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视阈下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2019-10-14袁建伟
袁建伟
摘要: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当前,党的政治建设在落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贯彻民主集中制、建设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对党的政治建设研学欠深,理论准备不足;抓党的政治建设态度失正,本领恐慌;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党内消极落后分子对党的政治建设或明或暗地抵触甚至抵制;大环境中负面因素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多维侵蚀。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多维一体“讲”政治,推进学思践悟常态化;统筹主体和客体,推进具体任务清单化;细化基本规则规范,推进制度保障体系化;因应大变局大变革,推进实现路径时代化;系统抓“关键少数”,推进标杆效应层次化;强化大抓支部导向,推进组织基础政治化;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进政治文化滋养生活化。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7-0016-06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自觉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有力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有力促进党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有力推动党的领导全面加强。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甚至存在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严重问题”②。因此,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主体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建设成效明显、态势良好、趋势向好,但党的政治建设开展得还不平衡,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党的政治建设中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亟待克服,成果还有待巩固和拓展。具体来说,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落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存在“口号化、形式化”的问题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落实首要任务方面,总体态势不断向好,但问题犹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党员干部“知行不一”,虽然知道并从内心里认同“两个维护”,但行动上不够扎实,贯彻落实不精准、不到位;二是有的党员干部“表里不一”,在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和全党核心地位上,口头上讲得好、书面上写得多,私底下却有不当言论,更有个别党员干部对维护中央权威、维护核心地位作出错误的理解;三是有的党员干部“言行不一”,在不同的场合,“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喊得响,政治表态调门高,但在行动上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有令不行或缓行、有禁不止或缓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
2.在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上存在“任性妄为或层层加码”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的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偏激,不该讲的乱讲”。有的党员干部对重大政治问题说三道四,甚至政治言辞偏激,口无遮拦。二是“缺乏鉴别,不该传的乱传”。有的言辞论调与党中央不一致,把听来的小道消息当做“新闻”传播,甚至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三是“自我放任,该说时不说”。有的党员干部参与组织讨论决定时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有少数党员该请示报告的事项不请示不报告,我行我素、阳奉阴违。四是“不讲原则,该出手时不出手”。对社会上的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缺乏抵抗力,对社会上流传的政治笑话、灰色顺口溜不制止、不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不鲜明,丧失了基本的政治立场和党性原则。五是“目无纪律,明知不该为而为之”。有的领导干部对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置若罔闻、胆大妄为。有的地方严重违反政治纪律,长期不加以解决,如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就是非常典型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案例。六是“执行纪律突破尺度,层层加码”。不分问题性质和危害大小,不看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突破基本尺度,任性地处理干部。这种对党的规矩的所谓的“严格”执行,实质上是“超格”执行,效果适得其反,伤了干部的心。
3.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上存在“触及灵魂的战斗性不足或缺乏”的问题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当前,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明显增强,但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缺乏触及灵魂的战斗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上存在“四个不”(标准不够高、要求不够严、形式不够鲜活、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现象。一些基層党支部理论学习“空对空”“两张皮”,仅满足于念文件、读报纸、提要求,而对涉及党员思想、工作、生活的实际贴得不紧、针对性不强,部分党员参加活动身在心不在、学多思少、践悟不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上存在“三讲三不讲”现象。有的只讲共性问题不讲个性问题,有的只说工作问题不说思想问题,有的只说一般性问题不说深层次问题,批评缺少辣味。三是在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上存在“人到心不到”现象。有的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有的虽然人到了但不能以普通党员身份要求自己,摆不正位置。四是在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上存在“三重三不重”问题。少数单位的党性教育和锻炼活动重共性不重个性、重形式不重内容、重留痕不重质量,党性教育和锻炼“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的现象仍然存在。
4.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上存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或揣着糊涂装明白”的问题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③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性问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揣着明白装糊涂”,有的则是“揣着糊涂装明白”。主要表现在:一是“不真讲民主”。有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惯于将个人意志巧妙地转化或“包装”为集体意见,以集体领导之名行个人专断之实。二是“不敢讲原则”。有的领导班子成员明哲保身,唯领导马首是瞻,“一把手”说啥就是啥,明知不对也不做抵制,还美其名曰“服从领导、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三是“不善讲规矩”。有的领导班子大事小事一律上会,以发扬民主之名行不敢担责之实,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四是“不愿讲服从”。不遵守“四个服从”(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规定,片面理解民主权利、片面强调特殊性,千方百计突破组织决定,还以“实事求是”为自己辩护;有的班子成员片面理解“分工负责”,把个人分管的部门或地方当做自己的“领地”,自行其是。
5.在建设党内政治文化上存在“不懂其要义、不得其要领”的问题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于这一问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认识不足、行动消极,有的虽行动积极但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上,有的党员干部将党内政治文化简单地等同于“党内文化+政治文化”,认为党内政治文化只是党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组织文化和廉政文化的机械拼接;二是定位上,有的对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不够明晰,在目标引领上缺“靶向”,不知道应该从何用力、如何发力;三是实践上,有的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视为软指标,在工作中摆不上位置,存在安排部署“碎片化”、办法措施“短视化”、推进机制“分散化”、成效评判“简单化”、群众感受“抽象化”等问题。
6.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上存在“大而化之、有失精准”的问题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政治觉悟是讲政治的思想基础,政治能力是讲政治的本领支撑。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培育和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能力方面还存在大而化之、抓而不实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抓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无的放矢”。有的党组织抓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不注重把握和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泛泛而抓、泛泛而学,不接地气,效果差强人意;有的党员干部在学习基本理论和党章党规时,不是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而是为学而学,学而不思、学而不化,学而不信、学而不用。二是抓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跟着感觉走”。抓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是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的关键所在,但在抓这个“关键所在”上,有的党组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的东施效颦、照抄照搬,有的萧规曹随、因循守旧,缺乏明确目标、长远规划、系统设计、个性特点和时代特色;有的党员干部自我感觉良好,自我党性修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参加党性锻炼人在心不在,也不愿到任务重、矛盾多、生活条件差的地方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二、党的政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党的政治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既有思想原因,也有制度原因;既有个体原因,也有组织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具体来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党的政治建设研学欠深、理论准备不足
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理论功底不扎实,思想基础不牢靠,对为何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等还没有彻底学懂弄通。突出表现在:一是在党的政治建设内涵上存在三大认识误区。有的把党的政治建设理解为思想政治建设或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把党的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政治建设画等号,有的把党的政治建设错误地理解为政治斗争。二是对党的政治建设有关范畴存在错误认识。在党的政治建设的一些基本范畴和理念上望文生义,不求甚解,领会不准。如关于“看齐意识”,有的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看齐就是“党员个人向支部书记看齐,支部书记向党委书记看齐,下级党组织书记向上一级党委书记看齐”;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的党员干部简单理解为就是由党组织包揽一切,甚至理解为“党委书记说了算”。特别是在基层,一些书记把不准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的差异,对“党领导一切”的原则作片面化甚至庸俗化的理解。对党的政治建设认识上的不到位,是制约党的政治建设全面精准落地的思想根源。
2.抓党的政治建设态度失正,本领恐慌
一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抓党的政治建设的责任感和能力支撑,不愿抓、不善抓、不会抓。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绩观错位,态度不正“不真抓”。有的领导干部头脑中“党的建设是软的、虚的、空的”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抓党的政治建设难出政绩,因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亦步亦趋,动力不足“不善抓”。有的领导干部“等靠要”的惰性思维根深蒂固,习惯于等待上级作安排、作部署、作指示,抓党的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足,更不善于密切联系党员干部思想实际抓落实,把党的政治建设“形式化”“口号化”。三是本领恐慌,能力不强“不会抓”。有的领导干部对于党的政治建設缺少规划和设计,抓不住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拿不出实招、硬招。有的抓了但抓不到点子上,也不善于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态度不正、本领不强是制约党的政治建设高质量推进的关键因素。
3.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
总体上看,党的政治建设的责任体系、工作机制构建取得重要成果,但与实践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存在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体系有待健全。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基层纪委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各自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具体责任,还不足够明确。二是基本规范有待细化。各方面工作的“政治标准”原则性要求多,缺乏具体的行为规范。一些地方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言行认定失准、处置失当,与此不无关系。三是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对党的政治建设任务落实的监督、考核和评价,还缺乏更具针对性的制度规范。责任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完善是制约党的政治建设科学运行的重要制度性因素。
4.党内消极落后分子对党的政治建设或明或暗地抵触甚至抵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发现和清除腐败分子,不断通报和查处违反党纪国法的党员干部,使党的队伍不断净化,党的纯洁性不断增强。但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特别是有的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自我放松,使得我们党的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消极落后分子。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党在政治上不断自我净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过程。党的政治建设愈加强,党内消极落后分子就愈没有生存空间。因此,对党的政治建设的抵触乃至抵制,就成为他们本能的反应,成为制约党的政治建设的一种反向制约力量。
5.大环境中负面因素对党的政治建设的多维侵蚀
审视党的政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不能忽视大环境的影响。来自大环境的挑战和侵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原则无情地渗透到党内生活中,侵蚀着党的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二是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糟粕以及西方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侵蚀着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三是社会因素。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违法违规违德的问题,消极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追求。同时,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社会中泥沙俱下式的信息泛滥,也极易造成党员思想的多元和混乱,直接或间接削弱党的政治建设的效果。
三、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党的政治建设关乎党的生命,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为基本遵循,着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着力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着力提高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的质量。
1.多维一体“讲”政治,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学思践悟常态化
政治上的清醒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体现于行动上的坚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立足思想实际,着力澄清和消除对党的政治建设的模糊、错误认识,把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讲明白、讲透彻、讲到位,不断增强全党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坚持以组织化学习“讲”政治。充分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的理论学习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全体党员带着问题、联系实际来一个大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夯实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二是坚持以严谨的学术“讲”政治。充分发挥党的智库的作用,拿出有分量的理论文章,把政治建设讲深讲透,使全党加强政治建设更加理性、更加自觉、更加深入。三是坚持以高质量的培训“讲”政治。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把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及相关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四是坚持以接地气的宣传“讲”政治。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创新传播手段和形式,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理论大众化,对于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困惑、疑窦,及时地加以正面引导,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五是坚持以领导上党课作报告“讲”政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独特优势,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到党校讲课、作报告制度,促进领导干部对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思考、实践总结和智慧播撒。
2.统筹主体和客体,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任务清单化
实行清单化工作法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也要用好这一经验,从主体和客体两个维度,明晰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任务,推进任务清单化。一是从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维度推进任务清单化。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指的是“党的政治建设谁来干”,主要包括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员个体。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级各类主体同心协力推进。从主体维度看,在横向上要明晰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各自肩负的具体任务,在纵向上要明确地方党委(党组)、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个体在党的政治建设中肩负的具体任务。二是从党的政治建设的客体维度推进任务清单化。党的政治建设的客体指的是“党的政治建设要干什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各级党组织应当以此为依据,把“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四项基本任务具体化,结合实际提出明确的可供对照、可供落实、可供评判的具体要求。
3.细化基本规则规范,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化
所谓制度体系,指的是若干制度相互关联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亟待完善基本规范和衡量标准,加快补齐制度短板,形成配套、衔接的较为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效应。当前应重点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一是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的政治建设责任制,健全和落实“书记抓书记”、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党委(党组)书记述职和报告工作制度,真正把责任和压力传导到每个层级,延伸到“神经末梢”。二是党的政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引入标准化建设的理念,紧紧围绕党的政治建设的任务,科学规划建设布局,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对目标任务、方法路径、载体形式、运行机制、阵地建设、职责分工等提出明确要求,分类制定党的政治建设的工作规范、党员干部政治行为规范。三是党的政治建设考评体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的考评融入党的建设的整体考评督察之中,坚持日常考评和年度考评相结合、综合考评和专项考评相结合,开展常规检查、专项巡查、重点督查相结合,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党的政治建设考评督察体系。将党的政治建设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党的政治建设方向不偏、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4.因应大变局大变革,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实现路径时代化
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弘扬的精神品格。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因应大变局大变革,迫切需要我们以创新精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实现途径时代化。一是以创新的理论引领党的政治建设时代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實践、推动工作。坚持用好理论中心组学习、理论培训、宣讲、研讨等载体,同时要总结运用考学、评学、用学新方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二是以问题导向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④,党的政治建设也是如此。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三是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时代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给党的政治建设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做好“互联网+党的政治建设”这篇大文章,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5.系统抓“关键少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标杆效应层次化
实践充分证明,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坚持以上率下,注重示范引领,树立鲜明标杆,以“关键少数”带动“最大多数”,是党的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用好用活这条基本经验,着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标杆效应层次化。一是突出六个“关键少数”,着力打造多层次的“表率链”“表率群”,多维度引领、多向度带动。在党的政治建设中,机关是社会的表率,领导机关是全党的表率,上级机关是下级机关的表率,党组织是群团组织和其他组织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员干部的表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班子成员和党员的表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不同的参照系,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突出机关、领导机关、上级机关、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这六个相对“关键少数”。二是聚焦“关键中的关键”,以领导机关中的领导干部为重中之重,着力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强化教育培训、强化熔炉锻炼、强化实践磨炼,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并带动六个“关键少数”整体强起来。
6.强化大抓支部导向,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组织基础政治化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支部是党的组织的神经末梢,党的政治建设只有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才能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着眼于夯实组织基础,推进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化,以使党支部的政治属性不断彰显、政治功能充分发挥。一是强化指导,注重方式方法。帮助党支部把握基本要求、找准基本思路、掌握方法途径。党委书记要亲力亲为,深入支部抓支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抓政治建设的内力,不断提高抓政治建设的能力。二是强化督查,注重增压力促动力。要用好督促检查工作这个“指挥棒”,及时传导压力、不断激发动力、着力增强定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保证把党的政治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三是强化总结,注重建机制促长效。充分运用指导检查这个途径,注重发现好做法、总结好经验,不断将基层党的政治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和机制。
7.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文化滋养生活化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在从事党内外的公务甚至一部分个人活动时,都受到一定政治文化观念支配。⑤“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厚植党内政治生态的文化根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解决党内政治生活突出问题、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⑥,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重要基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着力推进党内政治文化生活化,使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像空气一样融入党内政治生活的全时空。一是强化价值引领。紧紧围绕“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⑦,确保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取向。二是强化空间扩展。着力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涵养文化、润物无声;着力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三上”,即上墙、上网、上坛(讲坛);着力打造党员干部教育的“三所”,即单位、室外、区域。三是强化资源整合。着力挖掘用好党员干部教育的历史文化资源、改革开放教育资源、正反典型教育资源。四是强化辐射延伸。着力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向家庭延伸、向学校延伸、向社会延伸。五是强化示范带动。着力抓好“关键少数”,切实发挥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注释
①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2页。②《中共中央關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2月28日。③《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7日。④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35页。⑤李忠杰:《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人民日报》2017年1月25日。⑥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党建研究》2018年第6期。
责任编辑:浩淼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