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汉时期河西走廊木雕的形成特征浅析

2019-10-12王春

艺术大观 2019年23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河西木雕

摘要:河西走廊地区出土的文物大多以汉代时期为主,而其中的木雕最为特别,在种类和形式方面的多样化,更加增添了木雕的特别属性。现着重分析当时的各方面因素造就木雕的特别之处,且对现在雕塑的影响

关键词:汉代木雕;地域性;材质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中西部,是内陆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也是历朝必争之地。河西走廊自西汉武帝初派大将霍去病打败匈奴单于,使整个河西地区纳入西汉版图,并在此增设郡县,河西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河西地区自西汉纳入以来,不仅经济飞速发展,在艺术方面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这一时期的雕塑和壁画。不管在形式方面还是在材料方面都突破了当时的水平。而木雕在此时间段显得格外耀眼。尤其以河西地区的武威和高台出土数量居多,而且保存完好,木雕表面色彩斑斓。那么在这一地区这一时期出现了这么多的木雕,是如何形成的,这或许与当地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下面以四个方面做一浅析。

一、材料性

《史记》记载:“黄帝采首阳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以两汉魏晋时期出土的雕塑对比发现,主要以青铜铸造比较多见,据文献和出土文物可知,青铜铸造技术运用得很早。而青铜铸造人物及动物造型的时间更加久远一些,这或许是考虑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求,铜在当时比较贵重,具有金的属性,更能体现出贵族的地位。还有铜这一材质利于保存,时间更为久远。

而木雕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雕梁画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木雕的使用才逐渐扩大,而到了汉代更是品类丰富。在河西走廊这一带,主要出土的木雕以汉代和魏晋时期为主。这些木雕使用的木材主要是白杨木和榆木,而这些树种在河西走廊是主要的几种树种之一,这些树种现在也比较多见,但是这些树种的木质较为粗糙,在雕刻细节的时候不宜表现,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木雕大多都是很整体的表现,没有细致的五官,只是在木雕上面涂色以表现具体的五官。这些材料的不同,出现的方式也是各有特色,只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相互贯穿,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在此,可以断定,以木作为材料在河西走廊这一地区开始大规模使用。

二、造型性

在这一时间段内,出土的雕塑以青铜和木雕居多,而青铜雕塑,以写实性居多,造型变化多样,更是出现了以马踏飞燕为代表的青铜奔马,流畅的线条,轻便的身姿,显得更加的活泼。而出土的木雕则采用简洁古拙、粗犷奔放的雕刻手法,着意刻画大的体块造型,在形式方面并没有特别的夸张之处,只求其形似。而意象性让人觉得更加的有趣,古朴的形象深入人心,并将彩绘纹样与立体造型完美结合,完全变成了另一种古意盎然。尤其是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木雕,反映了当时河西走廊木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堪称是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木雕艺术的代表作品。

三、工具

在西汉时期铁铸工具已经开始使用,而且往具体化方面发展,铁器的广泛应用,对于雕刻方面应该是如鱼得水,但在这些木雕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制作者并没有精细化雕刻,而是以大块面削减,在以拼接而成。而相对于同时出土的铜铸马则是更加的精细化。是否源自铸铜技术的成熟,还是因为材料的不同所致,我们知道,不同材料的运用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对于铸铜的物件,首先是要用泥巴或者陶泥塑造好形象,再用失蜡法铸模,这样相对于木头材料的雕刻要顺手一些。毕竟一个是添加一个是去除。而这些与工具息息相关。

四、地域性

地理位置的差异性造就了不同的习俗和生活习惯,河西走廊地处于内陆,气候比较干燥,易于保存木雕,而且就地取材比较容易,按照现有的资源来说,河西地区并没有很好的石材进行雕刻,至今,都是从陕西和河南等地采购石料。再者,河西地区多山脉,绵延千里,从内地采购石材,按照当时交通工具的限制,更是费时费力。而木材的运用,则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所以,对于这块地域出现这么多木雕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地域性的限制在当时很重要,而我们现在能见到当时的木雕可谓庆幸。

五、结语

在河西地区出土的木雕都有一个统一的特色,稚拙古朴,造型简洁大方,突出了人物及动物的特点,以大块的切割手法在形象,并且在雕刻完成后,再以拼接的方式,组成一个完整的雕塑,又在木雕上面施以颜色,更加形象地凸显出木雕的艺术效果,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刻绘结合,使得整体效果丰富多彩。这种形式的出现,也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借鉴。

而造型方面不经让我想起了这种雕塑的意象性,或者说抽象性,或许是当时的手工制作者的能力问题又或许是当时的上层人士的审美性方面造成的,但丝毫不影响现在我们欣赏它的美感。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古朴的美,在和青铜雕塑相比较中,更能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审美多元性,写实和抽象性相互转换。这些木雕则生动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其中以动物木雕居多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景象,而在当时动物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尤其是马和牛,与当时的环境息息相关。

在这些木雕之中不难发现,装饰性意味浓厚,简洁的造型方式,把动物的神态雕刻的惟妙惟肖,動物的一举一动都能在此展现,整体的雕刻有意在简化,只凸显出对象的整体形象,取其精髓,可以想见,当时手艺人的熟练程度。在此,不得不惊叹当时的艺术水平之高。

参考文献:

[1]冯昌泰.论武威汉代木雕的造型特点[D].西安美术学院,2012.

[2]刘宗超.汉代造型极其艺术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春,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河西木雕
继续向北
河西玉米分级卖
河西玉米分级卖
“学术敦煌”的定位是丝绸之路文博会保持永久魅力的重要基石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木雕鱼
回乡是一种疼(组诗)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