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话剧《日出》中胡四的人物形象

2019-10-12郝伟帆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曹禺

摘要:《日出》描述的大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动荡的上海。作者通过角色的悲惨命运和凄惨结局来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胡四作为一个通过被顾八奶奶这样的富人遗孀包养的“面首”,表现了下等人物通过自己卑鄙的手段来获取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终日与顾八奶奶在一起吃喝玩乐,在金钱酒色中迷失自己,醉生梦死,如同行尸走肉。

关键词:曹禺;《日出》;胡四 ;形象性格

一、“面首”胡四形象的创造

胡四本身就作为一个戏子,而在当时社会戏子归属“下九流”。“面首”这个词的意思是“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谓美男子。引申为男妾、男宠。”也就是说胡四长相秀气,漂亮。所以胡四的形象首先应该就是一个白面小生。因长得漂亮,在当时有些戏班会把这些男子按照“花旦”演员来教习,无论是唱、念、做、打,还是手、眼、身、法、步等,都按照“旦角”来培养。所以说胡四无论是说话,还是动作都有中性的表现,没有阳刚之气,而且还会抹粉,擦胭脂。他的服装也以艳丽、浮夸为主,多为长袍和坎肩套装,再配以手绢,时不时地拿出以掩口鼻。

遇到顾八奶奶之后,为了跻身上层社会,摆脱自己戏子的身份,也开始学人家穿西装,打领带,穿皮鞋,来掩饰自己曾经的穷酸样儿。这时的胡四是一个头发梳得锃光瓦亮、脸抹得白里透红、穿的西装革履,一派所谓西洋范儿的“上层人物”。除了这些外在形象,胡四这个人物在舞台上的肢体动作也非常的具有特色,因为从小在戏班学习旦角,旦角声音细亮,且长时间练习的话,在平常的说话中也会和其他正常男性不一样,所以他的语气说话应该细声细气,肢体动作手捏兰花指,走路小碎步。这应该是他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一个典型外在特点。

二、“面首”胡四性格的分析

从总体上看,《日出》是一出悲剧,里面充满了当时社会中各阶层人物的生命悲歌,恃强凌弱、拜金愚笨的胡四;趋炎附势、自作聪明的李石清;本性善良、久病缠身的黄省三;孤苦无依的小东西等。每个人物都因自身遭遇不同,而面临的处境和结局也不一样。但是纵观整部剧这些人物的命运,都是下层人物,胡四却又和他们大不相同。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人物——顾八奶奶,她是一个肥胖臃肿,半老徐娘的贵妇遗孀。她出钱养着胡四,对于胡四这种好吃懒做的人来说,每天陪吃陪玩,还有花不完的钱,被人包养,何乐而不为呢。

胡四作为戏子,在当时,学唱戏的孩子,要不是孤儿,要不是被拐卖,所以胡四出身肯定不好。戏班里的师傅可谓是严厉苛刻,对于徒弟学习犯错,轻则体罚,重则活活打死的也不计其数。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戏班的学徒们都非常清楚,想得到解脱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角儿,成为有名的大师。每一个戏子都想成名,可是成名的戏子又有几个?那些个名角儿,大腕也不过是那么多戏班中的极个别。再加上当时西洋文化冲击传统艺术,歌舞厅也开始发展,电影明星红遍大街小巷,陈白露就属于当时的影星。这在当时对于从小学习京戏的人们来说可以说是晴天霹雳。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戏子不得不寻求其他出路。有的人跟随寡妇阔太、有的则跟随喜欢男体的大户少爷。而胡四就属于前者,只要能摆脱下层身份,能够有充足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出卖自己,跟谁勾搭都无所谓。

在第二幕时,胡四对张乔治说“博士,现在有电影公司请我去当小生,你看我这身洋装,是不是有那么点意思了?”第一次穿上洋装,他自己都觉得这是他从小到大穿过的最好看,最名贵的衣服,当他见到“洋鬼子”张乔治时,就洋洋得意地问他说自己是不是也非常的洋气,上档次。体现出胡四在这种物质生活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时时刻刻都在用物质来弥补心灵的空虚。张乔治在国外留过学,待过几年。胡四本想在他面前炫耀一番,没想到自己居然反被嘲笑了。也从侧面表现胡四根本没见过世面。顾八奶奶为他找的银行的差事他也不好好做,满足于现状,不考虑自己的以后,目光短浅且愚笨。并且因为自己衣服的事迁怒李石清,骂他贱骨头。但自己骨子里透出的市井小人性格,却丝毫没有改变。在三幕下等妓院宝和下处,自诩上流人士,也应同他们一样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刁难小东西、嘲笑王福生,体现胡四贪恋权贵、卑鄙下流。

虽然故事的结局,潘月亭的破产导致胡四的经济支柱顾八奶奶也倒台。但是根据胡四见风使舵的性格,难保他不会寻找新的经济支柱去依靠。在它们两个的关系中能够感受到顾八奶奶对胡四是主动追求,胡四也只是贪图顾八奶奶的金钱,才和她在一起,而胡四在背后用“老妖精”来形容顾八奶奶,可见胡四对她的嫌弃。一段靠物质利益交换来维持的关系,也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也体现出在这种畸形病态的社会环境中,各层群体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需求,因利而聚,最终也必将因利而散。

综上所述,在整个故事背景下,胡四的人物性格也逐渐清晰起来。在金钱物质生活的诱惑下、在贫苦凄惨生活和灯红酒绿的上层社会对比下,胡四学会了如何在这样的社会中如何去欺压他人去榨取快乐。

作者简介:郝伟帆,新疆藝术学院。

猜你喜欢

曹禺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曹禺的傻气
李玉茹等来了曹禺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曹禺的娜拉
被藏起来的生母:曹禺《雷雨》的秘密
戏剧天才曹禺犯“痴”
曹禺三下“鸡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