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戏剧表演专业形体教学浅议

2019-10-12王砾玉

艺术大观 2019年18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

王砾玉

摘要:形體是戏剧演员塑造角色的基本工具,其任务是运用自身形体来塑造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演员只有通过科学的并且符合表演要求的形体训练才能驾驭好自己的形体,使之自如地受创作意志支配,把角色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准确而鲜明地表现出来。探索话剧表演专业形体教学改革,对提高学生创造角色所必需的形体可塑能力、形体表现能力、形体创造能力和对艺术审美感悟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影视戏剧表演;形体教学;艺术审美

演员创造角色的技巧离不开声音、语言与形体。形体是演员的创作工具之一,只有经过科学和合理的训练才能驾驭好自己的形体,使自己的身体能够受创作意志的支配,准确而鲜明地表达角色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由于缺乏一套全面完整的训练体系,探索科学而合理的形体训练内容和方法,将一直是表演领域永恒的课题。

一、形体教学现状中的弊端

我国培养影视戏剧演员在形体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上,基本是借鉴舞蹈、戏曲等姐妹艺术。受苏联的影响,我国早期的戏剧表演专业形体基本功训练,是邀请苏联的舞蹈专家为学生们进行古典芭蕾训练,以此来塑造人体挺拔的身形和获得肌肉力量。除此之外,为提高身体的可塑性,进行中国戏曲、欧洲代表性舞蹈的训练,以不同时期人物的造型、步态和礼仪等练习来强化演员塑造人物的真实感。由于担任表演专业形体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来自舞蹈院校或者舞蹈专业院团,诸多院校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基本上是照搬了舞蹈的教材和模式,如芭蕾基训和欧洲代表性舞蹈训练、中国古典舞和中民族民间舞训练、中国戏曲毯子功、现代舞技术训练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各项形体技能和动作能力。这种传形体教学模式与内容,虽然在塑造挺拔身姿,提高形体运动技能上具有科学的训练价值,却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表演专业形体教学完全舞蹈化的倾向。有的学生学了几年的舞蹈,自身拥有良好的身体运动素质,但是在剧目排演中缺乏形体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知道如何利用自身的形体优势去塑造人物和表达内心,导致人物形象不鲜明并缺乏个性。因此,大多数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与培养模特儿、舞者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并不能体现话剧表演专业的特性。

其次,教学过程只追求动作规格,注重技术技巧的提高,却缺乏形体创造力的培养。虽然形体教学借鉴姊妹艺术,采用了舞蹈、戏曲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身体运动技能,在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方面,在外部身形的舒展挺拔和对风格韵律适应方面的技能训练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生运用自身形体动作进行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明显不足,使训练后的本体并不能更好地灵活运用到话剧表演舞台上。演员的形体训练,不仅仅是压腿踢腿、跳舞这些固有的素质训练。舞蹈、戏曲、武术等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也并非是演员形体训练的最终目的。演员形体训练的目的在于能够自如地运用自己的形体动作准确地传递内心情感,鲜明地表达人物性格,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而在传统的形体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形体形态、基本运动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学生形体创造力的培养。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成果不只是反映了完成形体技术水平的高地和优劣上,还应该体现在舞台上人物形象是否塑造成功。

二、形体教学的三个阶段

戏剧表演是一门舞台创作艺术,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这些形体技能知识体现了舞台表演中的一部分需求,另一部分就是演员如何运用好自身形体来塑造各种形象。通俗地说:通过课堂上的身体技能训练可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工具,至于这个工具怎么使用才能凸显人物个性,这需要形体创造力的培养。俄国戏剧教育家、导演米哈伊尔·契诃夫曾说:“有这样一种类型的演员们,他们对自己的角色有深刻的体验,却无法在舞台上把自己的体验充分地传达给观众……。形体训练是需要的,但是应该遵循不同于在戏剧院校里通行的原则。体操、造型、击剑、舞蹈、轻捷武术等等训练,并不适合于在舞台上用形体作为工具,显示心灵的体验。这些训练的过度滥用损害形体,使之粗糙,对惜尾的内心体验不易于感受。演员的形体应该在心灵的各种动机的影响下发展。思想的振动(形象)、感觉和意志,在穿透演员形体的同时,使得它们灵活、敏感、有韧性。”[1]由此看来,形体教学既要磨练创作工具,哈爱要培养创作工具的运用能力,这样才符合话剧表演专业的真正所需。改革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先下手,形体能力的培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身形的认知与改变

这一阶段是整个形体教学的基础。形体基本功的训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外部形态,还要求达到灵活协调的基本运动技能。大多数表演专业院校形体基本功训练教学,是借鉴了古典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等舞蹈教材作为训练素材,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运用还是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形式等,几乎全盘照搬舞蹈教学。虽然古典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现代舞基训等这些不同舞种的基训,在提高人的肢体协调性、控制平衡性和灵活性上卓有成效,但是这些基训内容的组织与编排都是按照特定的舞蹈风格而量身定做,是为舞蹈表演而服务,在人物举止、身段、情感表达方式上,具有特殊的风格和程式,是属于舞蹈舞台表演所需要的技术,具有动作讲究风格、技术技巧难度大等特性。而影视戏剧表演是一种再现生活也高于生活的艺术,讲究生活的真实。在戏剧舞台的角色塑造过程中,一般既不需要特定风格的肢体语汇,也很少有展现大幅度高难度的动作技巧。虽然话剧表演的形体训练也需要解决柔韧、力量、控制等运动素质,我们在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同时,更应该选择一种多元的综合的训练内容,融合多种艺术训练之精华,在选材和组合编排上摒弃风格性强、程式化的动作语汇,而代之以自然的中性的运动技术,把技能训练作为一种手段,注重学生对自身形体的感知,了解形体运动的规律。

演员要使自己的形体动作具有传达人物内心情感的能力,要具有把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机体感觉,真实地体现在角色人物身上的能力,必须发展自身形体感受力和表现力。[2]演员身体感受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了较敏感的身体感受力,才能迈向更高的身体表现力,从而获得创作上真正的自由。在诸多训练体系中,瑜伽和普拉提斯训练是提升身体感受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作为一种静力性运动,它们注重动作过程中呼吸的完全配合,在关注身体动作的意识中放松身心,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力,从而提高运动的质量和效率。这种不断强调身体意识的训练,可以发展形体感知力,让身体变得敏感而可塑。另外,现代舞追求自然,讲究个性。借鉴现代舞训练,可以帮助训练者找到动作动机,了解动作规律和动作秩序,可以让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做到细致的表现。这种训练不单纯追求动作技巧的高难度,而是帮助训练者找到自身动作的潜能,并找到释放这种潜能的方法,这对影视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训练价值。在当今,随着西方现代舞传入中国舞蹈界,越来越多的学界以及业界专家也发现了现代舞在舞蹈观念、思维方式与创作技术上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也非常有助于影视戏剧演员在表演中的创作。国外不少表演方法派的训练也将现代舞训练中的精华吸收到表演训练中,如现代舞之父——拉班,他开创的人体运动科学理论和训练方法,也早就被作为身体的开发而运用于演员的表演训练中。

因此,话剧演员的形体基本功训练不是某一种风格的训练可以替代的,我们的训练目标不是制造出同一动作规格标准的模具,也不是表现远离生活真实的造型姿态与动作语汇上,而是通过身体素质训练,扩大形体的能动性、可能性和可操纵性。只有对自身形体有了充分的认识,掌握人体运动规律,才能驾驭自己的形体,从而抑制和改变自身的形体不良动作习惯。

(二)风格的积累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舞台创作所需要的各种风格的人物礼仪与行动特征,全面、综合、多元化地积累创作素材。表演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地域都非常广。为适应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物特点的需要,我们应该学习中外古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民族,各种不同时期人物的形体礼仪,借鉴戏曲和舞蹈等风格性较强的形体素材,以此来丰富形体素养。如东西方国家的传统宫廷礼节、舞会仪式、民间节庆、现代流行舞蹈等。此外,演员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舞台技能,包括摔倒、翻滚、攀爬、武术、格斗等一系列舞台动作技巧。当然,掌握这些风格素材之后,关键还是需要学生能运用这些素材进行创造,这个创造并非编舞蹈组合,而是将这些风格素材分别运用到不同的片段教学中。

(三)肢体语言的运用与创作

交叉学科的渗入以及艺术学科的综合性发展,使许多业界和学界专家越来越重视深入挖掘表演中身体的意义,影视戏剧专业的形体训练教学也不断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前行。当代戏剧的表演形式,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现实主义话剧的表演方式上,在注入了大量的现代美学元素和高科技声像技术的运用的同时,开始从演员自身挖掘更深更广的表现空间,使现在的戏剧舞台散发出了强烈的时代感和艺术魅力,例如,肢体剧、形体剧场、舞蹈戏剧等各种实验性戏剧的诞生,都是当代人对现代艺术的审美要求和艺术境界提升的文化现象。因此,形体训练的观念不能停留在实用性上,而是从实用走向应用,培养学生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形体语言创作纳入形体教学,是基于表演角度,对形体教学定位的重新思考。它不同于单纯的形体基本功训练,它需要在积累了一定的形体运动素质的基础上,开发形体想象力和形体创造力,是一门以即兴创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技能训练课程。其教学目的一是开发学生的动作创作潜能,掌握创作方法,二是探索形体表现与人物性格内心的关系,解决内心体验与外部表现如何统一的问题。通过形体创作的实践,使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肢体运动素质,又能灵活运用自身肢体语言来创造角色,使舞台形象具有鲜明地个性。[3]

形体语言的创作的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开发肢体动作。了解肢体动作在不同节奏、不同空间以及不同力效下产生的不同效应,以及与人物内心情绪情感的关系。这是创作之基础。

第二,感受与表达。在各种情感的激发下,运用肢体将人的情绪情感多形态的表现出来,从个人到交流,做到由内而外地传达信息。

第三,模拟练习。模拟练习氛围静态造型和动态交流2个部分。通过人体与客观事物的模拟,拓展训练者形体想象空间,以此开发形体创造力。

第四,形体小品的创作。以肢体语言作为交流手段,创作各种交流小品。

三、四大技能的融合

台词、形体、声音、表演这四大技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真正要使学生达到好的表演技巧,应该实现声音、语言、形体在教学上的融合。虽然各院校在培养影视戏剧演员在培养方案上略有差异,但都会遇到教学制度、课程设置、教师工作量的分配等一系列的瓶颈问题,似乎较难进行教学上的课程整合。目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使学生经过单项训练之后,尽可能地与四大技能中进行部分综合,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调动自身的所有感官而获得多感官的锻炼,从而达到人物创造时的自然再现。我国戏曲艺术中“唱、念、做、打”的综合训练模式就值得我们很好地去吸收和借鉴。另外,整合教学还可以体现在片段以及剧目的排练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四大技能的课程教师可以一起参与指导,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找出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表演技巧。如此,也为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创造了途径。据了解,西方国家很多院校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均走在了世界前沿,吸收了诸多有利于发展表演技巧的其它技术,如心理学、康复医学、神经学等。

四、结束语

影视戏剧艺术是一種综合性艺术,它融合多种艺术形态,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动态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于一身。形体是戏剧演员塑造角色的基本工具,其任务是运用自身形体来塑造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演员只有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才能驾驭好自己的形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完善影视戏剧表演专业的形体教学,从而早日形成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符合表演专业实际需要的形体教学体系,是亟待研究和深思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俄]米·契诃夫著.演员的形体[J].童宁,译.戏剧,2013(6).

[2]侯寄南.演员的形体动作和形象创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3]杨扬.戏剧影视形体表演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
基于能力培养的美术色彩教学研究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艺术审美特征
论心理素质在扬琴演奏中的培养
探究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