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从IBM,华为的美国式管理变革

2019-10-10邓猋

商界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任正非变革华为

邓猋

魏源有一个著名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当年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就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华为任正非深谙此道,他曾说过:“如果我们不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伟大,就永远战胜不了美国。”同时,“我容忍你比我厉害,就是我的伟大。”

2018年的华为,已经成长为一家为美国所忌惮的企业,却也是一家通过学习美国管理而成长起来的企业。

从寻医问药到柳暗花明

关于华为的创业故事,至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找朋友凑了2.1万元在深圳注册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

靠代理交换机起家,任正非将得来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到了研制自有技术中。创业开始的那几年,华为及时地从电话交换机经销商转变成通信设备厂商,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步步为营,度过了死亡风险极高的创业期,公司渐渐步入了正轨。

然而这时,公司的弊端开始慢慢凸显。

通信行业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复杂集成的,困扰华为的问题主要是产品管理,当时华为的研发部门是独立的,采购部、质量部和制造部等各个部门都是“各自为战”。例如研发就只管研发,对于制造难度、生产难度、成本控制、竞争力评估、市场定价统统不管。

由于处理不好技术和商用的关系,华为数次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再加上员工的不断增长、官僚化风气开始慢慢出现、研发经费不断扩大、进入国际市场处处碰壁、管理水平严重不足……变则生,不变则亡,华为必须进行新的“改良”和“演进”。

1995年,华为斥资1 000万元从美国和德国引进了2套先进管理系统,试图改变管理现状。但当时的顾问们在很多问题上还会听从华为人的“指挥”,华为人甚至还能对他们的系统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方法”和“优化意见”,结果不但未能缓解当前的管理问题,此次引进以流程“千疮百孔”为代价而告终。

直到1997年圣诞节前后,任正非走访了美国IBM等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他才清楚地认知到自身的差距。痛定思痛之后,一场大规模的变革拉开序幕,华为正式进入了全面学习西方经验、提升内部管理的阶段。

数十亿元博出的未来

短短一天的时间,曾经令IBM起死回生的郭士纳真诚而系统性向任正非介绍了他们的管理内涵。任正非不仅为郭士纳本人的意志和勇气所折服,还对华为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如何在扩张过程中解决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和浪费严重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华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要像IBM一样强大,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管理精髓移植到华为的身上。只有这样,华为才能走向规范化、职业化和国际化。

归国之后,任正非加速推动了《华为基本法》的出台,并召集了上百位副总裁和总监级干部,在会议上宣布华为与IBM合作的“IT策略与规划”项目正式启动,内容包括华为未来3~5年向世界级企业转型所需开展的IPD(集成产品开发)、ISC(集成供应链)、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等8个管理变革项目。2004年至2007年,任正非再度斥资20亿元师从IBM,先后进行了EMT(企业最高决策与权力机构)、财务监管等第二期管理变革。

花了数十亿元的学费,华为在学习IBM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在应用层面上经历了“僵化-优化-固化”这三个层面。

首先是照搬模式,僵化吸收。华为消化、理解和细化了IBM管理模式,初步构建了自己的产品开发流程和管理体系。任正非强调IPD变革的推行首先是“削足适履”,严格遵循IPD的要求,用相当长的时间逐步变革,让员工从抵触逐渐转变为接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其次是不断探索,优化应用。在实际产品开发中不断摸索和市场对接的方式,能够解决需求驱动不够、客户响应慢的问题。从2005年開始华为在之前IPD推行成果的基础上,适应自身需要结合CMMI和敏捷思想,做一些结合本地化项目管理的创新,就是加入项目经理个人判断的灵活性让研发系统更有弹性的服务。

最后是固化思维,简化创新。华为自己总结了不同领域IPD管理模式,以应对从B2B的市场转向B2C需要的更灵活的战略思维,所以之后才有了“黑科技矩阵”式的华为终端新型业务开发模式。

经过IPD变革,华为营业收入从1998年89亿元增长到2017年6 036亿元,员工人数增长10倍以上,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故障率下降,客户满意度逐年提升。任正非曾说:“是IBM教会了我们爬树,我们才爬上树摘到了苹果。”IBM的资深顾问阿莱特也感慨:“过去的10年我们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甚至把心也掏给了华为,我们为有机会把华为改造成一家跨国公司而甚感欣慰与骄傲。”

直到今天,IBM在华为体系内仍被尊称为“华为的第一位老师”,其影子在整个公司体系中随处可见。十多年的学习和摸索,实质上是向西方先进公司学习技术管理的过程,让华为在技术研发上达到了世界级的管理水准。

早年的任正非曾破釜沉舟:“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孤注一掷的结果是,他非但没有跳楼,反而将他所在的那栋楼,建造得更高了。

猜你喜欢

任正非变革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Ren Zhengfei in My Memory
苦难英雄任正非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焦点任正非
变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