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

2019-10-12王法亮

艺术大观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临摹写生山水画

摘要:本文主要谈了学习中国山水画的阶段与创作方法,点明了临摹、写生与创作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山水画;临摹;写生;创作意境

一、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必走之路

临摹是我们学习好中国山水画的必走之路,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临摹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只有掌握了传统经典山水画的技法,才能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內在。在临摹中国山水画作品之前,我们要对画家生平等一系列资料进行大体的了解,然后要以一种认真且耐心的态度投入到作品的精神世界中去,用眼睛、用手、心灵去感悟、理解,也去感受他们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境是怎样的,还有笔墨、造型之间是如何经营与处理的。在这里我们要学习前辈们所流传下来的成就,那就是他们的作品。谈到临摹的作品,我们要适当选择每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且最为杰出的名家名作,这样才能在临摹中学习到传统的精髓。有很多名家之作可以临摹研究,如巨然的《层岩丛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倪瓒的《容膝斋》、沈周的《庐山高图》等。

二、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本源

对景写生、抒情造境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山水画创作的本源。第一阶段的临摹已经对山水画的笔墨表现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掌握,写生则是锻炼与培养我们在大自然中对景对物的观察能力,同时又能把观察到的结合造型与笔墨作于画面之中。‘师造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到自然山水中去,面对自然感受体验客观存在。把大自然中看到的景物写到画面上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经营去组织的,画面的构图和虚实变化,以及对笔墨处理也都要经过个人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在大自然中写生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过程,俯察品类之盛,一切思绪都在高度敏感之中,无论你在画面中是在勾、皴、擦、点、染都是你当时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对笔墨的真实理解,这一刻可能不是准确的、完美的,但却是宝贵的、有价值的,也许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会受到当时某一情景或画面的启发而成为作品中的一大亮点。自古以来的山水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时,看到有蟠虬奇异造型的松树时,“遍而赏之”,“携笔记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宋代画家范宽也说道“与其师于人者,不如师诸造化”。他隐居于终南、太华醉情于自然之间,《图画见闻志》说: “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此段话虽然没有说明范宽有没有现场写生,但也是为了体验自然以获得最真实的感受。除此之外,北宋郭熙同样认为“真山水之四时不同”,“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谓四时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阴晴看又如此,所谓朝暮之变态不同也。”画家要“身即山川而取之”。郭熙这种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对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和天气情况下的表现,西方直到巴比松画派和印象派才开始。近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更是注重于写生的现场感,他曾经九上黄山,四上岱岳,五上华山,积累的画稿数以万计,直到过了八十岁才收住脚步。黄宾虹的学生李可染,也非常重视写生。而李可染通过丰富的写生实践,创造性的将逆光下的景物呈现在纸面上,开创古人之无,令人耳目一新。

三、创作源自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源自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体验。创作离不开生活,大自然是山水画创作的客观存在,它的存在影响及决定了画家们的创作,平时写生积累的素材是对后期创作做得最关键的准备,当你走进大山里把视野中所看到的山石、树木、河流等物象的形态画下来,是你后期创作的最好素材。中国山水画是注重意境的,意境则是源于生活的,同样是看一座山,可能有的画家会对山的面貌或内在的感受有不一样的见解,也就是画家对生活感悟的升华、思想的延伸。主观意象后通过笔墨的形式加以表现,让欣赏你作品的人感受得到你的言外之意,从中受到感染,陶冶或是启发。画家们所要表达的“意”,并非脱离了客观存在,而是客观存在与实际相结合,与大自然的美相结合,与画家的情思相结合,与大自然和画家交融的精神世界相结合,这个“意”其实已超越了大自然的美,升华了我们的思想,他是有生命的,所谓“物我合一”。在我们创作时,构思是随着自己思想的改变而改变,也许一次写生归来对大自然又有了新的感受与新的见解,于是拿起毛笔开始创作,在脱离了形式化与写生的过程中,我们大胆创作,笔随心动,一笔又一笔,构思与画面意境相结合统一,有理性和无理性双重存在,创作出一幅幅有形、有情、有意的山水画作品。

四、结语

学习中国山水画,就是要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同时也要加上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思考,由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过程是艰难的。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构图及气韵是与时俱进的,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与对大自然的不同认知,创作出一幅幅属于自己的中国山水画作品。

参考文献:

[1]俞剑华.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王法亮(1986-),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蒙阴县,学历为研究生,吉林建筑大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山水画。

猜你喜欢

临摹写生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一种便利型的红外临摹绘画辅助笔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