它落实到实处,可以通过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党员享有管理党支部的民主权力。

4.高校学生党支部之间可建立互相监督新方式。党支部之间的监督是党支部之间开展团结合作的必要条件,是指各党支部在党务工作、民主选举、党员发展与党员培养等方面进行监督与合作。在这种互相监督的方式下,学生党支部之间既能合作共赢,又可互相约束;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更能体现出新时期党支部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在党支部开展民主生活会与党日活动时,可以欢迎非党员身份的学生与老师进行旁听与监督,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学生党支部建设。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培养与教育新思路

1.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加强与团支部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与培养教育,团支部与党支部应该共同考察与管理,确保党员的发展工作顺利交接。党支部对于预备党员的管理更应该严格要求,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应该带头对预备党员进行培养教育与考察监督。

2.高校党委与学院党委应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学生委员的定期学习培训,建立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定期考核制度,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要落实好“三会一课”的学习,每月要按时召开支委会议,支部书记在支委会议上要加强对支部学生委员的思想教育与党务工作审查。各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人事安排,不能仅限于辅导员的兼任,可以在高校博士研究生以及硕士研究生中,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以协助辅导员管理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就业工作。

3.学生党支部应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学生党支部要将红色血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中,赋予政治理论思想生命力与不朽的活力,充分把学生党员的热情与积极性调动起来。要高举红色旗帜,带领学生党员学习党的红色革命精神,培养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要鼓励学生党员学习长征、井冈山、抗战等革命精神,传承红色爱国主义精神,汇聚力量服务祖国与人民。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开展新思路

1.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开展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党员的专业优势与专业特色。在党支部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专业优势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展现学生党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社科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党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公益组织完成社会调查与社会帮扶等工作;工科专业的学生党员可以开展公共设施检查与维护工作,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应该拓宽思路,面向社会、面向人民群众,恪守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活动内容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2.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新时期,我国公民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意识逐渐提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学生党支部可以把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融入到主题党日活动中,与学校社团展开合作,共同举办有关环保与节约主题的校园活动,动员身边的师生加入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公益行动,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贡献力量。

3.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的同时,可以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各学院的学生党支部可以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人士,邀请老红军、全国道德模范、先进的社会工作者来校宣讲,鼓励各学院学生社团组织与学生党支部团结协作,共同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大讲堂,并设立奖项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与老师积极参与,把个人与身边的先进事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分享给大家,不仅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以此创新党政教育新思路,展现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色。

四、結语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传承,是党永葆生命力的源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广大学生党员要脚踏实地进行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奋斗的汗水融入祖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任重道远,学生党支部建设应不断开拓创新,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组织氛围,引领学生党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4.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J].党建,2019.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

[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9.

【本文系2010年广西师范大学德育科研基金项目“加强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党支部新时期高校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