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进行高中数学的新课导入

2019-10-12邢艳英赵国辉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邢艳英 赵国辉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要求,而在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是重要且必需的环节。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课堂中,许多教师不重视新课导入,没有制定有效的策略进行新课导入,导致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注意力也无法集中,对后续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利用游戏进行新课导入、借助设疑进行新课导入、联系实际进行新课导入三个方面入手,阐述教师应该采取怎样有效地策略成功导入新课,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推动后续教学的进行。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导入;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学习对学生的逻辑与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对学生来说,高中数学学习有着较大的难度,若教师的课堂教学导入不成功,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对于学生的深入学习以及教师的讲解都有着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设计出有效的、有吸引力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转移到数学课堂中,使其快速进入新课学习的状态,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利用游戏进行新课导入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游戏能够带来身心的放松,从而使其感到快乐以及心情的舒畅。而兴趣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重要动力,能够显著提高活动效能。教师若能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学生就会有浓烈的学习兴趣,能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以及积极地学习态度进入到数学学习中[1]。

例如,进行“指数函数”内容教学前,在新课导入阶段,为了快速吸引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理论上我可以通过连续折叠一张纸,使其厚度达到珠峰的厚度,你们猜这个厚度是怎么达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做一个小游戏:将一张纸连续对折,看看学生最多能够对折几次?并引导他们得出折叠次数x与层数y是否存在某一个函数关系?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迫切想要知道次数与层数存在的规律:折叠1次,2层;折叠2次,4层;折叠3次,8层......看到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勾起,教师便可以告诉学生:“想要知道为折叠次数与层数的关系,也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指数函数的内容,学完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并且学完以后大家都能拥有这个‘超能力。”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就会非常感兴趣,其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二、借助设疑进行新课导入

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而教师设置问题时,最好能够创设矛盾,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自相矛盾的情况,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也会被激发,这时教师再进行新课导入,学生就能以一种活跃的状态进入到数学学习中[2]。

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满足勾股定理,那大家认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会存在关系吗?如果存在关系,又该如何进行表达呢?”教师的问题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开始调动思维,尝试着利用勾股定理推测钝角、锐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发现得不出有效的结论,这时学生就会处在非常困惑的状态,教师便可以引入“余弦定理”,告诉学生利用余弦定理便可以探索出非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也能够保持较好地学习状态进入新数学知识的学习。

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运用设疑法进行新课导入,教师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才能够使学生感到疑惑,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引导性,要能够激活与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效推动后续教学的开展。

三、联系实际进行新课导入

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希望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可见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十分紧密,且实际的事物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教师若能在新课导入阶段将实际应用引入其中,必然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其注意力与学习精力也会更加集中。

例如,在讲解“充分条件”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现出一句话“我是学生,我要学习”,并告诉学生这句话中的条件与结论,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果给这句话加上关联词,你们会怎么加呢?”由于这句话反映的就是实际的情况,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就会提高,所有学生都知道应该加上“因为……所以……”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把这句话中条件与结论的位置互换,这句话还能够成立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就会结合实际开始不断思考:“要学习的就一定是学生吗?”最后学生能夠得出正确答案。当教师观察到学生对命题有大致的掌握后,便可以引出“充分条件”的具体概念。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不断提高,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的作用。

可见,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要能够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结合,引入各种各样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与实用性,能够增强其数学学习的动力。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新课导入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巧妙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使其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中,从而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凌萍.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新课导入[J].中学教学参考,2016(35):28.

[2]辛权.如何让高中数学的导入更有效[J].东西南北:教育,2017(6):176.

作者简介:邢艳英(1974.9-),女,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本科毕业,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高中数学;赵国辉(1974.12-),男,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本科毕业,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高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有效策略高中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