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MS(功能性运动模式筛查)在延安市枣园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1李晓兰

关键词:枣园功能性精准

李晓兰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功能性运动筛查是功能性训练的切入点[1]。它是由美国著名理疗专家和训练学专家Gray Cook和Lee Burton等人研究创新,广泛应用于美国职业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评估中。FMS测试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掌握个体在一个系统的、重复的动作模式中,所完成动作质量比例的标准化筛查工具。它简便易行,仅由7个动作组构成,适用于各种人群的基础运动能力评价。功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一是引进学习阶段在2001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我国组织相关体育人才到多个国家培训学习,引进了新的训练理念和技术方法。第二阶段为摸索实践应用阶段。我国体育学者通过系统的学习、消化、嫁接不断的形成新的、成熟的训练理论体系并进行了推广。第三个阶段为探索创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功能性训练虽然已经广泛应用于健身、军事体能、老年康复、专业训练等领域。但在全民健身的服务及中小学的体育课堂应用的研究及应用较少。在美国,功能训练已经应用与各个训练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英国功能训练主要应用于体育康复及治疗骨关节疾病,并且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功能性运动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袖损伤等一些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效果。

随着全民健身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运动,同时过量的、过激得的运动方式导致了功能性训练下的功能丧失,很多人的健身的目的定位在力量训练、增肌、减脂、完美体型[2]。这样的运动偏离了运动的本质,甚至产生了身体其他功能的下降。运动功能训练起源于美国康复界,它是一种符合关节解剖结构和人体动力链,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和运动需求的一种训练方法[3]。功能训练与传统的训练相比,其更加注重重量的减轻,关节减速,这在训练的源头减少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多关节多维化的练习动作,能够更好的在解剖结构范围内发展身体的对称及均衡能力;募集更多的控制稳定和平衡的肌肉参与运动,这将发展神经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在物理治疗的领域中,功能性训练是为了解决患者的疾患与疼痛,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4];运动训练领域中,功能性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预防运动损伤。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延安市宝塔区枣园社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主要在45~65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大量查阅了国内的相关文献与资料,功能训练在我国的发展并不长,在FMS应用方面,对专业的运动员、部队、康复领域都有应用,但是在全民健身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1.2.2 实验法

在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对枣园社区党员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对晨练群众进行了运动性功能动作筛查并依据打分。对当天测试成绩不满意的,或者出现疼痛的打分为零。然后过了两周后,对当时出现疼痛打分为零者或得分太低者重新复查,这样保证了排除因身体某些部位的疲劳、损伤而暂时性的功能障碍。动作复查时7个动作的优先顺序原则是筛查动作最低分优先,分数相同时取失衡严重的动作优先,一致时根据动作的层级优先[5]。动作的层级顺序为:(1)仰卧主动直腿上抬;(2)肩关节活动度;(3)旋转稳定性;(4)躯干稳定性俯卧撑;(5)分腿蹲;(6)过栏步;(7)深蹲。

1.2.3 访谈法

在党员服务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对延安市宝塔区的民众进行了,FMS测试、运动指导、追踪、回访。在此过程中收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对健身民众进行了采访,对街道办事处的人也进行了访谈。

2 结果

2.1 FMS单项数据统计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在单项的数据中显示得分普遍较低,说明枣园社区的居民虽然经常参与锻炼,但是在身体运动功能上并没有好的效果。表1显示最低分为旋转稳定性,体旋稳定性主要是检测躯干在上下肢共同运动时多维面的稳定性及其对称性[6]。这就说明在这个中老年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对称性较弱,其次是肩部的灵活性,接下来低分值的是躯干稳定俯卧撑,躯干稳定性俯卧撑主要是检测上肢在对称运动俯卧撑时身体躯干在矢状面的稳定性,对核心及下肢肌肉链接处的肌肉力量及协调性还有上肢肌肉力量的对称性要求比较高,在检测中发现很多老年人由于核心力量的不足出现塌腰,不能直板起身,而是先推起臀部在再挺起上身。主动直膝抬腿也只有1.8分,主动直膝抬腿主要是检测腘绳肌的主动收缩能力和小腿肌肉的柔韧性[7],在检测的过程中,很多老年人还是懂的拉伸后群肌肉的,但是拉伸的动作和方式有误。深蹲的分值也较低,深蹲主要检测身体两侧的对称性,髋部、膝盖以及脚踝的灵活性,头顶举杆可以检测身体两侧的对称性以及肩部和胸椎的灵活性对称性[8],过栏步平均分值是最高的单项测试,过栏步主要测试的是躯干对下肢的控制能力,分值相对理想一些。表1说明中老年人最弱的是多维面躯干的稳定性,这个需要加强锻炼,因为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会越来越下降,如果控制平衡的肌肉力量再减弱的话摔倒就很容易发生。其次是肩关节的灵活性,再次还有核心力量需要加强。他们需要动作模式复杂的运动。

表1 枣园社区单项测试统计平均数据表

2.2 枣园社区民众运动伤病及功能检测中出现疼痛统计

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枣园社区的居民疼痛最多的是膝关节,有43人出现膝关节疼痛,占总人数的18.6%,这与膝关节的功能性退化有关,也跟平时生活中的身体姿势和运动中错误的动作出现膝关节代偿以及不稳有关系,还有就是平时老年人的膳食营养需要关注,有的老人独居,生活节俭很少食肉、蛋、奶类食品。其次颈部的疼痛,表2显示有39人主诉有颈椎不适,占总人数的16.9%,颈椎病、富贵包等,这与手机使用有很大的关系,中老年人有大量的余暇时间,不管是社交还是娱乐大多都是通过玩手机来打发时间。其次就是肩关节的疼痛,与肩关节周围炎,肩袖的损伤等有关系,检测过程中出现肩部疼痛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17%。腰部出现疼痛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12%,主诉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病发史。踝关节出现疼痛的有18人占总数的7%,主要表现在检测过程中做深蹲的时候踝关节不够灵活。脊柱出现不适的人大约有10人主要表现在胸椎不够灵活。

表2 枣园社区民众运动伤病及功能检测中疼痛情况统计表

2.3 枣园社区社区FMS总体情况统计表

通过对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得出(见表3),一是枣园社区民众健身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较高,测试对象总平均得分仅为10.8分,低于14分的人群竟然达到80%。相关研究表明FMS测试的总分值在14分以下的人群属于身体功能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都具有功能障碍,受伤概率更大。二是由于年龄都偏大伤病劳损居多,出现疼痛的人群偏多。

表3 枣园社区身体功能性运动检测总体情况统计表(N=230)

3 结论与建议

(1)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包括关节灵活性、稳定性以及较为复杂的动作模式。从建议加大对健身知识的精准扶贫,目前延安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的党员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课余时间为延安各个社区做健身服务活动,深受民众的喜爱。但是仅仅靠学生课余的志愿服务的效果是杯水车薪,建议延安社区建立运动体育指导站。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为延安健身民众做健身指导,对健身知识匮乏的社区和民众进行精准扶贫。

(2)对于表2中的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民众的劳损还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膝关节的疼痛功能障碍、肩关节的疼痛及功能障碍、颈部的颈椎病、还有腰部的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比较普遍。这些慢性的病痛是通过精准运动可以缓解减轻治疗的,通过运动来治愈预防劳损不仅可以减轻医疗负担,并且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发挥职能,支持与延安大学共建社区运动医疗站,延安大学体育学院给予技术支持,社区提供办公地。对于这些病痛可以进行分组,组别分为膝关节功能障碍组、肩关节功能障碍组、腰肌劳损组、腰椎间盘突出组、颈部功能障碍组、踝关节功能障碍组。然后对这些组别再次进行功能测试筛查,并根据个性化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3)从表3可以看出来延安市枣园社区民众的得分还是普遍偏低,针对这种结果,其原因还是运动的精准性,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的动作模式,适合做什么样的运动是问题的关键。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是延安是宝塔区唯一的专业运动学院,也是唯一的运动知识资源库,充分的利用延安大学体育学院的师生以各种帮扶的形式,传授运动方法,比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其中八段锦和五禽戏动作较少,相对简单,经过学者证明,也是非常有效的适合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可以号召鼓励我们的大学师生去为各个社区定期教授这些运动技术。也可以鼓励教师定期的去社区做一些关于运动与健康的讲座。

(4)从精准扶贫的视角下看待精准锻炼。运动是一剂良药,运动对慢性疾病的防治功效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如何精准的运动来预防与治疗疾病是我们需要去深究的[9]。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对健康的良性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体育对预防及治疗慢性疾病更精准的运动方法,根据个体的运动习惯、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精准运动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代谢类疾病。目前功能性训练被ACSM定义为使用力量训练来改善平衡、协调、力量、力量和耐力,以及提高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把科学的训练模式推广应用到每一个人,让它发挥作用,实现全民健康。

猜你喜欢

枣园功能性精准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延安
精准的打铁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我总想起枣园巷(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