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背景下武汉市零售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9-10-12韩未雪陈文武
韩未雪 陈文武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各大城市普遍面临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切换,2018年,中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76.2%,充分发挥了“第一引擎”的作用,也进一步体现出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近年来全球互联网技术与零售业跨界融合不断加深,尤其是“新零售”迅猛发展,对零售业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发展新零售业态提升现代服务业,成为培育经济新动能、重塑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武汉市零售业发展现状分析——基于与沪、蓉、深的比较
上海、成都、武汉和深圳分别是中国东部、西部、中部与南部的“新零售之城”代表,零售业发展态势良好。上海是武汉零售业发展的标杆,成都和深圳是武汉零售业发展的有力竞争对手。为厘清武汉市零售业发展现状,选取此三个城市与武汉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对GDP的贡献率、零售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常住人口数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商业综合体基本情况、品牌入驻数、物流效率和本地龙头零售企业情况等八大指标。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2013-2017年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第一,成都、武汉、深圳总量大致相当。截止至2017年,武汉位列第三,仅略高于深圳(见图1)。但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五年年平均增速达11.54%,与成都并列第一,明显高于上海(8.3%)和深圳(7.7%)。
此外,四个城市均有数据体现出新兴业态发展迅猛,2017年上海无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9.4%;成都线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2.1%;武汉限额以上无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1.1%;深圳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5.18%,增速明显高于传统零售业态,对社会消费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图1 12013-2017年四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二)零售业对GDP贡献率
2013-2017年间,随着高新技术行业的兴起,四个城市的零售业对GDP贡献率均呈持续降低态势(见图2),其中武汉排名第三,仅高于成都。
图2 2013-2017年各城市零售业对GDP贡献率(%)
(三)零售业对就业拉动率
2017年上海限额以上零售业从业人员数达35.69万人,远超另外三个城市,占全市从业人员数2.6%;深圳限额以上零售业从业人员数达19.93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数2.11%;成都限额以上零售业从业人员数达15.4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数1.7%;武汉限额以上零售业从业人员数达13.9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数2.47%。
由此可见,虽然武汉零售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在四个城市中最少,但对本市劳动力市场就业拉动作用显著,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
(四)常住人口数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超2400万人,位于四个城市之首,但人口增长率呈负增长;成都常住人口数位居第二,同比增长0.8%;深圳受落户政策放开影响,户籍人口增长率高达11.3%,常住人口达1252.83万人,同比增长4.6%;武汉常住人口1089.29万人,同比增长1.2%。
2017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8988元,同比增长8.6%;其次为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2938元,同比增长8.7%;武汉位列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642元,同比增长9.21%;成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3217元,同比增长9%。
对比发现,2017年武汉常住人口数最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略高于成都,但两项指标的增速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消费增加后劲较足。
(五)城市商业综合体基本情况
2017年,上海已开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达225个,商业建筑面积约1737.8万平方米,年增长率近25%。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实现营业额达1516.00亿元,同比增长11.5%。
成都已开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达163个,2017年全年新开商业项目13项,新增商业面积超110万平方米,新开业零售企业达19家。
武汉已开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有54个,商业建筑面积约6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5%。2017年实现营业额180.59亿元,同比增长16.2%。
深圳已开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达101个,同比增长18.83%,商业建筑面积达986.53万平方米,年增长率约22.32%。
武汉从城市商业综合体数量及商业建筑面积来看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均位列第四。
(六)物流效率
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13年18%逐渐下降至2017年14.6%,物流效率显著提高。
早在2015年,上海已实现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不足15%,低于同期中国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在全国范围内排名前列。
据可查询的政府公开数据,成都2016年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市GDP比重15.5%,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且市政府规划在2020年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5%以下,一直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武汉实现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4.11%,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
2017年上半年,深圳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3.55%,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物流运行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综上,四个城市物流效率排名依次为上海、深圳、武汉、成都,仅成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七)“首店”品牌入驻数
据同一统计口径,2017年共有107个品牌首次进入上海市场,同比增长52.86%;106个品牌首次进入成都市场,与去年该项指标基本持平;181个品牌首次进入武汉市场,同比增长180%;145个品牌首次进入深圳市场,同比增长120%。
由此可见2017年众多品牌看好武汉市场,“首店”品牌入驻数量与增速水平均处首位。
(八)本地龙头零售企业基本情况
在2017年中国五百强企业名单中,共有批发零售类企业27家,其中上海企业3家,包括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148名)、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第237名)、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第363名);武汉企业2家,包括武汉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339名)、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385名);深圳企业1家,为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第345名)。未见成都本土零售企业。
据各上市公司2017年财报,在上述企业中武商集团归属股东利润额最高,中百集团利润额增速最快。
通过与沪、蓉、深的上述指标对比,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零售业就业拉动率、常住人口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首店”品牌入驻情况和本地龙头零售企业情况等表现良好,但零售业对GDP贡献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利用等指标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这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体量息息相关,也为武汉市零售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武汉零售业发展的SWOT分析
结合上述指标,综合分析武汉市零售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全方位了解现阶段武汉市零售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一)优势
一是区位及物流优势。被誉为“九省通衢”的武汉现代物流产业发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突出,为零售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配套产业支持。
二是产业优势。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商业氛围浓郁,商贸流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稳步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为武汉零售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是本地龙头企业支撑。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集聚了鄂武商、中百集团、中商集团、汉商集团等实力雄厚的本土零售企业,尤其是武商集团和中百集团迎合“新零售”浪潮着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态势良好,为武汉零售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是人才储备充足。据2018年统计数据,武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占常住人口的10%以上,集聚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各近百所,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近三十个,以及多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此外,武汉政府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以及“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两大工程,为武汉零售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劣势
一是经济总量不足,产业结构有待持续优化。随着成都、长沙、无锡等城市快速崛起,武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2017年武汉第三产业占比53.3%,远未达到现代化城市服务业在GDP中占比60%的标准,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力度不足。
二是民营经济活跃度不高,创新氛围不佳。武汉历来以国有老工业经济为主体,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虽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崭露头角,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相较于成都等城市,民营经济活跃度不高,呈现出整体创新创业意识较弱的社会氛围。
三是商业综合体同质化竞争严重,运营管理能力不足。从数量上来看,武汉大型商业综合体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目前商业综合体同质化经营情况严重,不仅定位、功能单一,而且业态集中于传统零售业,主力店品牌重合度高。此外,由住宅开发商转变而来的商业综合体开发商专业运营管理能力较差,导致行业创新稀缺、投入效果难管、营销客群不分等问题显现。
(三)机遇
一是政府支持。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流通体制改革、消费热点培育、营商环境改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为零售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且“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试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均惠及武汉,作为中部唯一入列中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和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武汉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权利,有助于高水平建设国家消费中心城市、高标准打造贸易强市。
二是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末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的19.9%,有利于把握住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零售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文化新业态涌现,2017年武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过半,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速,衍生大量新业态,有效助推零售业发展。
三是市场潜力巨大。武汉作为湖北省省会,经济实力稳居省内第一,辐射能力极强,除了市内的消费者之外,更是集聚了全省内的众多中高端购买力,尤其是武汉“1+8”城市圈内的周边县市,拓展了武汉零售业市场的发展潜力。
四是市内交通建设加快,五年内武汉新开通地铁线路八条,地铁通车总里程数全国排名第五,极大程度上连接市内老商圈,催生沿线新商圈,改变了传统商业块状分布格局,各商圈在原有固定消费群体的基础上,能有效吸引新客流。
(四)威胁
一是传统经营模式难以持续,零售企业增长乏力。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于传统商贸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以消费升级为主线的消费理念、消费诉求、消费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传统零售企业整体增长乏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汉零售业持续健康发展,如中商集团、三环集团等甚至开始呈现负增长。
二是经营成本优势削弱,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受制于房地产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店铺装修硬件成本上涨等因素,武汉零售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加大,成本优势渐失,尤其是各区典型商铺出售、出租价位明显偏高,但仍呈持续增长态势。
三是商业投资扩张盲目,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衡。从区域结构看,武汉中心商业网点集中,住宅和商业配套比例失衡,商业投资过热,出现了部分商业综合体“空城”。从业态结构看,大型百货店、超级市场饱和,而便民的社区商业尚处萌芽,呈现结构性矛盾。
三、“新零售”背景下武汉市零售业发展路径
(一)政府视域:以改革为先导,激发零售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明确产业地位。零售业对城市GDP拉动和就业拉动作用明显,更是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确定和突出武汉零售业的重点产业地位,提高零售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是创造环境。优化武汉市营商环境,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以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打造多层次创新平台,激发零售业创新创业活力;依托智慧武汉建设,促进全市数据资源共享、搭建智慧产业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三是完善政策配套。从商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产业环境优化等方面,积极配套相关支持政策,引导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形成零售业竞争新优势。尤其在零售业转型升级、商圈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等研究领域,给予各级各类扶持资金。
四是培育人才。进一步依托市内众多高校所形成的人才聚集效应,大力实施“人才兴商、科教兴商”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联合骨干企业、高校和研究院,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推进的人才培养及激励机制,培育零售业与互联网复合型人才。
(二)行业视域:以功能为导向,推动零售业高端特色新发展
一是完善商业布局,避免商圈功能同质化。结合武汉市人口、交通、消费水平等实际情况,构建完善实体商业布局,一方面控制中心城区商圈的功能重复和扎堆集中,另一方面注重发展社区商业和民生品质商业,实现商圈功能集合构建、差异发展。同时,着手加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点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网络零售商业布局。
二是加大产业招商。着力引进对零售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重点优质和龙头企业;加强对“盒马鲜生”等服务业创新项目的跟踪服务,通过做强产业、做优品质,促进零售业高端特色发展;重点发挥武商、中百、中商集团等重点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吸引上下游及产业链相关的商贸企业到武汉市落户。
三是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地标。深度挖掘武汉城市文化,依托于各区的区位特点和业态基础,进一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区域文化特色,重视并加强整合各区优势文化资源和老字号品牌资源,打造集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展示、体验、社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街区,形成地标式商业景观,提升商业形象。
四是促进产业融合。实现零售业与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新动能,致力打造我国中部时尚中心、购物中心等,进一步提升武汉商贸集聚效应,保证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转效率。
(三)企业领域:以转型为契机,催生零售业“双创”新活力
一是实现观念转变。需要着力培育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观念与文化,以互联网思维审视全新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通过互联、共享、智能、精细等理念重新思考业务,并将其培养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
二是顺应信息技术与商贸行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积极探索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零售领域的应用和普及,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位置服务、生物识别等,加强商业技术创新。
三是构建消费新模式。积极应对消费升级的需求趋势,以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实体门店相结合为核心,完成店铺升级,并整合社交媒体、移动端、实体店铺等不同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实现商品信息、会员信息和交易信息等数据的互通,细分消费群体,注重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四是建立全渠道生态链。将赢利点从商品营销转向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打造品牌等整合供应链方向,并结合实际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营销,扩大营销广度和深度,实现特色营销与精准营销。
【注 释】
①本指标直观反映出地区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和地区经济景气程度。数据来源于上海、成都、武汉、深圳历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由于政府在产业增加值统计过程中未将批发业和零售业分离开来,本文采用“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数据进行分析,以其在GDP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反应零售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增长所起的拉动作用。数据来源于上海、成都、武汉、深圳历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以限额以上零售业就业人员数指标衡量该地区零售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并以此数据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表明零售业对地区就业的拉动作用。数据来源于上海、成都、武汉、深圳2017年统计年鉴。
④本指标能较好的衡量当地消费能力与潜力。数据来源于上海、成都、武汉、深圳历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⑤数据来源于上海201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武汉商务局政府报告及戴德梁行调研报告
⑥以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比例越低表示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发展水平越发达。数据来源于各城市政府报告。
⑦“首店”即为在行业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该区域开的第一家店。以“首店”品牌入驻数代表各城市新引进品牌数量。数据来源于赢商网。
⑧数据来源于时代公司(Time Inc.)发布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