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故事二则

2019-10-11潘灵

滇池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寻甸洋芋昆明市

潘灵

应邀参加“我们的脱贫故事”主题采风活动,我被分配到寻甸小组。出发的那天,昆明城区下起了雨。对于久旱的昆明而言,这雨带给人们的心境却是灿烂而明丽的。我承认我是带着一种近乎于爽爽朗朗的心情踏上去寻甸的旅途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收集故事的活动总是那么激动人心,一路上,我都在跟来自于市文联的作家段爱松愉快的交谈,时不时还开开玩笑,我们浑身轻松的模样,更像两个在城里挣到了工钱的农民工,踏实而自在地进行着一次回乡之旅。

位于昆明市北部的寻甸,是一个回族苗族自治县,是昆明市第二大县。在昆明,寻甸是不寻常之甸,它的耕地總面积达到了 154万亩,万亩以上的坝子达 10个之多。也就是说,十几个甸子组成了寻甸。在我的印象里,寻甸县就是昆明市的一个农业县,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市是相对滞后的。我是滇东北人,当年来昆求学,寻甸是必经之地,现在每年节假日回家省亲,寻甸也是必经之地。只是稍有不同,当年经过寻甸,能看到风吹草低现牛羊,而今,高速路两旁都是开满了洋芋花的土地和地上稀稀落落的大烟囱。寻甸有两样土特产最有名,昆明人都知道。一是牛干巴,我们的回族兄弟,将其打造成了一道滋味丰富口感甚好的超级美食;二是洋芋,寻甸的高原甸子上,是种植这种学名叫马铃薯的天然基地。而且,它还是马铃薯的优质种薯生产基地。寻甸人爱洋芋,爱吃洋芋,据说光吃法就有一百种之多,现在每年还有洋芋花节。寻甸人爱洋芋,由此可见一斑。

寻甸除了给我留下牛干巴和洋芋这两种食物的丰富印象,就是穷了。作为昆明市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寻甸的经济发展,传统上主要依靠农牧业,跟其它依托工业的县区相比,它的经济实力显得弱。全县 55.9万的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 13.15万人。境内除汉、回、彝、苗四个主体民族外,还有近 20余个少数民族的人零散居住。多民族的结构,一方面形成了丰富多姿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过去,寻甸一直是昆明市的贫困县。据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明市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寻甸,很多人都会哭鼻子的。在他们看来,寻甸,无疑是昆明的一个“苦寒”地方。

但就这么个“苦寒”地方,2017年却成功地脱贫摘帽了。寻甸,硬是以高原特色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脱贫发展之路。而同时,寻甸努力打造的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已初见成效。以开斋节、立秋节、火把节、花山节等为依托的特色习俗,再佐以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形成的寻甸民族风俗文化,让寻甸这昆明的“丑小鸭”,有了“白天鹅”的姿态,成为了云南旅游的一个新亮点,让人流连忘返。

怎样确保脱贫不返贫,实现救济式扶贫向产业化扶贫转化,让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寻甸正在用现实的行动寻找着自己庄严的答案。“一带一廊一圈一格局”的产业布局,在寻甸正越来越清晰、缜密和合理。在这期间,隐藏了太多的故事,需要我去发现。

我知道,我要睁大我的眼睛,去看。

我知道,我要竖起我的耳朵,去听。

我知道,我要打开我的所有感官,去感受。

一、额秧村的“一巴掌”故事

我们的第二站是寻甸县金所街道办草海子社区的额秧村。这是一个距寻甸县城仅 10公里的一个小村落,全村 230户人家,常住人口 831人。这里曾经是一个集贫困、民族、山区为一体的省级贫困村。离县城 10公里,就在县委、政府眼皮底下。贫瘠的土地、单一的产业、落后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既脏还乱又差的毫无生机的贫困山村的形象。曾有在寻甸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说,一看到额秧村,就会没底气,减志气。脱贫攻坚,额秧村成了寻甸率先啃也必须啃的“一块硬骨头”。

接待我们的是村党支部的副书记,接待地点在一家农户的新房里。副书记是一个身材魁梧,健谈的中年男子,从言谈举止中能感觉得到,他已经是一个驾轻就熟的采访对象了,对付采访早已司空见惯。主人家却是个瘦削的中年男人,是个党龄不短的老党员。衣服穿在身上,仿佛挂在了衣架上,他给我们倒茶,递烟,在门边塑料凳上坐下来,不多一会就呼呼大睡了,全不顾我们的兴致勃勃和副书记的口若悬河。

“额秧”是彝语,副书记同志说,就是“石头多的地方”。村子是从山上整体搬迁下来的,看上去新得有些晃眼,整齐的略显呆板。宽敞明亮的新房,墙上的民族画手法笨拙,却不乏欢乐,硬化的道路干净整洁。副书记说,你别看这又漂亮又牢固的新房,过去为了搞整体搬迁,就有人不愿搬,硬要守着自己的土坯房。我们都很好奇,问为什么?他回答,说住惯了呗。我们又问,不搬咋办?他说,咋办,做工作呗。我们村干部进村,那些不搬的彝族群众,看我们像看敌人。以前去做工作,他请你干酒,现在,他用脏话和拳头对付你。我们讶异,问真有村干部被打骂之事?他说,咋没有,多了,我就被人打过。我当时想不通,让他们从草窝窝搬金窝窝,落不得个好,还挨揍,委屈了。我们说,打你的人搬了吗?他说,搬了。他打了我,我还是跟他说,你打我,我还得让你搬,这是上面的政策,是好政策,是为你好。你打不死我,我还会劝你搬。我们于是又问,打你的人,现在对你的态度?他笑了说,好着哩,见面就喊我去家里干酒,吃烟。230户农户,建了宜居房 230套,家家住了进去,开心死啦!

他脸上一副自豪的表情。

我们采访组的人却想,宜居房建了,硬件“硬”起来了。但有新房子住,并不等于脱贫。如果没有产业发展做支撑,这新房就可能是个“空中楼阁”。

我问,额秧村的群众,有什么经济来源?

副书记抽口烟,汲口茶说,当然有。经济来源,就靠这一巴掌。

我不明白这一巴掌何意,他就进一步解释说,就是靠五个方面呀。

五个方面?我有些惊讶,说渠道还不少哩。

他握紧空着的左手,继而伸出一个指头说,这第一个方面,就是光伏发电有收益。这是北京朝阳帮扶寻甸的扶贫项目,就在我们额秧,占地230亩,投资 2280万元,泛海集团捐资,汉能集团承建,一年下来,我们彝胞,每户增收 1万元。

随即,他伸出第二个手指说,第二方面,土地流转有保障。光伏项目流转的 230亩土地,年地租收益有 28万还多。

他边说边打开了中指,第三个方面嘛,他说,是资产入股有分红。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号召村民成立合作社,引进了云南生石花种植有限公司,与其入股,每年种植分红创收 40余万元之多。

继而他伸出了第四个指头。四嘛?他说,是务工增收。项目需要工人,我们角色一转换,就成为当地农民工,日均工资 80元,一年下來,收入也很可观哦。

最后一个指头伸出,他的拳头变成了巴掌,他说,这第五嘛,就是我们的种植业了。我们种植的生态辣椒、羊肚菌、多肉植物,经济收入也不错。

我看着他打开的巴掌,看到了他粗壮的指骨节,看到了手心里的老茧,也看到了他对未来的一份自信了。有了这一巴掌,额秧村的“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幸福乡村的梦想,正在演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二、小多姑上“顾斗羊”

小多姑村,隶属于寻甸县金所街道办事处。它是我们采访的第一站。距寻甸县城 20公里,社区辖 2个自然村和 3个村民小组,全村 334户 1425人,均为彝族同胞,建卡贫困户 286户1195人,贫困发生率为 83.86%,是一个典型的集贫困、民族、山区为一体的省级贫困村。

接待我们的是小多姑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名叫吴志良,是一个年富力强的基层干部。他的支书职务是兼职,实职是金所司法所所长。我们采访组的马成云同志,是昆明市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在任职市文联秘书长之前,马成云做过寻甸县司法局局长,跟吴志良是上下级关系。两人见面,就显得分外亲切。采访活动就成了老部下向老上级的汇报会。

吴志良的工作单位是金所司法所所长,小多姑社区党总支书记,于他是兼职。让他来做这份兼职,上级是深思熟虑过的,就是要他来啃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一个当时 40岁出头的基层汉族干部,要去清一色的彝族群众聚居的小多姑社区任总支书,且还是兼职,没有几刷子的硬功夫,是断不敢领命的。吴志良欣然领命,是因为他的底气——那就是二十余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和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新官上任的吴志良,首先盯紧的,就是社区党总支部这个班子,要让它迸发出活力。他到位后,感受到的就是班子软弱涣散,没有精神,缺少干事氛围,整个一蹶不振的样子。让这样的班子去指导脱贫攻坚,其结果可想而知。要如何才能打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队伍,这可让吴志良伤透了脑筋费尽了心机。他深知,在基层讲大道理没用,必须从小事入手,在小事中寻找突破口。

他想到的小事是打扫卫生。

他记得自己在小多姑社区走马上任的头一天,村容村貌给他留下的印象就是无序、混乱,整个村的卫生状况就三个字——脏、乱、差。村委会里,卫生也好不到哪去,办公桌上东西乱放,茶杯里是残茶半杯,烟缸是烟屁股堆成小山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吴志良要村党支部支委和党员拿起扫帚。

扫村委会,扫街道,扫社区。看着党员带头搞卫生,一些群众拍手称好,也积极地加入了进来。这一扫,党员们得到村民赞许,感到了带头做事的光荣,这一扫,不仅小多姑村扫出了新村貌,还扫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新风貌。

但扫帚是扫不掉多年积攒下的贫穷的,脱贫攻坚,不玩真的可不行,这一点,吴志良比谁都清楚。小多姑社区要拆除旧房搬新居,有村民就不搬,他就苦口婆心做工作,但有时好心并不得好报,甚至遭恶语相向,他依旧忍辱负重,耐心细致做说服。道路硬化,庭院美化,安全卫生饮水,太阳能路灯,他都亲自去跑,去落实,他深知,一个地方,硬件强了,其它的才强得起来。

但扶贫攻坚,最硬的硬件在吴志良看来,就是特色产业。没有特色产业,靠帮扶脱的贫,又会像影子一样重新回来。作为社区书记,他知道,苦干实干是作风,带富领富,筹谋发展才是能力。为此,他多方奔走,想尽办法,为小多姑社区引来了构树种植产业、中药材三七种植产业、车厘子种植产业,并流转土地 3000余亩,切实壮大了小多姑社区“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脱贫模式。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吴志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敢于担当、认真务实、勇于创新、真诚奉献的崇高精神,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德行,成为了寻甸县脱贫攻坚工作中脱颖而出的典型人物。

他没有志得意满,他平静地给我们采访小组讲述着他的亲历亲为。自他上任党总支书记以来,带领社区干部完成了历次建档立卡贫困对象调整,低保清理,社区公益岗位选聘的工作。他总是本着“一碗水端平”的办事原则,坚持标准,执行政策,亲自把关,杜绝优亲厚友、不严不实,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也由此成为社区干部和群众最信赖的人。他走村串户,开的是私家车,从未开口要过一分钱补贴,早出晚归成了他生活的常态,早得晚得让幼小的女儿以为爸爸出了远门总不回来。舍小家,为大家,吴志良是也!

正是有了吴志良这样的党的好干部,小多姑社区这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才会真的被啃下来。从贫困发生率的 83.86%,降至迄今为止的0.02%,这里面,像吴志良这样的社区干部,寻甸县太多太多,像我听到的这方面的故事,也太多太多。

猜你喜欢

寻甸洋芋昆明市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寻甸县农技推广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寻甸县总工会:召开庆“五一”劳模座谈会
炕洋芋
《独特的我》教学设计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