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刍议

2019-10-12佟占文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融合

佟占文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重要的艺术瑰宝,它不仅融汇了丰富的历史,更是集百家之所长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载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成了一种具备独特魅力的艺术。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体系为标本,加之现代化、城市化迅猛推进,流行音乐快速发展导致大学音乐课堂中传统音乐受到冷落,音乐教学丧失了应有的平衡。鉴于此,本文从大学教学的视角,对传统音乐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展开探讨,通过对融合价值的深入分析,形成传统音乐教学策略,以期为传统音乐的融入提供思路。

关键词:大学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融合

一、前言

长期以来,传统音乐是重要的历史承载,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情感,屹立于艺术之林。传统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形式,对于现代音乐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价值,尤其是基于国家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更需要适应现今的发展潮流,大力挖掘与弘扬传统音乐价值,使之成为一张彰显历史的文化“名片”,为大学音乐教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突出在大学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的融合,极具划时代的文化及美学培育意义。

二、大学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的融合价值

(一)沉淀音乐修养和人文精神

传统音乐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通过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的融汇,彰显了以“和”为基础的审美准则。由此,借助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深刻价值,可以为学生传递更清晰的文化内涵,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提供宝贵素材,同时还能够完成良好人格的塑造,最终形成更全面的教育新格局,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得到彰显,并成为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深化文化底蕴与传统精神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自我意识上更突出个性化与独特性,热衷于推崇外来文化,而对本土的传统文化涉猎不足,从而在大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下,使传统音乐始终无法进入学生视野。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随着我国文化自信理念的推进,传统音乐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透过传统音乐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传统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质等到释放,感染与激励学生热爱传统文化艺术,重塑传统音乐的传承价值,提升民族认同。

(三)开创新的社会风向和人文景观

古人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学音乐教学是美育抓手,传统音乐更是如此,借助传统音乐中的文化传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其对传统音乐产生更多的感性认知,推动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传统音乐所传递的信息,可以给予学生更丰富的文化认知,从人文性、表现力及美学特征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及不同语言背景下,传统音乐的人文价值,进而实现对传统音乐认知的重构,为传统音乐与音乐教学的融合提供了新选择。

三、大学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教学策略

(一)夯实基础,强化传统音乐教学能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尤其是大学音乐教师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大学音乐教学中必须要以传统音乐教学能力提升为重心,关注传统音乐传递的核心元素,使教师对传统音乐的理解得到拓展与充实,使之能够建立传统音乐文化核心素养,实现由能力拓展向教学实践的延伸。另外,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还需要探索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路径,帮助教师在培训中获得全面提升。而围绕教学实践来看,在大学音乐教学理念下,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现有教学资源基础上完成整合与创新,通过制定完备的教学方案与策略,提升音乐内容的传导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并且,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音乐教学理念,还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结构,通过对传统音乐内涵的挖掘,最终实现传统音乐及文化的渗透、保护与传承。

(二)扎实创新,增加传统音乐课程内容

在现代教育理念及体系的发展背景下,传统音乐素材的融入捉襟见肘,大学生受多元音乐文化的驱动,更热衷于流行音乐或者国外音乐,这也使得传统音乐的地位被持续弱化。因此,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大学音乐教学应当以文化自信为牵引,重视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为我国传统音乐正名,借助对传统音乐课程的开发力度,为中国传统音乐提供更有利的保护与传承空间,使大学音乐课程中融合更丰富的传统音乐素材,依托课程教学内容的增加与创新,帮助传统音乐教学走出当前的窘境。一方面,要强化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即要从教学理念发力,突出传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要从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上入手,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理解,提升传统音乐在大学音乐教学中的占比和话语权。另一方面,要深化传统音乐课程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在音乐学习方面存在着主观选择的因素,而音乐课程则呈现出客观引用的特点,因此需要从权威性的角度进行探索,引导学生理解传统音乐中的价值。

(三)寓教于乐,开展传统音乐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的一种创新方式,音乐教学活动各类繁多、形式多样,可以是校园外音乐故事的寻找,也可以是校外民间艺术家专业授课等,通过上述活动的牵引与深化,让学生可以在音乐中寻求快乐。此外,学校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挖掘资源,对于传统音乐的教学而言极具优势,即可以将校园历史作为承载,挖掘传统音乐素材,通过与校庆、文艺汇演及节日庆典等内容的融合,使传统音乐能够在其中大放异彩,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传统音乐背后的故事,从中体验到人类的发展史,让传统音乐的光照进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最大程度地彰显传统音乐的魅力。当然,传统音乐教学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应当将其回归乡土,通过乡村民俗音乐会的新载体,让传统音乐回归发源地,充分展现传统音乐中的价值。

(四)渗透德育,积极拓展音乐教学体系

传统文化是音乐获得生命力的不竭源泉,通过对传统音乐的深入分析与挖掘,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复刻与传递,助力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收获,使传统音乐中所承载的道德教化、心灵启迪都能够得到传承,進而加强对学生思维观念、文化认知、道德情操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为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费尔巴哈说过“音乐是情感的一种独白”。因此,大学音乐教学除了传递基础声乐知识外,更需要立足于学生德育高度,不断加强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拓展,将传统音乐教学与德育相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思维,通过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及正确价值的传递,展现出传统音乐的真正力量。比如,在对《黄河大合唱》的深度解析中,借助呜咽、悲壮、咆哮、怒吼的黄河的旋律和节奏,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了解传统音乐,从情感上接受文化的渗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正如马赫迪所言:“一个民族如果失掉了自己的传统音乐遗产,就很容易形成亡国意识或者变成别的民族的附庸,而进入他人的文化圈。”当前,大学音乐教学应以此为训,不断在音乐教学中充实传统音乐,借助传统文化渗透的力量实现传统音乐价值。同时,借助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与模式的变革,不断夯实教育基础,使传统音乐能够重新屹立于大学音乐教学之巅。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何谓中国音乐?——兼谈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J].音乐探索,2016(02):15-18.

[2]王耀华.古今·中西·音乐与文化——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学研究谈[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5(01):95-107.

[3]樊祖荫,赵塔里木,徐天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开发的现有策略与当前困境[J].中国音乐,2015(01):19-26+48.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融合
浅析基于中西音乐文化差异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策略
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研究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浅析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平台与教学融合运用绩效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