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态传承视角下非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9-10-12汪坤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活态传承开发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汪坤

摘要:我國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了形形色色的文化遗产,并且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比较大,这些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即便是在今天依旧具备着极大的价值。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及冲击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及保护却面临着极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从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及应用,本文也正是围绕这一点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开发应用

一、活态传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叙述

活态传承,从其本质上来看,就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环境中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换言之,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来年传承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了如下的定义:被各类团体、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作其文化遗产的各类实践、表演形式等及与之相关的工工具、工艺品等方面。从这一概念出发,可以总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如下的几类:第一,口头传统及其表现形式,这其中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第二,表演艺术。第三,社会实践、仪式以及各类节庆活动。第四,和自然、宇宙有关的知识及实践。第五,传统手工艺术。

二、当前非遗产品开发的问题所在

(一)部分技艺传承面临着断层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国内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已经老去,其平均年龄达到了60岁之上,在年龄逐渐增大的影响下,传承人在视力、精力等方面出现了显著降低,这会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其工艺创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在年龄逐渐增大的影响下,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就会逐渐降低,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开发上会出现与社会审美及需求脱节的问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及进一步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与此同时,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技艺专业要求较多、制作所需周期颇长,这就导致传承所需的时间较长,但在传承方式上却是家庭或者是师徒传承,完全无法满足活态传承的需求。

除此之外,诸如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之类的历史资料搜集及整理工作力度不足,导致与之相关文字及实物资料相对较少,对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产品开发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二)产品开发及宣传力度较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文化珍品,但在其产品的开发上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诸如苏式卤汁豆腐、苏式糖果等在内的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内容展示十分单一,这就导致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有限且无法持续。除此之外,针对艺术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缺乏符号化的研究,换言之,在文化市场中很难看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产品,并且部分项目很难在公众面前出现,更遑论媒体及广告上的宣传,导致有关信息渠道十分不通畅,即便是开展了民俗文化活动,但依旧停留在展示的表面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产品开发一度陷入停滞状态。

三、活态传承下的非遗产品开发策略

(一)重视非遗产品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其产品的开发,其载体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民间传说的讲述者也好,技艺高超的工艺美术大师也罢,还是礼仪节庆的组织及实施人员也罢课,在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说技艺就在他们的身上及血液里。为了更好地以活态传承视角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有关部门需要重视非遗产品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使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可以在得到国家支持的前提下将技艺做到代代相传。政府部门需要在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的基础上,集合社会及个人的力量,成立一个专门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资金,并交由政府部门使用接受社会范围内的监管,通过款项的年度划拨及财务公开,确保为非遗产品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技艺及开发相应的产品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需要为其传授技艺提供场地支持。

(二)设置非遗生态保护区

活态传承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产品开发,并非是需要注重单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而是需要将整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盘活,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为此,国家需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发源地及流派等为基础,设置相应的非遗生态保护区,在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环境的基础上,使其得以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承发展。

四、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需要做出活态传承以此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但其中却存在着部分技艺传承面临着断层的问题、产品开发及宣传力度较小的问题。为此,只有通过重视非遗产品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设置非遗生态保护区以及强化宣传力度的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参考文献:

[1]吕中意.活态传承视域下的非遗产品开发[J].艺术百家,2019,35(03):185-190.

[2]章运,许海峰.越窑青瓷技艺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陶瓷研究,2018,33(06):100-102.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开发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和开发应用研究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闽南民间故事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价值与途径研究
科学课堂教学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实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