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做学本课堂的实践者

2019-10-12刘九香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本课堂知行合一实践

刘九香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贯彻这一理念,我校将学本课堂引入学校,让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行为。笔者作为一民教师,在学习与实践学本课堂时深有感触,故以《掌声》为例浅谈知行合一的课堂观。

关键词:知行合一 学本课堂 实践

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更体现在人们的观念上,尤其在教育领域,教育理念已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长期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影响,我们对课堂教学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教本”意识,狭隘地认为课堂都是教师“教”学生知识的地方。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我们的教学方式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理念正在由传统走向现代。

我校领导高瞻远瞩,最早把学本课堂的理念引入学校,让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行为。学本课堂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追求“一切为了促进学习者和谐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学习与实践学本课堂的过程中,我深有感触,下面以我的一堂语文公开课——《掌声》教学为例,谈谈我的课堂观。

一、以读促悟,情感体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在教授该课的时候我就采用了“以读促悟,情感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阅读文本,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其情感体验。当学生结合自身已经有的生活体验,悄然走进课文中的那刻起,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学生也就不再是他们自己了。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点了,也一定能感受到英子的心理变化。教学中,我有这样的设计:假如你是英子,你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个角落心里会想什么?此时心情怎样?当英子站在讲台上听到两次掌声后,她分别想对大家说什么?学生只有入情入境地读书,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英子,才能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其情感内涵。文本语言在一次次不同要求、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地内化。

二、以学促教,顺势而为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思维方法与指导思想,从原来的“教什么”与“怎么教”的思考和设计转到“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引导”的思考、设计以及追问中去。可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当中,不能一味地把学习的权利和任务完全交给学生,这种美其名曰“放手”的教学形式,实际上恰恰是对“学本课堂”真正内涵的错误解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学促教、顺势而为,既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在《掌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关注故事本身的情节性,却很少能感受掌声的真正内涵。为此,教学本课时,我围绕“掌声”来进行提问文中共响起了两次“掌声”,第一次为什么鼓掌?当时英子是怎样的神态、心情?第二次为什么鼓掌?英子又是怎样的心情?掌声使英子发生了哪些变化?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掌声?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再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事例,谈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使其真正理解人人都需要掌声的内涵。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利用自身的语文素养及教育智慧顺势而为,做好引导,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向文本最深处漫溯。

三、抓重点词,寓教于乐

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语句和课文的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最后再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学生在读中层层加深认识,认识加深后再读、再体验,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在《掌声》中我努力地采取各种形式让孩子读,如:演讲前的英子是怎样的?请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这句话中那个词吸引你?为什么?你能把这个词给你的感受带到句子中再去读一读吗?孩子的情感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加深。抓关键词概括课文的内容是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必须建立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提炼关键词并概括文章内容。如:演讲前的英子是忧郁的,那演讲后的英子呢?请用黑板上的关键词梳理文章段落。这种方式一改传统教学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从而在快乐中学习、进步。

四、合作探究,感知人物

从忧郁到开朗,掌声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这是萦绕在师生心头的共同疑问。要充分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因此,我采用前后对比,感受英子心理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真正地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设置了两个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问:“如果说演讲前的英子是忧郁的,那演讲之后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我顺势板书词语,最后让学生根据词语概述故事内容,在学生心中形成整体印象,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再次对比的方式来感知人物内心世界。首先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静静地思考,并用横线画出描写英子的语句。学生们画出了“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老师顺势提问:从这句当中你读出了什么?并相机出示“她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话,通过对比让学生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接下来追问:她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根据学生画出的另一句回答“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教师继续提问:她是真的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吗?那她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们带着好奇与疑问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此时,学生在前后两次的对比中已充分感知到人物内心的变化,真正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实现了与文本及作者的情感对话。

五、以学为本,生命绽放

“学本课堂”,就是在尊重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获取并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学生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目标的理想课堂。基于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让其在静思默想、合作交流、阅读赏析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唤醒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的习惯,不断提高他们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比如:在《掌声》识字写字环节,让学生去自己发现字在结构上的特点,去归类、总结左右结构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在学生自己提出、提醒、交流的基础上一起学习学生认为最难或者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境”“愿”和“调”。又如:本课文字浅显,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因此要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体验,让学生体验英子的情感变化。

让学生自读课文1—4自然段,并思考有关问题。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来的,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互动增多,学生就不会仅仅是观众,而是整堂课的参与者、实践者,教师与学生是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整堂课的,因而整个课堂的气氛也很活跃。在這种乐教、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易接受教授的内容,课堂教学效果也更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本课堂的建设之路还很长,需要我们花大力气思考并实践。“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是“学本课堂”的灵魂,只有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人文、和谐、发展的“大小同学”式关系,而不是上对下的长幼关系和辈分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学本课堂。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学本课堂知行合一实践
如何在学本课堂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相长新内涵视阈下的学本课堂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