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龙江逝水录

2019-10-11风之末端

滇池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双龙米线豆花

风之末端

我对昆明的记忆从盘龙江开始。妈妈在我有记忆后告诉我,我出生在盘龙江边巡津街上的铁路医院,后来在我两岁以后,我的家也搬到了巡津街。

巡津街坐落于昆明市区中南部、盘龙江西畔,起于得胜桥头,止于双龙桥头。清朝时期,由于盘龙江常年泛滥,清政府修筑了用于防汛的岗哨“云津堤”,后来逐渐形成街道。“巡津街”中的“巡”就是观察、预防的意思,“津”就是指盘龙江。在以前,这里算是老昆明城外,河对面是昆明的火车南站,通过得胜桥和双龙桥才能进城。这一带就成了 1910年法国人修了滇越铁路后大量建房的区域,使得巡津街充满了“洋气”。因为和当时云南唯一的一条铁路有关系,解放后,这一片的土地房屋大部分划给了昆明铁路局。

就说那座我在这出生的铁路医院,外形就像一列火车,法式建筑可以清楚地看出其车头、车厢,在河边占了几百米狭长的地方。我家搬到巡津街的时候,医院已经搬到北京路上,原来的房屋就成了好几个连在一起的大杂院。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铁路医院工作的母亲,能够对我一一指出原来的医院各个科室所在的房间,最有趣的,是母亲告诉我原来的太平间(停尸房),也住进了两家人。这让我稍微长大点以后,走过这两间房子,心里都有点凉嗖嗖的。

让我感觉到巡津街上最美丽的院子,是在街头上的邮电局,法国人修的,一个小院,栽满了粗大的梧桐树,中间是一个喷泉水池,喷泉口用铁和水泥造型,高出水面一米。人进了大门,从喷泉后面左右陈列的露天法国式楼梯上去,进入米黄色人民邮政的营业室,室内顶上挂着卡萨布兰卡式的吊扇,地上铺的是三色地砖,这种法国地砖。前两年昆明要修缮一些老建筑时了解到,在法国这种地砖已经无人烧制。往下再走一点,现在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甘美医院大楼里还有一些。

那时候,我经常替大人跑腿寄信去这个邮局,记得有次下雨,我就站在两廊的楼梯上,听着雨声沙沙打在梧桐叶子上,看雨水在没有喷水的喷泉池水面上点出一个个圆圈,那时我不懂什么是情怀意境,只知道这一切很有意思,很舒服。

后来老铁路医院旧址和法式邮电局都被拆掉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唯一留下一点和邮电局有关的,在邮电局原址上修了座大楼,是邮电的集邮公司,直到今天,除了官方在出售邮票,一些集邮爱好者也在这里做些民间交易。我估计随着网络通信的发达,邮票,只是一种古董收藏品了。

在我大约七八岁的时候,我突然地萌发了一种欲望,想从高处看看我所居住的昆明城。我就在我居住的巡津街的建筑物上,一幢一幢地爬上房顶,坐在屋脊上眺望。

在屋顶上,我坐在被雨水和大风洗刷得一尘不染的瓦面上,尽我的目力,那时的昆明是一个水灵灵的城市,空气纯净,天热的时候远处风景在晃动,像海市蜃楼。城中的大树如同巨人站立,没有高楼大厦。我当时以为,昆明城永遠就是这个样子了。

后来读历史,才知道从明朝洪武年间建立昆明城墙开始,墙内的岁月凝固了六百多年,昆明城没有再次扩大,一代代的昆明人,睁眼看的是这个昆明城,闭眼时还是这个昆明城。我当时看见的昆明城,还在我长大后的几十年间就彻底地改变了模样。

在我家所在的屋顶上,往北面看过去,是一大片最高不超过两层的房屋,人称“1号大院”,这绝对不是门牌上写的 1号,而是个历史名称。这个大院很大,里面又分为好几个小院,房屋有过去大户人家留下来的洋房,也有居民自己乱搭乱建的这种房屋。里面的居民就不只是铁路系统的了,什么单位的人都有。我小时候身体弱,9岁的时候,父母通过别人介绍,在 1号大院最深的一个小院里拜一位老爷爷为师学习武术,学了一段时间,最大的成果就是在学校里没人敢欺负我了。那段时间我天天要穿过 1号大院。

1号大院给我最大印象是大院里的厕所,左右大概有十多个蹲坑,人们屁股对着屁股大便,没有任何隔板,早上人多的时候还要排队,卫生条件十分差劲,那时的我都非万不得已不去那上厕所。不过大人们好像不在乎,天天在里面进进出出。

后来我才知道,教我武术的王爷爷,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位武术名家,曾做过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的少校武术教官,从广西体委退休后来昆明养老,收几个小孩子教教老有所乐。为此,他把他住的小院地上厚厚地垫了一层土,供我们在上面练功。我学了一段时间,派出所的民警来到小院,不让王爷爷教我们了。也是从民警嘴里,我们才知道原来王爷爷在民国的经历。

王爷爷后来回广西去了,我的学武生涯也就结束了,再后来,我才知道,抗战时期,林徽因梁思成刚到昆明,也是住在 1号大院里的小洋房里。解放前夕到了台湾的云南省国民党书记长裴存藩的西班牙式洋房,也在 1号院里,他在台湾的邻居李敖写到裴氏晚年:“裴老爷子不在乎他在台湾的空白,他的生命发光在昆明西班牙式华丽住宅里——台湾对他太小了……”初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促狭地想,林美女和裴老爷子,会不会上过 1号院的那个大厕所?

我家的南边,是铁路招待所,占地很大,从河堤进了大门往下走,有一幢三层的砖楼,这是新建的招待所楼房,因为低于巡津街街面,在外面看不出来有多高。我这个孩子之所以对它有着深刻印象,是因为它在整条巡津街上有唯一的一个小卖部,里面有我家不大买得起的水果硬糖、罐头,有一段时间,还卖过阿尔巴尼亚衬衫和香烟,据说是阿尔巴尼亚老受中国援助,不好意思拿了点衬衫香烟来给中国,吸过纸烟穿过衬衫的大人们都说这些东西质量很低劣,不过价钱不贵。有一年,全昆明市火柴断供,而我刚好得到一支用火柴头打响的“链条枪”,喜欢得要命而打不响,幸亏在这个小卖部花了几分钱买到两盒火柴,在小伙伴面前好好炫耀了一下子。

招待所里好玩的是一处我们称之为“小招待所”的地方,里面有小洋楼,花园。小洋楼我没进去过,只有贵宾来才能住进去。花园里有花圃和假山,是以前大户人家留下的,不过被招待所食堂种上了菜,我进去的时候还被大人提醒过,不要用手去指盘在假山上瓜藤结出来的瓜,说这叫“指瓜烂瓜”,瓜会烂掉。据说后来在一部没有拍成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电影里的反面人物,那位化名为“石千里”的铁道部部长来昆明就住里面。

我小的时候,江里还有船在运输,我坐在江边,看运粮船、垃圾船、船仓全无遮挡的大粪船全凭人工划浆从水面上飘过。江水清清,那时候巡津街的街面上,我记得有好几处石头搭的台阶,下去就能来到水边上,街上的人家,就在这些台阶下洗菜,洗衣服。

我和小伙伴拿着大人帮忙制作的铁丝鱼笼,放上一些饵料,系上绳子放进水里,过一阵拉上来,能捕到几条小鱼,我天才地发现,饵料最好用烧过的猪骨头,但收集人们吃过的骨头,在那个时代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我的捞鱼大业也没持续多久就废掉了。

河边的孩子,自然要到河里面戏水。每到天热的时候,男孩子们穿个裤衩或者光着屁股下到盘龙江里,狗刨式、青蛙式,或者最直接游“老排(上声)澡”,昆明话把游泳叫做“排(上声)老埂”,小伙伴约人去玩水,就在院子叫“排(上声)老埂去了!”有的人家大人管得严,怕出危险不准孩子去,水性好的孩子就纷纷来做保证,保证照顾好他家的孩子。

在巡津街两头的得胜桥、双龙桥上,男孩子们经常翻过桥栏,下到桥墩,在行人的赞叹或嘲笑中用“冰棍”式或者“飞燕带卷”式跳入河中,做跳水表演。成为昆明夏日的一道风景。据说,盘龙江还是收走了不少小孩的性命。那时我胆小,有一次用一顶军帽浸湿了往里面吹气,帽子鼓成一个气球,抱着这个浮球从现在的金湾客运站前下到盘龙江学游泳,慌乱中帽子脱了手,我沉了下去,喝了一肚子河水,还是一起游泳的大人把我拉出水面,从此再不敢下河,直到现在还是个旱鸭子,

回到盘龙江边的各种大杂院里,生活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那时候“男人是木工,女人是裁缝”,院子很多能干的昆明小伙子自己筹办木料,自己设计,自己凿钻刨。做出了一个个高低柜、胸柜、五斗橱,再买点也在盘龙江下游昆明虫胶厂生产的虫胶漆刷上去,把几平方米的家装得满满当当,熠熠生辉。木工做得好的小伙子,在当时女孩子心中,相当于现在的创业成功人士。我那时虽然还小,家在山里的亲戚也给我准备了几立方木头,我唯一发愁的是将来我怎么做家具。

女孩子用积攒下来的布票,扯上几尺“料子”,划粉剪子摆开,裁剪后或手工或缝纫机上一缝,就成了合身的服装,巧姑娘们绞尽脑汁设计的服装,不敢整现时的“紧漏透”,却也端庄大方。衣服穿旧了,去新昆明电影院旁的化工原料门市买几包染料,在家里火炉上烧盆开水,把染料和衣服放进去,晾干一看,又像件新衣服了。

昆明人冬天穿件自己织的毛线衣就行。织毛衣的不全是女同胞,有些男人也是高手。那时只能看到阿尔巴尼亚电影,电影上演员穿的毛衣,硬是有高人分析出编织手法,一个传一个,满城尽是“阿尔巴尼亚花”。

一种彩色塑料线,昆明人叫“油线”,被编成五颜六色的小鱼、小鹿钥匙挂件,各种造型栩栩如生。红色油线编在乒乓球上,一对喜庆的迷你红灯笼就挂在了蚊帐钩上。

大院里的邻里关系也不像现在,我放学回家,要是父母还没下班,肚子饿了,随便到哪一家已经做好饭的邻居家就可以饱餐一顿,邻里间借个斧头钉锤,板凳碗筷,葱姜油盐什么的,是经常的事。我小时候摔了一跤跌通了头,是院子里的人用三轮车把我和我妈送到了医院。我们大院里还经常组织起来,找上几辆三轮车,拉着全大院的人出去玩,我家老相册上还有几张院子里当年在大观楼游玩的照片,上面的人我都不认识了。当时照相时我正在尿尿,地上有水迹对着的那个小孩就是我。

盘龙江穿過昆明市区,有河就必然要有桥。以前,几公里的巡津街上,只有两座桥。街头的得胜桥,街尾的双龙桥。街头的得胜桥是昆明历史的一个象征。1297年,昆明城南修了一座桥,取个啥名字呢?昆明本土文人们正在相互发表高见,元朝改年号为“大德”的诏书下来,一致拥护!就叫“大德桥”。后又命名为“云津桥”。

清朝,吴三桂叛乱,将军赵良栋,带着两千人从大德桥上率先攻进昆明城。道光年间重修此桥,因为这事,改名“得胜桥”。

得胜桥作为旧时昆明的水陆交通要道,这里商业兴旺,旧时“昆明八景”之一的“云津夜市”就在这里。清末,滇越铁路建成后,昆明火车站就设在桥的东南,人流物资从火车上下,蔡锷、聂耳坐火车进出昆明,滇军抗战,解放大军进入昆明,都从这座桥上走过。老昆明人甚至有句歇后语“得胜桥的警察——看瞧”形容静待事情的发展。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因桥边有座双龙寺,故名“双龙桥”。很长一段时间,双龙桥是昆明市区和郊区的分界线,过了桥再往南走,就到郊区了。

双龙桥桥墩上方南北各有两个石雕龙头。有一年,正值盘龙江枯水,一个龙头落下来,就在河边的淤泥上。我觉得这东西好看,就拿了根竹竿,背了个小背篓。一个人从河埂上爬下去想把它弄上来。用竹竿一探,淤泥太深,不敢过去。到现在,我至少想出了几十种可以拿到龙头的方法和发财的梦,但当时几天后水涨,龙头再也不见了。

现在回忆起来,我家住在盘龙江西岸的巡津街上,却很少去另一边的东岸去玩。这可能是当时东岸是一片围着小火车南站的铁路局住宅区。无论是从得胜桥还是双龙桥过去,都要绕一大段路。而且长长一条巡津街上,只有在老铁路医院大门前一个早上卖烧饵块的摊子,然后就是街头老邮局旁边有个米线馆。

我就是在街头那个米线馆里形成了我的第一个人生理想:长大了我要当个卖米线的!把我自己吃的那碗米线多多地舀上很多肉。也就是因为一毛五分钱二两粮票一碗的带肉米线有点肉味,我觉得这一家的米线太好吃了。但妈妈不支持我的理想,还说这家的米线很难吃,我最多一个月能吃上一次。

倒是后来在得胜桥头东,开了一家豆花米线店,还是居民委员会集体所有制的,原来开在拓东路小桥,后来搬到太和街(北京路),再搬到得胜桥而得名得胜桥豆花米线。我之所以这么清楚,是因为我的一位邻居大妈一直在这店里工作。七分钱一碗全素的豆花米线是我吃过的老昆明小吃最美味的。

豆花米线,就是把嫩豆腐放进开水烫熟的米线,加上各种佐料拌制而成。不难看出,它和邻省四川有名的“豆花饭”渊源一致。得胜桥豆花米线要放进的配料一般是冬菜、生韭菜、面酱、甜酱油、咸酱油、胡椒面几种,但这几种配料就大为讲究。冬菜,是用昆明当地所产芥菜腌制而成,相对昆明人爱吃的酸腌菜酸味要淡,细细切碎后,在锅里用文火煸出香味。豆花米线的面酱就复杂了,要用辣酱、甜面酱调合而成,辣酱最好是用汤池老酱或者昭通酱,其辣味就可以代替昆明人常吃的油辣椒。

辣酱、甜面酱,还有甜咸酱油如何调制在一起的比例很重要,就是在店里,你注意看,放这些调料的顺序都不能乱,如果放了冬菜再放酱油,酱油在冬菜里,味道串了,这碗米线也就难吃了。还有豆花一定要煮一下,去除碱味,放进米线的时候,豆花的水不能多也不能少。

得胜桥豆花米线在当时就出了名。卖了很多年后,集体所有制解散,米线馆消失。一位个体户接着在得胜桥边卖豆花米线,到现在,在昆明城里开了很多挂着“得胜桥豆花米线”牌子的连锁店。只是我知道,昆明郊区,已经很少人种做冬菜的芥菜了,各个连锁店,放调料的顺序还按照传统的标准吗?

那时候盘龙江默默地从巡津街上老铁路医院、1号大院、法国邮局、铁路招待所旁边流向滇池,现在这些建筑物全部消失了。千百年来,它看过身边的多少人和风景呢?在过去,它清清的河水直接被人们拿来饮用、洗菜洗衣服,到现在,纯粹成为一条城市景观河道。河流还在,巡津街还在,只是沿江的高楼群里,已经找不到我的回忆。我长大了,童年也随着江水逝去,了无痕迹。

猜你喜欢

双龙米线豆花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一碗米线的滋味
蚕豆花
米线里的温柔乡
“华龙”“玲龙”——中核集团“双龙出海”
凉拌米线
外婆味豆花花非我
媳妇跳井
豆花香自富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