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阿希从众实验在中国的探索性实证研究*

2019-10-10刘晓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验者控制组线段

■ 刘晓燕

一、研究缘起

从众现象是群体传播中的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所罗门· 阿希(Solomon E. Asch)著名的视觉线段实验是从众研究的经典之一。从观察动物群体的一致性现象,社会科学家开始关注人类社会中心理和行为的从众现象。这一重要的实验得出了很多重要的结论,提出了群体规模、匿名性等重要的解释变量。此后,很多学者模仿阿希实验,从美国开始,在不同国家和文化间展开了对于从众的大规模验证性或探索性实验研究,验证的同时,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变量,丰富群体传播中从众现象的研究。

美国学者纳德·拉森(Knud S. Larsen)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在美国先后三次效仿阿希实验,希望研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美国从众率是否有变化。①日本学者森和夫(Kazuo Mori)、新井美穗(Miho Arai)也仿照阿希的线段实验,对140名日本本科生进行了从众实验。与阿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还发现日本女性较男性更易从众。②

罗德·邦德(Rod Bond)、彼得·史密斯(Peter B. Smith)对仿照阿希线段实验进行的再次验证性实验研究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涉及17个国家,133个研究。③

本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在于以往众多模仿阿希从众的研究,往往是欧美个人主义文化下的从众研究,缺少对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下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内地的实验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效仿阿希经典实验,在中国文化下进行验证性研究,是对世界范围内阿希实验中国样本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本研究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对阿希实验的创新探索性研究。

二、从众的定义、分类与从众原因

(一)从众定义分类

美国著名的实验社会学心理学家理查德·克拉奇菲尔德(Richard Crutchfield)将从众简单定义为“屈服于群体压力”(yielding to group pressures)。④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诺亚·戈德斯坦(Noah J. Goldstein)⑤认为,“从众是个体将态度、信念和行为与群体相匹配的行为。”

可以看出,从众产生的条件是群体压力,对个体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是个体对这几方面的标准进行调整。

对于从众不能一概而论,哈佛心理学家赫伯特·凯尔曼(Herbert Kelman)将从众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顺从(compliance)、认同(identification)以及内化(internalization)。简单来说,顺从指的是被群体接受(group acceptance),认同是成为群体成员(group membership),而内化则是指发自内心地接受群体的标准(genuine acceptance of group norms),而内化层面对个人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⑥

(二)从众原因分析

莫顿·多奇(Morton Deutsch)、哈罗德·杰拉德(Harold B. Gerard)⑦将从众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认为大多数比自己更加了解情况,这类属于信息式社会影响(inf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另一类是个体想融入群体,避免孤立,这属于规范式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1.信息式社会影响

信息式社会影响往往是在个体缺乏相关知识,期望群体做出判断和给予指导。穆扎费尔·谢里夫(Muzafer Sherif)1936年的光点实验是其中的代表性研究。

谢里夫实验目的是研究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个体是否会选择跟随群体意见。实验的内容是让被实验者在黑暗中盯着光点看,会产生光点移动的错觉,这也被称为“自动效应”(autokinetic effect)。被实验者观察光点并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2-4日后与其他人一起重看并再做估计,每个人都必须大声说出自己估计的移动距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加,参与者彼此估计的距离越接近。谢里夫提出,这种从众行为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而不是盲目的服从,而这就是社会标准如何确定和建立的过程。

2.规范式社会影响

规范式社会影响是迫于群体压力,个体想要与群体保持一致。这是出于为获取支持或避免孤立的需要,个体会调整其行为从而与群体保持一致,否则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阿希认为谢里夫20世纪30年代实验研究的主要问题光点实验信息模糊,本身就没有正确答案,他认为不能肯定被实验者是因为从众而选择了所谓的错误答案。⑧因此,阿希用视觉线段为实验刺激物,线段长短正常人肉眼很容易判断,即在判断线段长短的问题上具有明显的正确答案,那么被实验者如果仍然选择“大多数人”的错误答案,就能肯定是迫于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产生从众了。这属于受到规范式社会影响的结果。而阿希在20世纪50年代的线段实验规范是社会影响的代表性研究。

在谢里夫基础上,阿希利用视觉实验的方法(如图1),在信息相对充分的情况下,在群体错误信息的压力下,面对群体压力,个体是否会为避免受到群体的惩罚和排斥,而从众选择错误答案。阿希实验结果显示个体从众率很高。有74%的参与者至少从众一次。⑨

图1 阿希实验的其中一组线段卡片

三、研究变量

(一)匿名性与群体压力

公开还是私下回答反映了匿名性程度,影响群体身份的显著性。私下回答避免将个体曝光于众人审视,减轻了群体规范带给个体的压力。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勒庞提出的“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这一经典理论经常用来解释匿名性对于从众行为的影响。

阿希通过实验发现,面对群体压力,被实验的个体往往会选择从众⑩。莫顿、杰拉德在阿希实验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发现当被实验者被要求私下写出答案时,他们都能给出正确答案。

弗农·艾伦(Vernon L. Allen)研究发现,参与者认为其回答对大多数人可见时,从众率较高。丹尼尔·霍恩 (Daniel Haun)、迈克尔·托马塞洛(Michael Tomasello)通过实验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幼儿在公开回答的情况下从众率高于私下回答。哈罗德·凯利(Harold H. Kelley)、埃德蒙·沃卡特(Edmund H. Volkart)对童子军的研究发现,面对公开表达和私下表达自己对于反宣传的看法时,二者呈现不同结果。

罗德·邦德(Rod Bond)研究发现,在规范式社会影响中,当被实验者在面对面公开的情况下做出回答时,从众率较高;在信息式社会影响中,如个体是间接与大多数交流再私下做出回答,从众率也较高。

(二)文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

跨文化研究对于从众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自给经济之间的对比(subsistence)、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对比(developed economies),以及在一个社会中不同文化群体的对比。

针对第一种跨文化研究,约翰·贝瑞(John W. Berry)提出了生存方式和从众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同基于狩猎和捕鱼的传统经济体相比,基于农业实践的经济体可能会促进更高程度的从众;针对第二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研究发现挪威学生比法国学生更易从众。Lily C. Huang 和玛丽·哈里斯(Mary B. Harris)在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相比德国人和美国人,来自中国台湾的人从众率更高。巴西、黎巴嫩和来自中国香港的人样本和阿希的研究数据结果类似;第三种并不多见,如美国关于种族的研究就属于这一类。

学者感兴趣的是对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从众性的对比研究。从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之后,学者对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从文化对比研究视角下进行研究。

相对于个人主义文化,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个体更容易从众。哈利·特里安迪斯(Harry C. Triandis)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对于从众的关系,是这样评论的:“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人们的社会行为主要是由个人目标决定,而其个人目标和家庭、工作群体、政治联盟等略有一致。当个人和群体目标发生冲突的时候,将个人目标放于集体目标之上是可以被接受的。集体主义文化则与之相反,当出现冲突的时候,会将集体的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上。”

因此,由于更加注重个人与群体关系的和谐性,相比个人主义文化,来自集体主义文化的个人更容易跟随大多数,有更高的从众倾向。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阿希从众实验缺乏中国,尤其是中国大陆的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是对阿希在中国样本的验证性实验研究。本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大多数人”的群体压力对于个体是否会产生从众?在互联网平台上,匿名性的保护,会不会降低个体的从众率?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

RQ1:仿照阿希实验,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群体压力对从众是否有显著性影响?

RQ2:与个人主义文化为代表的阿希实验相比,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的从众率是否存在差异?

RQ3:互联网的匿名性是否会降低个体的从众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实验法,为了更好地与阿希实验的结果有对比性,采用阿希20世纪50年代视觉线段的实验材料。为了对比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本研究将在阿希1956年提供的线段长度、粗细、间隔、颜色等数据基础上进行一比一模仿绘制。(如表1)

与阿希一样,本研究共有18组线段实验。其中,有12次是关键实验(critical trails),分别用数字1到12标识,为了减少被实验者的怀疑和抵触情绪,将标有字母a*,b*,c*,d*,e*的线段实验,安排大多数人的答案是正确的,所以在统计分析部分,重点对这12组关键实验进行分析。

加粗的数字是“大多数人”故意说错的答案,第二列是标准线长(Length of Standard);第三列分别是A,B,C三条对比线段的长度;第四列是“大多数人”错误差(Majority Error),即与标准线段之差;第五列反映的是差距的程度,差距越大,错误程度越高,反之,错误程度越小。比如,第三次实验,差误差是1 1/4英寸(约合3.18厘米),属于“极端错误”,而第1和第2测验,则是中等程度错误。

表1 各线段的描述指标和“大多数人”的错误答案

五、实验说明及结果

(一)实验说明

在“大多数人”的设定上,根据阿希1956年的实验描述,他将“大多数人”设定为7人,研究在大多数人的影响下,观察个体在群体压力下的选择情况。本研究也仿照阿希1956年的经典实验,将大多数人数设定为7人。

座次位置和回答问题的安排上,严格按照阿希1956年发表的文章中的记录执行。将“关键人物”(critical subject,简称CS),放在第二排,其余的7人都是安排好的工作人员,即“大多数”。回答的顺序从1-7。“关键人物”是倒数第二个回答(如图2)。

图2 “关键人物”和大多数人的座次及回答顺序

在实验人群的选择上,阿希1956年的实验对象是美国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岁。而本研究选取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3岁,与阿希实验人群的年龄相仿。性别上阿希1956年实验全部是男性,阿希当年的样本性别之所以会这样,是和当时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大学的性别比有关,上大学的还是以男性居多。在当今中国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女性占较多数,很难完全找到全是男性的实验人群,因而实验人群不限制性别,样本的选取也符合当前中国大学生人文社科学科的性别实际情况。

本研究的实验分为线下和线上两部分,线下是验证性实验,线上是探索性实验。线下实验部分,在控制组方面,阿希将单独实验的人作为控制组,人数共37人。本研究也让被实验者观看线段,进行单独测试。人数也为37人。在实验组方面,阿希的人数为123人,其中分为三组,这三组是来自三所不同大学的大学生,人数分别为70、25、28人。本研究由于项目经费和人力物力及时间的限制,只做了一个实验组。线下实验组的人数与阿希实验的第二组人数相同(n=25)。在线上实验部分,控制组n=25,实验组n=24。

在实验后进行了问卷和访谈,其中选取的问题,也是从阿希1956年文章详细记录的问题中,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组成新的问卷和访谈内容。问卷的内容,还加入了被实验者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专业、省份、性格等,试图在研究中发现这些因素对于从众的影响。

线下部分控制组和实验组共57人,控制组平均年龄为22岁,实验组平均年龄为24岁。本研究被实验组中男性有12人,女性为13人,性格外向为13人,性格内向为12人。

(二)线下验证性实验结果

线下研究发现,实验组中76%的被实验者至少从众一次,这与阿希的实验数据十分贴近,阿希得出有74%的被实验者至少从众一次;而单独私下回答问题的控制组的错误率为0%,没有一个人回答错误,阿希原始实验的数据是1%。充分说明了该线段长度的题目对于正常的没有视力问题的人来说,非常容易能够给出正确答案。也证明了实验组的个人错误是受到了群体压力的影响。与阿希实验相比,本研究的从众率略高于阿希从众率2个百分点,控制组高于阿希一个百分点,全部正确。(如表2)

通过箱线图直观得出,最大值为11,最小值为0,范围为11,均值为3.28,中位数为3,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1,四分位间距为4.5,没有离异值。(如图3)

表2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错误回答分布

图3 错误数箱线图

通过控制组和实验组的错误数对比,数据结果说明,在中国语境下实验组和控制组有显著性差异,群体压力和从众有相关性(χ2=36.48,df =1,p<0.001)。本研究采用的是实验法,可以确认因果关系,群体压力对从众有显著影响,结果与阿希实验结果一致(如表3)。

表3 群体压力对个体从众影响(线下)

χ2=36.48,df =1,p<0.001

每一题的回答情况方面,线下控制组和实验组在12组关键实验的正确率的对比折线图描述统计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准确率形成了鲜明对比。“大多数人”产生的群体压力确实产生了影响。控制组(n=32)正确率100%,而实验组的正确率在围绕75%上下波动。其中,第11组的正确率最高,为88%,其题目的错误程度是“极端”,而第9组的线段实验正确率最低,为60%,有10个被实验者在此题上受到大多数人的群体压力影响,回答错误。其题目的错误程度也是“极端”(如图4)。某种程度上,说明线段长度难易程度,对于从众没有产生影响。

图4 线下控制组和实验组12组关键实验的正确率

(三)线上探索性实验结果

互联网的匿名性是否对个体从众有消解的作用?为此,本研究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阿希从众实验的探索性研究。

本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实验平台,采取了与线下相同的实验材料和方式。在线上平台上,控制组(n=25)的实验结果显示错误率为0%。在微信群里公开回答问题的视为有群里压力的组,即为实验组(n=24),结果出乎意料显示,线上实验组的错误率,即从众率为100%。

在控制了线上这一条件的情况下,实验组和控制组有显著差异,群体压力对从众有显著性影响(χ2=49,df =1,p<0.001)。这说明在互联网上,群体压力对个体的影响依然存在,且线上的从众率还高于线下的从众率。互联网的匿名性并没有对个体的从众产生消解作用,反之,还出现了较强的沉默螺旋作用。

表4 群体压力对个体从众影响(线上)

χ2=49,df =1,p<0.001

六、实验结论与未来研究

(一)实验结论

本研究是对阿希1956年从众实验的验证性和探索性研究,弥补了中国样本的缺乏,同时还在互联网线上进行探索性尝试,也是对阿希从众实验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研究。

线下实验发现,76%的被实验者至少从众一次,这与阿希的实验数据十分贴近,阿希得出有74%的参与者至少从众一次,高于阿希从众率2个百分点。仅从样本上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集体主义文化的从众率比以个人主义文化为代表的阿希实验从众率略高。

通过线下控制组和实验组对比显示,在中国语境下实验组和控制组有显著差异,群体压力和从众有相关性(χ2=36.48,df =1,p<0.001)。本研究采用的是实验法,可以确认因果关系,群体压力对从众有显著影响,结果与阿希实验结果一致。无论集体主义主义文化还是个人主义文化,群体压力对个体从众都有显著性影响。

线下控制组和实验组在12组关键实验正确率的描述统计发现,单独私下回答问题的控制组(n=32)正确率为100%,而公开面对面回答问题的实验组正确率围绕75%上下波动,“大多数人”的群体压力确实产生了影响。

在对于线上平台的探索性实验中,研究结果显示线上控制组错误率为0,实验组从众率为100%。线上实验组和控制组有显著差异,群体压力对个体从众依然有显著性影响(χ2=49,df =1,p<0.001)。线上实验组的从众率远远高于线下实验组的从众率,说明互联网的匿名性并没有对个体的从众压力产生一定的消解作用,反而还出现了较强的沉默螺旋作用。

在对实验者的访谈研究发现,面对“当您第一次遇到和他人答案不同时,您的内心活动是什么呢?”这一问题时,实验组的很多被实验者都提到了“奇怪”“紧张”“吃惊”“疑惑”“纳闷”等。一些被实验者甚至脱口而出“是我眼睛有问题吗?”“我的天!”几位趋同率较高的被实验者都提到了内心经历了“疑惑——慌张——自我怀疑”的过程。从研究者的观察来看,当“大多数人”答案与个体不一致时,肢体语言更加丰富。有些被实验者会左顾右盼、神情紧张,有的会探出身体去第一排看题目。(在实验前,研究者已确认过被实验者能看清线段)有几位被实验者,甚至拿出手机对线段拍照片。这些非语言符号恰恰非常真实地反映了面对群体压力个体内心的斗争。

实验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被实验者出现疑惑的时候,他/她往往会和最后一位,也就是第八位的工作人员小声讨论,而不是选择和自己前一位回答问题的人交流。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

实验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施起来较为困难。阿希实验在样本的随机性方面实现十分困难,阿希在1956年的样本也不是随机的。本次实验克服了较大的困难,在实验场所、工作人员的招募、被实验、以及实验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克服了一系列困难。

在实验设计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实验组的组数;在变量方面,可以考虑增加新的解释变量,如题目难易程度、关系强弱对于从众的影响等,进行多元回归,更加严谨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可以对问卷中的问题和访谈进行更加深入的质化研究。

注释:

① Larsen S.Knud.TheAschConformityExperiment:ReplicationandTranshistoricalComparisons.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vol.5,no.4,1990.pp.163-168.

② Mori,Kazuo,and Miho Arai.NoNeedtoFakeIt:ReproductionoftheAschExperimentWithoutConfedera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vol.45,no.5,2010.pp.390-397.

④ Richard S.Crutchfield.ConformityandCharacter.American Psychologist,vol.10,no.5,1955.pp.191-198.

⑤ Robert B.Cialdini,Noah J.Goldstein.SocialInfluence:ComplianceandConformity.Annu.Rev.Psychol,vol.55,2004.pp.591-621.

⑥ Herbert C.Kelman.Compliance,Identification,andInternalizationThreeProcessesofAttitudeChange.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2,no.1,1958.pp.51-60.

⑦ Deutsch,Morton,Harold B.Gerard.AStudyofNormativeandInformationalSocialInfluencesuponIndividualJudgment.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51,no.3,1955.pp.629-636.

⑧ Saul McLeod:Asch Experiment,Simply Psychology,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asch-conformity.html,2008年10月25日,2017年12月25日访问。

猜你喜欢

实验者控制组线段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给商品起名字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数线段
水中健身操对非游泳专项的大学生水中平衡能力的影响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学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