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差异分析

2019-10-12仝智倍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国民素质社会文化

仝智倍

摘要:高雅音乐是对大众音乐的深化与再创造,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冲击着现代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音乐表现体系。在分析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差异的基础上,推广高雅音乐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当代音乐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益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及品格的塑造,是当今音乐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雅音乐;通俗音乐;社会文化;国民素质

我国当代高雅音乐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北京音乐厅的前身中央电影院,于1960年改建为中央音乐厅成为我国高雅音乐的摇篮,汇聚了一大批高雅音乐的创作人才,1983年,中央音乐厅改造为我国的专业音乐厅,借鉴了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的建筑风格,成了我国专业和权威的高雅音乐发布、孕育基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大力倡导音乐教学体制改革,通过经济的发展带动美学的发展, 国家的音乐欣赏和研究部门重新被重视起来,社会再次重视起音乐和美育在现代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的一大批现代音乐家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推动,我国的美学教育和音乐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96年7月,国家教育局根据江泽民和李岚清同志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首先在全国的各个高中开设音乐课和艺术欣赏课,我国的当代音乐发展和大众音乐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

一、音乐之美

假如生活是一片晴朗的蓝天,那么我们所追逐的音乐艺术就如蓝天上的云霞。它们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轻盈如柔曼的丝絮,时而辉煌如燃烧的烈火!假如人生是一条曲折的路,音乐艺术就是路边的花树和绿草。大自然的花草会凋谢,被我们所追逐的音乐艺术的花草却永远新鲜美丽。

走在青春大路上的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踏着青春的旋律,尽情地感受这绚丽多姿的生活!青春带有动力,拥有趣味而又不失温文尔雅,充满好奇与怪异而又不丢本身的质朴与韵律!与其说音乐像青春不如说音乐就是青春的象征,体现着高雅与通俗。音乐艺术是听觉的审美消费品。一个健康、发达、文明的社会应该能够满足所有人群的消费需求——只要它是有益健康的。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之间应该是共存、伴生、互相帮衬与支持的关系。这就好像美食的世界丰富多彩,软饮料与烈性酒、洋酒、啤酒相安无事,各司其职,满足人们味觉的审美需求一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世界。

二、高雅音乐的含义及特征

何谓高雅音乐?现在的说法是等同于“严肃音乐”。所谓高雅音乐, 是指思想内容比较深刻,由专业的作曲家们创作出来的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音乐作品,作曲技术繁杂,表现的内容具有高雅的情趣。高雅音乐这个称呼和通俗音乐是直接对立的,指比一般音乐等级高、难作曲、难听懂。具体来说具备这样一些特点:第一, 音乐具有较高的审美标准, 表现的内容具有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第二,音乐体现社会价值、民族精神或国家意志,具有严肃的主题;第三,音乐被赋予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永恒的价值;第四,与通俗音乐相比,它具有严肃的品格,能满足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审美旨趣。历史上的巴洛克风格、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乐派及印象主义乐派等都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

正如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音乐便使人类精神爆出火花。”所谓的高雅艺术就是指思想内容比较深刻的,需要正襟危坐的顶礼膜拜地去欣赏的一种大师们做出来的音乐,作曲的过程可能很漫长、复杂,充满了生活的射影,也可能很意外、简单,高雅音乐中比较严肃的作品往往对听众的听觉耐受性要求较高,要在极为专注的情态中去欣赏,使之生化人生。高雅音乐其中蕴含多类艺术精华。如起源于意大利的歌剧,其中比较经典的有意大利歌剧巨匠威尔第的《茶花女》《弄臣》;把德国浪漫歌剧推到顶峰的巨匠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歌剧大师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魔笛》;还有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比才的《卡门》等。如震撼人心的交响乐,浪漫乐派的古典音乐家同时又是德国古典作曲家最后一人的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德国继承古典音乐传统的其中一入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等。再如就是最为盛期的古典音乐,精华之作数不胜数。钢琴诗人肖邦的《圆舞曲》;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莫扎特的《安魂曲》;“集古典主义之成就,开浪漫主义之先河”“扼住命运的喉咙”的乐圣贝多芬的《命运》《第九交响曲》;交响乐之父又是“弦乐四重奏奠基人”海頓的惊愕、时钟、告别交响曲等,维也纳三杰的经典之笔尽在其中。

三、通俗音乐的含义及特征

什么是通俗音乐呢?通俗音乐泛指一种结构短小、旋律轻松活泼、歌词通俗易懂、传播较广的音乐,它有别于古典音乐和传统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通俗音乐——表现的题材和思想内容通俗易懂、情调轻松。例如爵士乐、摇滚乐、说唱音乐、迪斯科等歌舞形式,这些音乐虽然带有自娱的色彩,但也有针砭时事、抨击现实的作品。通俗音乐的创作题材和素材基本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表现的内容多半具有城市色彩,主要反映都市男女的情感问题和生活矛盾,尤其是面对爱情的困惑,当然也可以表现其他更广泛的内容。流行音乐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创作的题材和形式都相对自由,创作者一般不需要很多的音乐理论和技巧,欣赏者也不需要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通俗音乐的结构,大多比较短小精练,在旋律的旋法结构上力求易记易唱,能适应大众的音域需求,歌词通俗易懂,深受大众的欢迎。通俗音乐的演出强调群众的互动和参与, 注重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演出中常使用一些现代的音响和灯光效果,给人造成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充分利用不断更新的电子科技手段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通俗音乐,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即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音乐。它的商品性是占主要位置的!有些歌曲虽然用通俗的唱法演唱,但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较高,这类歌曲不属于商品歌曲。如《好大一棵树》《大中国》《亚洲雄风》等。其实歌曲的类型和唱法没有必然联系,不能认为艺术歌曲只能用美声唱法演唱,民歌只能用民族唱法演唱,通俗歌曲只能用通俗唱法演唱。三类唱法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其次,唱法目前有三种但歌曲的类型远不止艺术歌曲、民歌、通俗歌曲三种,还有颂歌、抒情歌曲、进行曲、校园歌曲等。众人周知的中央三套节目《同一首歌》极具体现通俗音乐的特点。其中贯穿着不同的唱法演唱,开始时是由童声演唱,引人注目,一颗颗璀璨的童星象征新时代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是那样的夺目光彩照人!最后是由通俗唱法或美声唱法结尾,憨厚而有力量,抒情而又耐人寻味。《同一首歌》的延续正是继承着过去而又展现着未来,同时体现出通俗音乐为现代生活增添的娱乐与欢笑。因此,一般的流行歌曲属于通俗音乐,我们知道当今社会通俗音乐的影响已远超过严肃音乐,它拥有广阔的听众和市场,是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音乐不可漠视的一部分。通俗音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差异与联系

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具有一些差异。严肃音乐主题明确, 使用传统乐器和演奏法进行表演, 演奏者要求具有专业的音乐演奏技巧和演唱能力。表演形式显得正式和严肃,经过长期的发展与传承已经形成稳定的审美标准。通俗音乐则不同, 其表现形式自由,旋律和节奏灵活多样,表演形式不拘一格,舞台设计花样百出,表演时的服装风格层出不穷,作为一种相对年轻的音乐形式,出现的时间不长,尚未形成固定的审美标准, 但这种音乐形式却被年轻大众广泛接受和传播。

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各具特色。如果辨别它们二者的差异可从“听觉适宜性”“知觉鲜明性”与“结构复杂性”三方面着手。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好比是饮料与酒。饮料,口味很甜,但各种饮料之间的味道差不多;而酒类则从低度的米酒、葡萄酒、白兰地、白酒等种类与口味繁多。这通俗音乐的“饮料”会更加创新使之吸引人们。那高雅音乐的“酒”也必将越酿香美,越醇厚,越耐人寻味!它们所散发的艺术气息会使人终身乐此不疲,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音乐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只要你用心灵去聆听体会,它的声音是那样宽广包容,超越时空,给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人们带来思考、震撼与慰藉。不管爱听高雅音乐还是通俗音乐,只要那流动的旋律能使你的心灵净化,内心得到启迪和恬静,那么它将与你永恒相随!

参考文献:

[1]刘谦.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价值差异化的分析[J].文教资料,2017(18):87-88.

[2]胡媛媛.浅析高雅音乐的特征及其社会意义[J].北方音乐,2017,37(10):250.

[3]晁凤娟.浅析通俗音乐与高雅音乐[J].北方音乐,2015,35(12):177.

[4]任柳桡.高雅与通俗音乐之思索[J].大众文艺,2013(23):154-155.

猜你喜欢

国民素质社会文化
分享经济新时代以及带来的问题
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广告语中的社会文化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群众文化对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与意义
六曜与日本文化
法国社会文化对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