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阜市大庄绢花的传承与保护

2019-10-12尹峰

艺术大观 2019年18期
关键词: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

尹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对非遗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非遗文化正面临着断代、失传、消亡的危险。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传承和光大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曲阜大庄绢花的身世,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传承和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曲阜;绢花;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遗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着与人类精神、情感世界紧密联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特殊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正不断消失和濒临灭亡,或者过度开发和随意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也随处可见。人类在审视自身与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时候,不能不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显现的重要价值,更加认识到对其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隐形财富,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不同之处就在于,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化的固态方式来展现其固有的历史认知价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历史认知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可以说,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事项都具有历史认知价值,都会从不同角度给人类以启迪。因此,不仅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政府官方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体民众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把这一文化资源转变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不仅是拯救陷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而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今不仅要面向传统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而且更要面向现代,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生产创造、产品创意和技术创新进行转化,让其在当下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曲阜市大庄绢花的前世今生

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阜大庄绢花,也叫京花儿,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仿制的花卉,能做房间庭院的点缀,也可以作为头饰供女性佩戴。在以前,这是皇宫里才能用到的高级品,而且处处可见。

据《曲阜地名志》考证,明朝孔府在大庄设佃户花庄,一年四季专供孔府摆设和夫人、小姐插戴,后来演习皇宫的陈设和宫女的冠戴装束,遂派人到北京学艺绢花,从此大庄就有了绢花工艺。明朝时期,权相严嵩的孙女嫁入孔府,孔府就在大庄设了佃户花庄,大庄绢花,由此兴起。

大庄绢花旧时虽然兴盛,但真正能传承下来的没有几人,经考证,张祥东是曲阜大庄绢花真正的非遗传承人,时至今日,绢花仍然是他家必备的年花。纸质的绢花虽然制作简单,但工序复杂,因此特别适合一家人集体开工。谁家开始做绢花了,就说明田里的农活忙完了,出门打工的劳动力也回家了,这家可以准备过年了。绢花不仅给大庄人的家庭带来了年味,还给勤劳的村民带来了商机。上世纪60年代起,大庄的年集上普遍出现了绢花花市。年前几场大集的收入,足够让制作绢花的家庭过一个好年。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作工艺和欣赏眼光也慢慢发生改变,原先因稀少而倍视珍贵的绢花逐渐被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各种仿真花和鲜花所替代,绢花也慢慢退出了市场,往日热闹的绢花花市也已经退出大庄人的生活。但过年做绢花,仍旧是很多曲阜大庄人的一种情结。

三、曲阜市大庄绢花的传承与发展

时过境迁,曲阜市大庄绢花虽受到了时代的冲击和冷落,但它作为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开始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传承与发展成了当务之急。在新时代、新观念、新形式中,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元素资源,从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充分汲取丰富的营养,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巧妙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品中,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能让中国的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阜大庄绢花,要想在新时代的经济市场大潮中得到继承与发展,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从自我发展的思路做起,借助客观的因素,抓住有利时机谋发展。以个人观点来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有效解决大庄绢花当前遇到的困境:

(一)作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庄绢花要想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创新思路,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身成为地方的“文化符号”,也就是利用大庄绢花的“非遗”身份扩大影响,走向市场,以市场促进继承和发展。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正统的儒家文化,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在这样一个县级市里能坐落着四所高校,可见这座城市还是有着非常厚重的文化积淀。大庄绢花作为山东省的非遗项目,应该利用曲阜当地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其自身特殊身份,积极走进各高校校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非遗保护氛围,宣扬非遗的工艺和历史,让非遗的民族精髓在高校的校園文化中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现在,大庄绢花正努力争取着曲阜的“文化符号”,得以顽强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二)要充分挖掘大庄绢花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通过创造、创意和创新性转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的资源、技术、传承人和品牌优势,寻求大庄绢花与市场经济的新结合点,用现代审美思维进行创造性转化。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取文化产业资源,吸取艺术养分,以丰富多彩、内涵丰富的核心元素,生产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为大众喜爱的文化产品。曲阜作为旅游城市,有着非常好的旅游产品市场,目前,作为曲阜大庄绢花的唯一非遗继承人,张祥东正想方设法把绢花加工成各种形式的旅游纪念品,去各高校宣讲非遗文化的时候展现给大学生们,去参加会展的时候展现给游客和观众,并尝试着进入旅游纪念品市场,争取能成为曲阜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的继“曲阜三宝”(尼山砚、碑拓、楷木雕)之后的第四宝,这样既能达到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又能利用其非遗的身份走进高校、走向市场,这样以市场促传承和保护,可谓一举双得。

(三)各级与各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问题上,应当创设完备的非遗文化保障制度,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积极政策,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发展,具体的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应当创设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障机制,以便确保非遗文化传承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之中,否则,市场机制就会乱,优秀的文化传统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良好的传承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后果将不堪设想。2.应当创设和完善非遗文化传承人认定机制,以便使真正具备非遗文化传承人身份的主体享受到政策的红利,在非遗宣传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说服力;3.要构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级递进式申报,以保证我国各地域、各民族、各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方面,做到有序和兼容,确保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并大放异彩。4.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非遗传承人和中小企业联合开发生产特色性非遗旅游产品,一是要提供资金上的扶持,以更快更好的拉动运营进程;二是提供非遗技术上的指导,聘请非遗传承老艺人,监管生产过程,以保证产品的原真性、传统性;三是要与现代民众的消费理念相结合,多生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观赏性、实用性、艺术性作品,能更好的体现非遗的价值;5.政府部门应该重视非遗教育,牵头地方中、小学和非遗传承人联手让非遗项目进校园,遵循“引导激励为主、渗透熏陶为辅”的原则,将非遗传承与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创造环境,陶冶孩子们的非遗情操,真正让非遗融入校本课程。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庄绢花以自身的创新发展达到华丽转身,用自身的实力完成蜕变,达到非遗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从而也使大庄绢花的传承得到有效的保护。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发展都需要凝聚力,而对一个群体或民族的凝聚力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來自于文化的认同。一个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不继承和发展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文化,就是忘记历史。所以,今天我们所进行的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事业,是在保护和传承中国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各种传统艺术形式,除了让非遗文化在当前的经济大潮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传承中华道德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林,纪明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72-80.

[2]吕竑海.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8(14):7.

[3]施榆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29-32.

猜你喜欢

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司马迁在《史记》中蕴含的曲阜情结
好玩的小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