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思”求“变”
2019-10-12李潇潇
摘要:传统的舞蹈课堂为实训课堂,教学手法及结构较为单一,通过教师技能大赛,我们在舞蹈课堂中探索更多的可行性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更为多元性。
关键词:舞蹈课堂;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2019年全国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启,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启“思”求“变”的大门,让教师从原本传统的课堂教学思维转向新型的多元化课堂,在这场比赛中,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突破,每一次的改变都让我更接近教学的核心,如何使一堂课变得更生动,更有价值,开启学生的思维,授之以渔。
舞蹈专业课堂是一门典型的实践型课堂,在我们传统的课堂中,以训练学生的肢体能力与协调性为主,以教师的示范及课堂纠正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至于对于舞蹈生总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种假想,然而,我认为舞蹈生不仅四肢灵活,头脑反应迅速,也有丰富的情感,只是有时他们的思维过于单一,只停留在舞蹈肢体的层面,如何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变更好地掌握知识,拓展知识面,这是我们每一位舞蹈教师需要思考的,从改变我们自身的思维开始,让我们能给予他们一个更加立体的课堂。
通过这次的教师技能大赛,我明白一堂优质的课,一定是一堂站在专业角度之上的“立体”课堂,有“点”有“线”,且生动、活泼,让学生有接受知识并探索知识的欲望。我与我的团队参赛课程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动赛乃姆—三步一抬组合训练”,把一堂课分为“赏、学、练、演、评”五个步骤,相互关联贯穿,以“舞蹈技能”与“艺术素养”两相提升为目标。
一、“赏”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了解与接触
我们利用多媒体及先前准备的相关文字及视频资料,让学生先走进这个课堂。“赏”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我们所授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先走进这个民族,了解这个民族,让学生先喜爱,再学习。在“赏”的这一部分,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先走进来,我们课堂的“赏”,教师播放了一段赛乃姆舞蹈片段视频之后,当场起舞,学生看得热血沸腾,眼神里流露出渴望的求知欲,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学”为课堂的核心
学习本堂课的重、难点,“学”的这一部分,我们也可以从传统的舞蹈现场教学跳出,利用多媒体,把学生的课堂视频及时上传,让学生在自己的视频中找问题,纠正问题,以教师的单一课堂纠正,拓展为学生的自我纠正,相互纠正,从多个面去了解并探索知识点的多面性。把知识点的重、难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法,解析清楚之后,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如当学生学会原地的三步一抬之后,我们会让学生自行学习前进、后退三步一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运用知识点,同时,我们会把知识点的解析面扩大,让学生能触类旁通,如维吾尔族的三步一抬中有附点节奏,这个节奏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节奏,这个节奏也决定了这个民族的风格性。我认为学,不仅是学习当堂课的知识,更应该是一种触类旁通的学习,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拓展学生的学习面,豐富学生的学习结构。
三、“练”为堂课的重点
舞蹈课堂中的基础都来自反复的训练,在一遍遍的训练中找到肢体的感觉,学会控制肢体。这个环节我认为没有太多新的教学手法,主要就是需要以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够正确并有效地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并能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问题,以简洁、明了的话语或现场示范让学生能得以领会,最终让学生的肢体得以解决问题。
四、“演”为堂课的亮点
无论是那个舞种都讲究“以情带动”,这种情来自心里的情感,再通过面部及肢体表现出来,中专学生情感没有那么丰富,年纪较小羞于表现,我们需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情感,带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去感受喜怒哀乐,并学会表达。我们这堂课的赛乃姆为一种维吾尔族的自由性舞蹈,属于即兴而发,一般在欢庆的节日或聚会时,大家以舞蹈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心中欢愉的情绪,在课堂中,我们通过多媒体营造某一特定场景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这种场景下跟随音乐自由起舞,感受由心而舞的愉悦,感受赛乃姆本有的欢快,在之后的组合表演时,孩子们就会自然带上这样的情绪。“演”的重点,我认为也在于激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解放学生的天性。
五、“评”为堂课的反思
我们主要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相互点评,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本堂课中的问题,通过学生对本堂课的评价,让教师得以反思。
通过这次的比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在以“思”求“变”,改进传统的舞蹈教学课堂,以通过更多可行的教学手法促进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课堂结构的完善对于构建学生的知识面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之路没有尽头,教师必须不断反思,善于改变,才能让课堂变得更为“立体”,让学生得以受益。
作者简介:李潇潇(1984.2.8),女,汉族,籍贯湖南湘潭,最高学历为本科,职称为讲师,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舞蹈表演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