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红与黑》人物形象浅析其爱情悲剧

2019-10-12张珺然

艺术大观 2019年27期
关键词:爱情悲剧红与黑

张珺然

摘要:《红与黑》完成于19世纪动荡的法国。其内容含有描写爱情的成分,作者通过其中的女性角色德·莱纳夫人的形象,对其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的刻画表现了其爱情追求。但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德·莱纳夫人的爱情却随着她年轻的生命走向了凋零。本文将站在女性的角度从批评观点出发,评价女性在追求爱情时求而不得的悲剧,从而显示出整个社会面貌悲剧的投射。

关键词:红与黑;爱情悲剧;男女人物

《红与黑》创作的时代背景是1825年至1829年的法国社会。这一时期是波旁王朝的第二任国王查理十世执政的第二年至王朝覆灭的前一年。波旁王朝的复辟阻断了于拿破仑时代建立起来的新的价值判断体系——冲破血统和门第观念,依照个人本领与才能叩开上层阶级的大门。因此,整部作品中充满了着对当时社会政治现实的压抑失望以及对拿破仑时代的向往。这部作品中刻画的爱情悲剧从某一角度来看不仅是19世纪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缩影,同时也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畸形产物。人们想要在和平美好的环境中实现自由恋爱绝非易事。然而,《红与黑》中的爱情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一种钩心斗角的畸形社会政治面貌。阶级差距以及经济实力的不平等所形成的极大心理落差,这便是小说中致使爱情悲剧产生的主要因素。如果失去了宽容和谐的恋爱背景前提,情人之间便很难放下戒备心理,与此同时带来的便是无尽的猜忌、质疑,甚至会相互暗中诋毁攻击来“捍卫”自己的利益,而这终究会导致双方的伤痕累累。从本质上看这部作品的爱情类型就是在如此盘根错节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夹缝中畸形又扭曲地生长生存、并最终落入悲剧旋涡的,而这样滑稽又草率的落幕也深刻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走向。

作品中贯穿的感情线索与男女人物相互交织。在这里将分性别讨论主要男女人物——德·莱纳市长、于连、德·莱纳市长夫人的不同性格特征及其人物特点。

一、德·莱纳市长及其不幸的婚姻

从男性角色德·莱纳市长的方面来看,在《红与黑》中,司汤达对德·莱纳市长的描述可谓是尖锐得一针见血:“除了金钱、权势、勋章的贪欲以外,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尽管德·莱纳市长在本作品中并不是头号人物,但司汤达对于这一角色的捏造同样引人注目。“德·雷纳先生怒气冲冲地讨论政治:维里埃尔有两三个工业家肯定变得比他有钱了,他们打算在选举中挫败他。”市长代表着追求金钱与权势的大贵族立场。他热衷于笼络财富,并绞尽脑汁地日夜思索着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经济上的优势,从而去帮助自己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在当时各种党派教派争夺剧烈交战的时候,这类贵族依然要靠着争夺权势的方式去巩固统治地位谋取更大的统治利益。因此,他与德·莱纳夫人的婚姻毫无爱情可言。不是内心的激情产生的自然之爱的结合,这一点加速促成了两人之间的嫌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所以,德·莱纳夫人与于连的出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原本婚姻的不幸,这种不幸造成了她作为一名正常女性在肉体与精神的内外两方面的双重空虚。

二、于连和他的“偷情”报复

在这部作品中,司汤达描写了于连与德·莱纳夫人的“偷情”。于连出身卑微,是市长这类贵族眼里的最下等人,但他却始终不甘心自己出众的能力和才华埋没于贫困低微的出身中。因此,基于年少时期的《忏悔录》《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帝国军报》等大量阅读,他便以拿破仑的革命历程作为奋斗的目标,立志效法拿破仑,以征服女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走上阶级奋斗之路,借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连对德·莱纳夫人的感情来源于两方面:对自卑的克服与超越,以及对缺失母爱的渴望。

初见于连的时候,这位温柔得体的德·莱纳夫人亲切地问他:“您到这儿来干什么,我的孩子?”,“孩子”这样一声柔和的称呼悄悄地让于连从小到大一直缺少的母性关怀重新明亮、燃烧了起来,直接感受到了温暖与爱意。这里便可以联系到作者司汤达年少时期的生活背景:司汤达的母亲是一位美丽又充满温柔的意大利女子,但不幸的是,在他七岁的时候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随后,司汤达不得不在压抑与束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亲的严厉与保守,再加上姨母的专制,他的童年时光可以说是封闭、缺少母性关怀的。因此,德·莱纳夫人这一女性角色的设定是完全符合作者的情感背景的,于连与德·莱纳夫人的关系具有俄狄浦斯情节的特征。另外,他十九岁还不到就做了孩子们的家庭教师,在此之前他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恋爱,也没有喜欢过任何一个女人。他对徳·莱纳夫人的情感由此演变成了类似于一种难忘的“初恋”情节。徳·莱纳夫人尽管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但她身上仍然保留着一种少女之美。这种独一无二的女性魅力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吸引着于连,让他不由自主地沉迷。

于连极度敏感的内心世界让他极易对善良的好意产生误会。因为低贱的身世,在尽力省吃俭用的同时还得时不时遭受兄长的冷淡态度与索雷尔老爹的肆意虐待,德·莱纳夫人看到这一幕后,好心地将市长先生不穿的内衣送给于连。这一举动在于连看来无异于施舍,深深刺痛了他的玻璃心。因为这种关心在他的眼中代表着有钱人的虚情假意,是一种对人格的辱没与践踏。于是,不甘心的他利用市长夫人对自己的好感设法引诱其坠入爱情的陷阱。同时他发现,德·莱纳夫人的感情经历可谓是干干净净,宛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为了尽快弥补这份出自阶级上的自卑感,他假装自己有着无比丰富的爱情经验,借此获得对方的迷恋与看似的平等。当两人沉迷热恋之时,于连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长期在情场打滚摸爬的公子哥,虚伪的“情场老手”表象下是一颗脆弱又易受伤的敏感内心。文中这样描写到:“他把椅子挪近德·莱纳夫人的椅子。黑暗掩盖所有的动作。他大胆地把手放到离那条光裸着的漂亮胳膊很近的地方。他心情慌乱,脑子也不听使唤了。他把脸颊挪近这条好看的胳膊,大胆地把嘴唇贴在上面。”从细微的肢体暗示到大胆热切的肢体接触,市长夫人在于连精心设计的情爱陷阱中如他所料地步步沦陷,而他则以一个获胜者的扭曲心态去看待夫人对他日渐深厚的感情。這是于连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做出的放肆之举,在德·莱纳夫人眼里是冲动热烈的奔放情爱,但是实际上却是内心深处对于贵族阶级的仇视而实行的冷血报复。作为孩子们的家庭教师,于连自打一开始当然也是非常克制自己、遵守规矩的。然而在市长的不断反复刁难中,又留存着德·莱纳夫人的温柔乡之梦,他终于无法忍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活动,决定走向了报复之路。

三、德·莱纳夫人与对“真爱”的渴望

从女性的角度上出发,本作为有夫之妇的德·莱纳夫人并不是个随便至极的轻浮女性。于连的一步接一步地续勾引,让她一点点失去做人的底线,逐渐出轨,最终难以自持地滑落移情别恋的深渊。在《红与黑》中,原本的她纯洁又天真,淳朴本分,而这与眼里只有权势与地位的德·莱纳市长毫无任何关联性可言。即使两人之间没有纯粹的爱情的火花,即使当时得不到爱,也并不意味着德·莱纳夫人不想去爱、不想被爱。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同样渴望在漫长黑夜里获得解放般的慰藉。而于连的到来就好像为她枯燥无味的生命中注入了一丝充满激情的光亮,陷入爱情的甜蜜与喜悦让她兴奋得冲昏了头。当她的女仆向于连求婚时,她惊慌失措,差点儿就发了疯,导致狠狠地大病一场。而后当女仆又呜咽道自己被拒绝了的时候,她又立刻兴奋起来,甚至大喜过望,早就把理智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缺乏爱情、渴望真心的女人,与满腔愤恨、执意勾引使其丈夫难堪的男人,目标不同,命运却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可怕的是,作为一位理性远远被感性支配的社会女性,偷情一旦发展成了她心中日夜所想的“真爱”,德·莱纳夫人也无法抵抗内心感情的波涛汹涌。因此,尽管受人唆使她忍痛告发了于连,在于连因枪杀她住进监狱后,她对他的爱仍然丝毫没有怀疑与动摇,并且试图竭尽全力弥补这一错误。为了她心目中的“真爱”,她情愿使自己受到任何牵连,即使声名受损乃至付出生命都毫不在意。以至于连死后不久也紧接着撒手人寰。这些无一不表现出一个在爱情方面极度缺失的女子接触上汹涌又热烈的真感情时的那一份决绝与坚定。本是见不得光的遭人唾弃的偷情行为,在司汤达的笔下却显示出了人性中“深情”与“忠诚”的一面,让人深深动容。于连的死对她的打击是无疑是极为沉重的,名声、地位、乃至生命,这些无一能比得上她心中描绘的完美的爱。她选择了后者,而这显然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冲突的。年轻又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随着爱情的玫瑰一同悲伤地逝去了。

四、结语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使复杂的爱恋必定不会长久。《红与黑》是一部描绘深刻爱情的绝妙作品,而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对女性的影响可以说是这两部爱情悲剧的根源所在,其爱情镜头的刻画也带有更多的政治风云。德·莱纳夫人的痛苦是来源于永远抓不住自己想要的爱,她的不断追求从侧面来说也是一种对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与进取,但这份渴望与社会的期望是截然相反的,在时代的大流下这样一点微弱的“逆流而上”很快就被吞没直消失,因此她始终无法洒脱的真正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与自由。作品的创作源泉更多地来源于司汤达对爱情问题进行的深入探究,并且通过爱情描写更加深刻地反映出处于一种当时的西方资本制度及背景下的不同阶级男女的典型特征,从而更好地揭示了平凡百姓对这种黑暗的罪恶社会的斗争心理。与此同时,这部作品借两性爱情的刻画重点列出复杂的社会现象并深刻分析了与之对应的社会原因,撕开了婚姻与爱情产生重大矛盾的真面目实为西方资本主义体制下普遍存在的不公现象,而这也就是酿出爱情悲剧性苦果的最终根源。

参考文献:

[1][法]司汤达.红与黑[M].译林出版社,2010.

[2]张剑飞.《红与黑》中的病态爱情[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114-115.

[3]莫树红.浅析《红与黑》中于连与德·莱纳之间的爱情[J].文学教育(下),2016(03):104-105.

[4]王梓睿.权杖与玫瑰——浅谈《红与黑》中的政治与爱情[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04):36-37.

[5]张惠文,王勇.《红与黑》中于连悲剧命运的原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7):208-209.

猜你喜欢

爱情悲剧红与黑
情人礼赞
红与黑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
简析《花月痕》中韦痴珠和刘秋痕的爱情悲剧
浅析《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
只爱黑白红
《金粉世家》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分析
HOT!热温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