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大咖话“传媒与文化”

2019-10-10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

(熊飞、秦明瑛分别为本刊常务副总编辑、主编,向腾蛟为《中国财经报》驻宜昌记者站记者)

当今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传媒则是沟通文化创造者与文化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其任务就是广泛传播人类优秀的文化产品,启迪民众心智,满足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新时代,传媒更是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而文化报道同质化现象严重,肤浅单薄,应景居多,碎片化,个性化和差异化作品不够等等,往往被人们所诟病。怎样把文化报道做得鲜活,让读者感到有深度、有温度?唯有创新。因为传播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本身就是传媒的责任,只有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注重融合,才能做出开创性报道、独特报道。当然媒体人自身的知识学养也很重要,用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让文化报道具有“研究者”“学者”气质,以传媒的报道引领文化活动、文化研究。同时,传媒除了扮演好喉舌角色、文化传播者角色外,还要扮演好文化建设者的角色。媒体强则传播强,自身加强建设、自我“强身健体”很重要,就是说要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去,直接从事非遗保护、创意文化产业等壮大自身实力,才能掌握舆论话语主动权,才能让我们的文化传播更有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蓬勃兴起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已产生了丰硕成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研究队伍,日前在湖北宜昌举行的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九届年会,200余名学者、专家、硕士博士首次汇聚三峡宜昌,15场主题学术报告会和多个分论坛……一场关于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学术问题的研讨在这里展开,也为本刊带来了一个关于“传媒与文化”重大命题的思考:传媒在文化宣传及文化建设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文化学者对媒体文化报道的观感和评价如何?怎样改进? 媒体除了通过文化报道创造社会效益外,从传媒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怎样参与到文化发展中,提升媒体作为文化单位的实力?等等。全国各地市级媒体大都开辟有文化类专版、专栏,所有媒体都办有文学副刊,在宣传报道本土文化、培养文学人才、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扩大文学景观知名度等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一场“传媒与文化”的访谈,使我们感觉差距还很远,报道的深度、广度、力度还很不够。请看看这些文化学者们是怎么说的吧。

受访的专家学者是(排名不分先后):

冯 欣: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讲师

杜雪琴: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导

龙其林: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

刘 畅: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 挺:博士,成都大学,教授

高建新: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刘 宁: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何勇强:博士,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丛 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黑龙江省政府参事

夏汉宁: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传媒在文化宣传及文化建设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冯 欣: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科学系学者依契·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使用了“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各种科学创新在未来世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其1983年出版的《自由技术》(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媒介融合”(融媒体)的概念,对技术模式进行了描述。在融媒体时代,传媒的导向作用日益明显,根据具体需要和发声对象的不同,在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媒介应在兴文化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针对法国文化对外传播工作说过:“文化媒介负有国家的使命。”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传媒在文化宣传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形象展示任务。无论哪种媒介,努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成为时代发展之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离不开国内各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提升。在文化宣传及文化建设方面,从顶层设计入手促进媒体协作化、合作化、提升媒体全局意识及整体观念,有利于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杜雪琴:

传媒之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而言,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以此促进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传媒的特殊性又使它具有强大的文化传输能力,提高了文化的生产能力,也为文化的普及化带来福音。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形成,正是因为有了《新青年》《新潮》等一大批杂志的创刊与传播,给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良好的文化生态基因。中西历史经验表明,只要文化保持对自身主体性、差异性和自由性的追寻,并适当依赖传媒技术进行传播,传媒即可成为文化生态的积极力量,并为其发展推波助澜。

龙其林:

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传媒在文化宣传与文化建设中也是扮演着载道的角色。但是传媒的载道有不同的层次,这使它们在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第一个层次是喉舌角色。传媒主要是为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这是其基本功能,也是传统功能。第二个层次是文化传播功能。传媒通过发现、报道不同的文化现象与新闻,反映文化现状与民众心理。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建设者的角色。传媒不仅对已有文化现象进行报道,而且根据社会发展大势主动倡导、打造有价值的文化生态,建设有潜力的文化新生力量,主动引导社会变革与进步。这三个层次规约了传媒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地位,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比较普遍的,而第三个层次则需要有一批富于洞察力、具有深厚学养的知识分子传媒工作者潜心奋斗,借助时代力量,才有可能实现。一百多年前的《新青年》,可以说是传媒第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

刘 畅:

传媒在文化宣传及文化建设中应该扮演一个创新者的角色,或者说,传媒就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是传媒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因为它要传播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及新的技术。我认为,思想是一种媒介,而媒介也是一种思想。所谓思想是媒介的意思是说,某种意义上,创新就是两个原本陌生的要素的连接与融合,在此,思想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即把两个原本不相识的要素结合起来,使之熟悉、相知直到高度融合,难分彼此,成为同生存、共命运的“一家人”。在此,思想很像一个“红娘”,把原本陌生的青年男女“撮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事物”——家庭。以此来观照“文学地理学”,就是这样,它是“文学”与“地理学”的联姻,而促成这段姻缘并使其圆满的无疑就是“思想”—— 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的学者们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思想。综观很多创新性观念,都具有这种“红娘”的中介性质,因而可以说“思想是一种媒介”。

杨 挺:

传媒应该是以下三种角色:

1.文化资源的发掘者。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或以遗址、或以文物,或以文献,或以传说的方式广泛存在社会生活中。传媒应吸纳学术研究人员参与到文化资源的发掘工作中来。

2.文化形态的研究者。文化的存在形态是多元的,它们的关系需要进行理论梳理。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无论是浅层,还是深层的,需要得到系统的研究。

3.文化产品的传播者。经过发掘、梳理后的文化形态,可择其可以媒介化的方面,进行设计、开发和传播。

高建新:

传媒的责任在于激浊扬清,提高文化品位。

邹建军:

传媒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中,可以扮演策划者与实施者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传媒应当与时俱进,在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的同时,也应当有所承担,有所探索,有所策划,有所作为。相对于自由、强大而广泛的自媒体,纸质媒体显然有些过时,有些失落,然而也有着队伍上、资源上、经验上的优势。由于文化的内涵已经扩大了无数倍,并且其重点有所转移,范围有所转换,所以文化宣传的重点和范围也应当有所调整。过去所谓的文化,一是文学,二是艺术,三是图书,四是文物,五是影视,六是戏剧等。而现在的所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是非遗、创意文化产业和动漫等。同时,传媒作为产业主体,也可以参与文化建设,特别是直接从事非遗保护和创意文化产业,媒体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不仅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方面发挥先导作用,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阐释、演绎和传播,而且直接参与到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利用、开发中。

刘 宁:

传媒是沟通文化创造者与文化消费者或者享用者之间的桥梁,好的传媒能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产品广泛传播,对提升整个人类,或者民族文化素养、文明程度有着积极作用。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传媒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文化由最初的创造,到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赖于媒体的传播,而只有当媒体传播之后,才有可能被民众接受、吸收,并产生影响,这样文化的建构作用才会发挥出来。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传媒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传媒的方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何勇强:

当前,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量自媒体产生,各处信息、各种观点充斥屏幕间,繁杂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传媒应坚守主流舆论阵地,采取多元手段,提升在文化宣传中的话语权,在文化宣传中起到堡垒的作用。要注意宣传的客观性与权威性,在众多杂乱的声音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丛 坤 :

我认为,传媒在文化宣传及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主要应是普及者与引领者。从普及的角度,传媒作为以大众为受众对象的载体应该在学者与大众之间搭建好桥梁,在学术成果尽快为大众所知晓、所接受上下功夫;从引领的角度,传媒工作者应具有通才,能够及时捕捉学术界最新的成果信息,并具有将其转化为大众所喜欢的科普知识的能力。

夏汉宁:

传媒,在当下应包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传媒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几点:1.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毫无疑问应该是传媒关注的热点,考察的重点,宣传的焦点。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特色名片,传媒对文化的宣传,其实就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地域的宣传。3.我们现在常说要讲好故事——国家故事、民族故事、地方故事,这些故事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而这个“讲”,其实就包含了传媒的宣传,宣传就是一种讲述。

★根据您的印象,目前媒体的文化报道有何不足?需要怎样改进?

冯 欣:

这个问题可能首先需要确定“文化报道”所囊括的范围。文化包含一个特定群体的观念、价值、信仰的模式以及他们“典型的”思考和感知方式。韦伯和涂尔干都认为,一个群体的文化使得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人得以理解这个世界;它是人们借此体验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框架。个人的生活世界是由他们所属的不同群体所有相互交织的文化力量组成,并且由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语境所构建。个人认为,新媒体语境下,鲜有媒体可以做到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同行协作、相互搭台、共同唱戏或许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另外,部分媒体对“文化”的理解可能相对窄化。文化报道偏重于与“艺术”“文明”等意义相似的高雅文化或者书籍、电影、戏剧演出等文化产品。对特定群体思考、理解、感受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关注度还相对不够或者报道不够深入。

整体看来报道形式相对传统,报道思路相对来说偏通稿化,缺少更加灵活的、专业的、深入的、参与式的、可探讨式的文化报道,很容易使一些传统媒体的文化报道失去年轻读者这个庞大而有活力的市场,也因此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对最有潜力和可塑性的读者群的引导力。文化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而应开放一部分资源下沉到普通老百姓和青少年群体,文化也需要文普节目或栏目的推广,要注意担任文普角色者自身的专业性和普及性的统一。在法国,有专门的法国文化电台(通过以下网址可在线收听:https://www.franceculture.fr/),一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丰富多元的各类节目,节目深度和选题角度值得国内媒体在文化报道方面借鉴。

杜雪琴:

当代中国传媒无疑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重要阵地,其文化报道管理严格。现代传媒在意识形态引导方面起到很大功效,不能受到资本的牵制而成为其角逐的场所,我们应该在坚守主流价值观前提下坚持多样性的原则,不仅要报道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化,也要报道反映民意民情的文化;不仅要报道都市的文化,也要报道乡村的文化;不仅要报道国内的文化,也要报道其他国家先进优秀的文化。而随着传媒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全球化传媒网络的形成以及当下新媒体的出现,以美国文化为首的“文化殖民”现象愈演愈烈,我们也应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原则,以广阔的胸襟和气魄进入到全球媒介与文化语境中,汲取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具有生命力的元素。于此,方能形成更加多元的文化生态图景。

龙其林:

就个人的有限观察,我觉得目前传媒的文化报道往往流于事件化、热点化,表面报道的多,趋时报道的多,暂时报道的多,例如哪些作家获得了文学奖项、知名作家新书的发布会、文坛出现的争论人物等等。传媒进行这些报道不是不可以,但是显然层次比较低。我理解传媒的难处,在市场化时代生存是第一位的,很多传媒是需要自己谋取发展的,因此它们追求点击率和广告效应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传媒停留在这个层次,显然很难建立自己的品牌,也很难真正地赢得读者。如果说传媒需要改进,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社会进一步发展之后愈加精细的社会分工和传媒分化,使从事文化报道的专门媒体和精英人士能够产生,并可以通过文化工作维持生计;其次是经济发展之后社会各界对于文化生活需求的急剧增长,为传媒的文化报道提供了足够的腾挪空间;再者是传媒的文化报道具有深度,能够提供新媒体快餐化消费之外的精神养料,能够启迪民众心智,满足民众的文化心理需求。

刘 畅:

囿于个人见闻,本人认为目前媒体的文化报道不足主要有二:一是不能及时跟进报道正在发生的文化现象,这可能是对文化动态的信息掌握不足;二是报道的平面化,即只是报道了一个“文化事实”—— 哪些人,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对其的“研究性报道”不足。这就要回到上面所说的“媒介也是一种思想”上来。所谓媒介也是一种思想的意思是说,除了及时传播各种信息之外,媒介的文化报道也要有一种“研究者”的性质,一种“学者”的气质。这就要求,一是要对报道的对象、领域、文化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二是要有一定的独特视角,对“文化事实”进行深度解读,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了。甚至可以对文化活动、文化研究具有引领作用,使普通读者读后有所了解和领悟,使研究者读后有所启发。例如对于宜昌丰富的文学景观如何进行解读,如何进行深入挖掘,如何整合,等等。

杨 挺:

目前媒体的文化报道多从读者易于接受出发,将内容做得轻松浅显,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有时媒体对读者接受能力的预估稍显主观,以为读者或游客都是看个稀奇,看个新鲜。实际上现在的读者可能对内容有深入了解的需要,比如成为父母的读者因为要教育孩子,他们文化的兴趣很浓厚,也愿意去做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媒体应对受众有更多的研究,做更细致的划分,从而做出令读者满意的内容来。

再者,现在媒体的文化报道,时常出现历史知识方面的错误,建议做文化报道的记者、编辑加强文化训练,接受历史学、文化学方面的培训,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其实从人才的吸纳上看,负责文化栏目、或文化版块的工作人员,中文、历史专业的毕业生比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更为合适。

高建新:

据笔者观察,目前传媒的文化报道缺乏深度,也不够内行,语言时显粗糙,媒体人亟须提升自我文化素养。

邹建军:

根据我的印象,当代中国传媒的文化报道,还是传统的那一套,主题报道,人物报道,会议报道,事件报道,没有深度,没有广度,缺少厚度,缺少温度。文化不是政治,它更丰富、更多元、更多彩;文化也不是科学与技术,它更灵活、更光鲜、更有个性。因此,传媒要了解文化的多根源性、多形态性和多面性,从而改变对文化的态度,改进对文化的报道。任何文化首先是地方性的,因此要重视对各地方文化形态的报道。同时,任何文化也是民间性的,官方有什么文化呢?官方只是意识形态的要求,而文化总是民间的,如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舞蹈、谚语、节气、节日等,各地都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无论夏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都是从民间生长起来的,发展出来的。因此,传媒的文化报道和文化宣传,就应当眼睛向下,视角向外,与民同乐,与现实接轨,与生活接风,把传媒办成民心所映、民情所镜和民间所喜的实体。

刘 宁:

就我所接触的一些媒体报道来讲,一类是纸质传媒的报道,譬如报纸,这类文化报道一般停留在对事件的描述和讲故事的层面上,缺乏深度、有独创性的报道。这可能与记者的素养有关系。从事文化报道的记者,他们虽然一般经过专业训练,但是由于新闻的时效性限制,致使他们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对一些文化事件、文化名人的思想进行概述、阐释、分析,如果个人文化素养不足,往往报道会显得平面化,缺乏深度,更遑论有独特见解了。

针对这种情况,要想提高文化报道的水准,还是要在平时练好基本功,即日常加强学习,对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就需要平日里多读书、多思考,需要训练自己与众不同的眼光,而这种功夫,只有在长期积累下才能具备,所以日常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很重要。

而另一类是新媒体的报道了,新媒体除却和传统纸媒一样有报道缺乏深度的缺点外,如果新媒体记者对网络技术、摄影技术掌握不太好的话,报道时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的。也就是说,掌握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很重要。

何勇强:

传媒进行报道时应注意受众的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要注重报道的专业性。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其人才优势,他们不仅有大批专业素质过硬、从业经验丰富的媒体人才,也联系着大量专业的文化人才。相比自媒体所能提供的快速、简单、碎片化信息,媒体更能给出内容完整、深度有内涵的报道。媒体应扬长避短,注重报道的权威性、专业性。

丛 坤 :

目前传媒对于文化的报道,一是缺少深度,对报道内容多停留在事件本身,而缺少对事件的深入剖析,从这一角度我认为当下的体育报道、股市讯息报道值得借鉴;二是应在如何吸引读者眼球上下功夫,文化报道在标题及语言表述方面应下足功夫,同样的事件在报道上,标题、语言表述避免雷同,相对而言我们与目前的水平相比是存在差距的。

夏汉宁:

当今传媒的文化报道,我觉得有以下的不足:1.浮光掠影。有不少传媒看似很关注文化报道,也确实有不少文化报道,但总觉不得要领,之所以会给人如此感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报道者对所要报道的文化现象,缺乏全面的观照,缺乏深度的思考,缺乏历史的发掘,缺乏横向的比较。2.没有个性。有不少的文化报道都是千人一面,仿佛大家都戴着同一个面具。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也许很多,但有两点似乎更为突出:一是报道者特色把握能力、特色写作技巧、特色考察意识的缺失;二是为报道而报道,因为某种目的,必须对某种本无特色和个性的文化现象作报道,所以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媒体除了通过文化报道创造社会效益外,从传媒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如何参与到文化发展中,提升媒体作为文化单位的实力?

冯 欣:

媒介融合发展促使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媒体所具有的传递信息、舆论监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个人切实生活的现实世界,是由他们所属的不同群体所有相互交织的文化力量组成,并且由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语境所构建。在文化社会学的学者看来,文化由较为普通的价值观组成,并由此产生具体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反过来指导人们,以期与更为宽泛的社会结构的“需求”相协调的方式行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媒体不仅要发挥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提升自身实力、提升业界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也成为自身发展的“刚需”。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升媒体综合实力需创新媒体落实社会责任;拓宽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渠道;重视内容生产、提升内容运营及受众维护能力;同时融通中外、把握住中外利益交会点、找准话语共同点、找出情感共鸣点,提升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杜雪琴:

现代传媒对于中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可以大有作为,亦可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比如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比如对中国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与推介,比如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介及宣传工作等等。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及在国际社会地位的提升,我们可以期待中国的传媒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以公正性、公信力、公共性、透明和及时性作为主体的诉求。而效法英美传媒以私有化、商业化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都不应成为当代传媒的未来导向。

龙其林:

对于传媒参与文化建设发展,提升自身实力的问题,我觉得首先是传媒的决策者必须具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意识,能够重视文化发展问题并能形成一定的预判性,从而规划传媒的文化战略,没有这一点,一个传媒单位也许很难打造出一个长久的文化报道品牌。其次是传媒文化工作者应该具有工匠精神,不能仅仅停留于一般的会议报道、新书发布等常规文化活动,而应该深入到文化的复杂面影中,发掘那些正影响民众而不被关注的现象,锐意创新,以文化的力量满足民众的各种需要,使文化报道成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精神大餐。再次是传媒在文化建设中需要打造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作者群体。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媒工作者数量剧增,但这些传媒同质化现象严重,个性化、差异化定位不够,很多传媒缺乏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栏目,千人一面现象突出。在自媒体膨胀的年代,做好专业化定位、差异化发展也是文化传媒工作者应该留意之处。

刘 畅:

对于传媒改进文化报道、参与文化建设、提升自身实力这一问题,个人认为还是要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比如名专栏、名栏目,形成稳定的文化“供应”。久闻宜昌是钢琴之乡,诗歌之乡,是历史文化名城。此次来宜昌参会期间,亲身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文化活力的城市,江边、街头随处可见群众自发的文娱活动,空气里流动着文化的活力 …… 应该说,宜昌这种深藏于民众之中的文化底蕴是本地传媒参与文化建设、提升自身文化实力的先天条件和强大支撑。从本地需求来看,要结合群众强烈的文化要求开发一些专栏,组织一些活动;对外地游客而言,能不能再多开发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文创产品还要多一些。建议传媒参与其中,开发出一些有创意、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杨 挺:

媒体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到政府的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等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工作中。二是媒体更多参与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如××文化节)、把文化、旅游、休闲结合起来的活动中。三是加强媒体与学术协会的联络。目前媒体工作人员普遍工作强度大,要求适应面宽,而对专业问题则无暇深入,与此同时,学界研究人员往往对文化传播工作抱有轻视态度。个人的看法,在文化报道方面,媒体人员还是需要一点专业精神,学界人士则需要一点普及精神。四是媒体与文化社团等团体联盟,社团有社会影响,媒体有媒介影响,二者结合可能实现互惠共赢。

高建新:

好的媒体应该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动,有自己的文化坚守。

邹建军:

传媒既是宣传部门,也是文化单位,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楚天都市报》在此方面,就是一个不断开拓的典型。他们不仅办报,也办杂志,还搞演出,还开发房地产。不过,这些都已经是过去时。当代传媒,可以开拓出许多条新的道路。如与旅游结合,可开发文化旅游风景区,可谓一本万利,一次性投入,永久性的收入。如与教育结合,可开创主题特色幼儿园,在全市或全省铺开。文化事业是党的事业、政府的事业,而文化产业则是传媒的事业、个体的事业。也可与高校联合办作家班,与民营企业结合开办影视与动漫公司。可走的路,有许多条,并且每一个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刘 宁:

在我看来,媒体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首先要选择有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大选题进行报道。这就是说报道所涉及的内容要视野宏大、立意深远,这样的报道才有意义和价值。譬如说,当前对当代中国新文明的报道如果能够选取好的角度切入,就有可能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来。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但是文化事业相比较经济发展势头来讲,还是有些落后了,这种落后就是社会新现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而我们的报道还是老的思路、老的观点,老的视角,开创性的新报道、独特报道没有。因此,好的媒体应该有一双好的眼睛,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想出别人想不出来的观点,当然应该是健康正面、引领社会潮流发展的观点才对。

何勇强:

现在新技术层出不穷,产业更新升级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利用好新媒体对媒体自身发展越来越重要。媒体可考虑与一些机制灵活的新媒体企业合作,利用自己的内容优势,创新传播方式;同时,通过与第三方技术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掌握受众的阅读、视听习惯,更有针对性地推出文化产品,传播正能量。

丛 坤 :

传媒之于文化建设与发展有责任与义务,但首先是要做好自己,包括:一是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注重融合。新媒体时代,媒体应主动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信息产品,做到量身定做、精准传播,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打造技术领先型主流媒体,通过不断开拓传媒产品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选拔形式要多样化,打破传统媒体的人才体制僵化局面,为媒体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当下媒体单位高管绝大部分是采编人员出身,媒体高管适当配置经营人才,会为主流媒体发展提供市场化思路。三是重视社区媒体发展。随着商业的高度发展,媒体正步入“生活导向”时代,主流媒体应有前瞻部署,眼光应注视到城市最小单元——“社区”,使传播渠道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夏汉宁:

传媒既是一个传播新闻等讯息的载体,同时又是一个隶属于文化范畴的实体,所以传媒自身也应该加强建设,做到自我“强身健体”。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觉得以下两点是必须认真思考的:第一,定位。传媒主办者对自己的媒体要办成什么样子,应该要有清晰的认识,明确的定位。第二,特色。任何一个媒体,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这就要求每一个传媒都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报道团队,此中所说的“强有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个团队必须具备“差异性”思维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在报道同一文化现象时,能有与其它传媒不同的观察视角,并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报道,从而使其在众多传媒中脱颖而出,形成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