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米线馆报到

2019-10-11春秋

滇池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园南华米线

春秋

一、宝善街米线

昆明有一家米线馆,名叫建新园,听名字,很有些新时代的革命感觉,其实这家米线馆历史有些久,是民国时代创办的。当年一个贵州人颠沛流离地来到昆明,姓名有建新二字,他开了一家米线馆,取名建新园,把贵州的脆哨和肠旺粉,改造成昆明的肠旺米线,一时走红,成为百年后昆明人最喜欢吃的米线品种之一。

小時候我家住在昆明同仁街,建新园米线馆在宝善街,两条街相连,走过去就可以吃米线,宝善街的建新园米线馆,是现在遍布昆明城的建新园连锁米线馆的始祖,至少是我之青少年昆明生活时代的始祖,百年前最早创办时的建新园开在昆明城何处?我不知道。

宝善街的建新园米线馆,昆明人习惯说成消防队隔壁的那家,因为米线馆旁边是很大的一个消防队,红色的标志颜色非常醒目,映红了半条街的天空,那红正好与米线馆的油辣椒和猪血的颜色相配。建新园米线馆位于消防队大门右边,米线馆不大,以前只有楼下一间,后来变成了楼上下两间。

米线馆内那个乱啊,那个挤啊,地上很油腻,抬米线的时候,指头抠着碗边,米线汤烫着手指,咬着牙抠紧碗边,从人群中艰难挤出,真有些冒着生命危险吃米线的感觉。可昆明人就是爱吃,就是要跑去宝善街消防队隔壁那家米线馆里挤,挤着排除买票,还吵架。排队抬米线,等得着急,心乱如麻。米线出来了,抠着碗边,在狭窄的馆子里走路,不小心还会滑倒。米线飞,碗打烂。幸好人多,滑倒了米线打泼,人多半会倒在别人身上。米线馆内找不到坐位,就端着米线出来,蹲在门口的街边吃,吃完了把空碗放在人行道的地上,抹抹嘴走开。

改革开放后,昆明出现米线大革命,一番过桥米线混战,杀出好几家大牌,也还都是昆明的老牌,命名为吉鑫园的米线馆,就这样脱颖而出,如日中天地红火。但我还是喜欢建新园,昆明的好多朋友,从小吃建新园的米线,对这家米线馆念念不忘。

若干年后我家搬远了,住到北市区的霖雨路。这是一个全新的社区,以前是大片农田,稻浪翻滚、绿菜不言,蟋蟀鸣叫、群鸟翻飞,一大块洼地积了水,远近闻名,人称月牙塘。我家搬去时,月牙塘已变成生活小区,盖起了密密麻麻的小楼。最初小区门口车马冷清,疾风猛烈,少见人影,没有商店和饭馆。几年过去,一家接一家的商店开门迎客,再后来,小区门口的不远处,忽然出现了建新园,我无比高兴,小区里的几家老昆明人也很兴奋,见我就说,门口有建新园了,有建新园了啊!

从此我觉得昆明北市区无比亲切,童年和少年生活续接上了,这片土地不再荒凉和遥远。每个星期,我总要去小区门口的建新园吃几次米线,或者卤面。昆明女人爱吃米线,男人爱吃面条,很奇怪。读小学时,父亲经常带我去祥云街的金碧啤酒店吃早店,专门吃面条,那个汤,那个面,那个肉帽,那个油辣椒,还有肉汤里的猪头肉骨头糊味,极其特殊。汤浓面香,至今难忘。金碧啤酒店所在的祥云街,就与宝善街相交,这家餐馆离建新园不远。

不知为何,对金碧啤酒店,我缺乏绵长思念,那家餐馆店消失了,如果不是追忆建新园老店的位置,我也不会再提金碧啤酒店,我惟一的感动,是昆明的建园园仍在。对建新园,我和我所熟识的一些昆明老居民,身怀极其浓重的情感,每周一定要去吃,吃它的卤面或米线,吃过了,心情大好,感觉这一天过得实在。

这种感觉,我儿子也有,小时候,他跟着我经常吃建新园,米线啊卤面啊脆哨啊,吃得眼睛发亮。没想到这个记忆,强有力地控制着他今后的人生。很多年后他长大,去北京上学和工作,放假回来,机场大巴驶到北市区停下,车站旁正好是建新园。他一声惊叫,眼睛发亮,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进去就吃,吃够了长出一口气,心满意足,慢吞吞回家。

我媳妇,夜夜梦见儿子,忽然门铃响,远在北京的梦中儿子终于走进了家门,真实地站在她的面前,她高兴地扑上去,抢过行李箱,拖儿子到餐桌边吃饭。她早做好一大桌饭啊,这样肉那样肉,一年不见儿子了呀,妈妈的肉菜世界大战早就备好,只等儿子到来,马上开战,万炮齐发。可进门的儿子坐到餐桌边,懒洋洋地解释说,吃过啦,吃过建新园。

儿子他妈,肉菜世界大战的总指挥,我媳妇,顿时泄气,说不出话,恨死了建新园。

但儿子春节后返京,她独自出门,路过建新园,忍不住,还是要进去,吃一碗肠旺米线。

二、福华园米线

其实,小时候离我家最近的米线馆,不是建新园,是福华园,这家米线馆正好在同仁街口,我去福华园吃米线的次数也不少。更重要的是,父亲会经常吩咐我去福华园买过桥米线。买不是坐在餐馆里吃,是用铝锅和大口缸,把东西抬回家来大家吃。过桥米线 8角一套,那时全国人民都收入低,每家都娃娃多,粮不够吃,肉吃不着,不见油水,整天肚子饿,就要想办法。我家的办法之一,是经常去买过桥米线吃,可不要以为这是有钱,我们的吃,是一种设计,我身上只带了 8角钱,却带了弟弟,拎一只大铝锅,抱一个大口缸出发。一路心潮起伏,去到同仁街口的福华园,先排队买票,再排队抬米线。排到了,朝窗口递进大口缸,端出米线和配菜,再举起大铝锅塞进窗口,这是最隆重的时刻,卖米线的人,很清楚是怎么回事,举起大汤勺,哗啦哗啦几下,大铝锅装满了美味肉汤,这是重头戏啊!米线事小,肉汤事大,一锅浓香的肉汤提回家,省着吃,可以煮几天的菜了。顿顿有肉味,无比幸福,日子就过得成。那时,米线馆是国家的,卖米线的人,并不在乎把汤妥善舀完,而且也舀不完,当时没什么质量检查,大家都肚子饿,不讲究那么多,闻到肉味就行,肉汤不断加水,可以面对几十只大铝锅,不必担心。

福华园米线馆位于宝善街,一侧靠着同仁街,一侧紧邻南华街。据说,南华街从前有些繁华,挤满了青楼旅店和饭馆,莺声燕语,人来人往。小时候,我去福华园吃米线,南华街风光不再,极窄的旧街,街两边都是旧门板,门洞里走出的老人,步履蹒跚,目光迷茫。但那条街,我心怀深情,因为我的一个朋友,就住在南华街。他是我知青下乡认识的,我属小知青,在昆明郊区的螳螂江边插队,我住在江之上坡头的村子,他在江岸边的村子。他爬山来我们村串门,认识了我,告诉我他家在南华街,吓我一跳,原来是邻居啊,于是我有了乡下的好友。

小知青是知青历史的尾声,不正规,由父母单位插手管理,下乡地点离城很近,几十公里,也有几公里远的,骑自行车二十分钟就回家。我下乡的那个村子,离昆明 20公里,在山区,交通不便。爬山到公社大院门口,堵载货的卡车,爬上去,才能回城。每次回城,南华街那个朋友就跑来玩,我也去他家,坐在他的小屋里,翻各种书,乱说话,然后回家。

知青返城后,我们各自有工作,友谊仍在,隔几天,我会去南华街找他玩。一天晚上,我去他家,见他一脸神秘地坐在灯光下,呆看我半天,慢吞吞地问,想看一本书吗?话音未落,他姐姐从门外伸头进来说,不要讲!不准讲!他笑笑不说话,吹起了口哨。再隔几分钟,他姐姐忍不住,推门进来,咕叽坐在床边,看看我说,有一个手抄本,想看吗?可不要对外说啊!我的心怦怦跳,赶紧说要看,当然要看啊,是一本什么书呢?他姐姐脸红了,迟疑一下说,《少女的心》。

我不知所措,心想肯定是黄书?

我问,那种书吗?

他大笑。

他姐姐扑上去,抽他脑门几下,脸红着跨出门去了。

现在,那个知青朋友,已不知所终,像老百货大楼,消失不见,他的姓名,我也忘记了。幸好,福华园还在。我有一天开车,进入工人新村窄路,在路边停车,忽然发现身边一家馆子就是福华园,心头一热,顿生感慨。餐馆装修得很新,红色门面,中式的古窗格子,样式很陌生。我赶紧进去,服务员个个系了蜡染的蓝布围腰,不太有昆明感觉,更像大理乡村餐馆,可门口清楚挂了福华园木牌,我恍然若梦,身体轻飘飘。仿佛被风吹起,送回中学时代。我买了一碗米线和一碗面条,坐下来慢慢品味。当年的福华园味道,想不起来了,好像味不对,但福华园三个字,非常亲热,让我想起从前拎着大铝锅去买过桥米线的激动,想起同仁街上缓缓驶过的三轮车,咕叽笑出了声。

以前,昆明城里的三轮车,类似黄包出租车,车夫骑车在城里转,谁要坐车,抬手叫一声三轮车,车夫就慢吞吞赶来。他不着急,车子是国营单位的,再辛苦,也不会发财。有一次,一辆三轮车从同仁街上驶过,我和弟弟悄悄跟上,伸手收腿,吊在车后架上,我们愚蠢地以为三轮车夫没看见,可两个孩子的沉重身体吊上了车后架杆,车夫怎么会不知道?我们刚吊上去,三轮车夫就一脚刹车,跳下来,我们跳车就逃。车夫骑车猛追,幸好,同仁街上有几条巷,我们一蹿钻进小巷,车夫叹气,骂几声,骑上车离开。

现在,坐在久别的福华园里吃米线,心口怦怦跳,身子发热,手心出汗。往事如灰尘飘浮,南华街小院楼上的《少女的心》,也浮现。我那朋友的姐姐,当年 18岁左右吧,脸通红,说话声尖脆,语速很快,爱激动。那个热情少女,从南华街旧门板的裂缝挤出去,像一片纸,一个幻影,一股气,像一粒沙,落下不见。

三、羊市口米线

我家住在同仁街一条小巷,巷子一头通同仁街,一头通三市街,三市街靠西,有一条小街,名羊市口,这地名跟街名不配,街名是南通街,可很少有人叫这个南通街,都叫羊市口。不用查,就知道羊市口之名,出自古代。以前,那地方可能是集市,卖羊为主。但若干年过去,为何人们坚持叫古名,新街名难以流行?此类现象,值得琢磨。昆明的两个医院,一个叫昆华医院,一个叫云大医院,这两个医院老名,早废弃不用,但市民坚持这样喊,几代人不改口,后来取的新医院名,大多数人始终叫不来,也没搞清楚。

昆华医院,正式新名叫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大医院,叫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称很长,一口气说不完,说完了也记不住,记住了又容易忘记,因为它没有特点,只有规范的书面格式,感情冷淡,可能就让人记不住?

我家所在的北市区,前几年新建了一家医院,是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它同时打出了老名,叫甘美医院,没想到,甘美医院之名,一下子就广泛传开了,所有人,都爱这样叫,不动脑筋就能记住。原因也简单,四个字容易记,更重要的是,特点鲜明,独一无二,还有,甘美医院,很有人情味哦。那些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之类,太缺乏人性和身体的温度,也就记不住。

再回羊市口,那里有一家老米线馆,当年很正式和权威,令人肃然起敬。可我们很少去羊市口米线馆吃东西,很奇怪。它家的米线并不贵,为何不去?記不得原因了,也许是路远?也许是不能往我家的大铝锅里倒满肉汤?或者有什么别的原因?完全不记得。我只记得,那家米线馆隔壁,有个小煤店。当时,家家做饭都烧煤,最早烧褐煤,昆明人叫大煤,烟很大,火力不够,后来烧蜂窝煤,火力猛烈,烟子小了很多,家里的空气也干净了。

蜂窝煤是后来的事,早期的大煤,难烧还难买,要整夜排队,爸爸给我钱,记得是一块钱,够多了,他每月工资四十几块,给我一块钱,很大方,我的代价是,我晚上吃过饭,去羊市口煤店守夜,排队买煤。我要熬一整夜,排队到天亮,保证次日买到煤,如果天亮再去排队,煤早被别人买光。没有煤很严重,家里开不了饭。

于是,我揣着一块钱巨款,在天色渐黑后出门,穿过三市街,走一段金碧路,去到羊市口煤店,站在两扇木板门前,四处张望,捡一个石头,放在煤店的门口排队。刚放好石头,就有人跟了来,在我的石头后面,也放下一块石头。

天很快黑尽,街上的路灯非常昏暗,所有商店关门。其实也没什么商店,天黑后,全城的人家关门闭户,空气冻结。我站在黑乎乎的煤店门口,也像一块乌黑的煤炭,不知所措。我站一会,无聊地走动,看到羊市口街口亮着灯,那里有一家米线馆,人称垃圾馆,说的是它家的东西不好吃,也不卫生。可我原来吃过,认为味道极好。那个时候,能吃到餐馆的米线和面条,已经很幸福,还讲什么卫生?

我看着米线馆门里透出来的灯光,摸了摸裤袋里的一块钱。

我心想,这些钱,可以吃好几碗米线啊!

当时,米线几分钱一碗,面条也一样。那天晚上,我在羊市口煤店门口走来走去,走累了,坐在石头上,坐累了,站起来吹口哨。吹着很滑稽,像怪人,就默默盯住远处某家人灯光模糊的窗户,再盯住街口的米线馆。

父亲给我钱时说,你守夜,肚子饿了,就吃点东西吧。他说得语重心长,很关心我的样子,现在想来,我一个初中生,十几岁,为什么整夜不得睡觉?为什么要整夜站在街头排队?父亲却在家里大睡。他爱我吗?肯定爱,但他又肯定不在乎我。家中四个孩子,赶一个出去做事,熬夜买煤,就这么定了,毫不心疼。哪像今天,各家一个娃,金贵得很,半秒钟不见,就吓得心凉。

要说的是,我站在夜色深沉的羊市口,无聊地坚持了两小时,再也吃不消,就毅然走进了街口的米线馆,买一碗米线,坐在油腻腻的桌子边,快乐地大吃。那家米线馆,是当时昆明城里少有的 24小时营业的餐馆,我三下五除二,吃完一碗米线,出来站在米线馆门口,看着远处的金碧路路灯发呆,脑袋空洞,心中发慌,慢吞吞地再回到煤店,坐在石头上发呆。

天黑得极深,被时间冻住,我从石头上站起来,心乱如麻。那不是我用来排队的石头,我用来排队的只是半截废砖,用来坐的是掉在地上的一块青石,天知道怎么会有一块青石?好像有人备下,专门留给我坐着守夜。我站起来,绕着石头走一小圈,再坐下,左看右看,想喊不能喊,想走不想走。看书不行,没有灯,也没带书,那时候就没有书,天下的书都快烧光了,只剩下作业本,用来抄教科书。一本教科书十几篇文章,不知道从哪里找来。

另外几个排队的人,也沉默不言,没有人理我,我只是一个少年,黑乎乎的一块煤炭,无关紧要,无人理睬,我也不想理人,只觉得黑夜真长,干着急。

又熬了一阵,我再次走向羊市口的灯光,进餐馆又吃了一碗米线。吃完,看看餐馆墙上的钟,半夜 12点不到,怎么才半夜啊?熬到天亮,还无边无际。我坐在餐馆里,后悔应该带语文书出来,坐在餐馆里读,抗拒无聊。可教科书有什么好读的?说不定读了更无聊?我在餐馆里坐半小时,心里咯噔一响,又掏钱,再买一碗米线,坐下来又吃,吃完了还是不想走,继续坐在餐馆里,坐烦了,才走出来,回到煤店门口,坐到了青石上。

不知何时,我打起了瞌睡,猛然醒来,吓一跳,如果有人把我的砖头扔掉,岂不出大事?可我走开,也没有扔我排队的砖头呀?怕什么呢?我真不知道怕什么,只觉得黑夜深沉,世界无聊透顶。我揉揉眼睛,站起来,又走进街口的餐馆,再吃一碗米线。

本来,得到父亲慷慨给的一块钱,我无比兴奋,已经盘算好,要把钱攒起来,慢慢使用。可那个无比漫长的昆明之夜,时间太慢,长夜漫漫,不吃不行!

天亮了,路灯整齐地熄灭,上班的行人陆续走出家门,叮叮当当的自行车铃声响起,有人在餐館门口排队吃早点,我再次果断地走过去,又跨进街口那家餐馆,吃了最后一碗米线。

整整一夜,我吃了六碗米线。

现在想来,肚子一点不胀,只记得天亮后渐渐升起的满街喧哗中,我脑袋空洞,身体轻飘飘,魂不守舍。

1993年,昆明东风广场跳交谊舞的市民 刘建华 摄

猜你喜欢

新园南华米线
南华新书架
南华新书架
南华新书架
南华新书架
一碗米线的滋味
辛风杨
米线里的温柔乡
凉拌米线
肠胃不好者少吃米线
游圆明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