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足文化报道 坚定文化自信
——对《三门峡日报》传统文化系列报道的案例分析

2019-10-10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三门峡稿件内容

(作者为三门峡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自2018年以来,《三门峡日报》推出大型传统文化系列报道“文化名人与三门峡的故事”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得到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的肯定,同时受到三门峡市委书记等领导的高度赞扬。这组报道是新时期党报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作出的探索和尝试。这一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主流媒体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不是被动机械去做,而要积极根据新闻规律,打破某些观念的束缚,变资源优势为传播优势,创新内容、角度和报道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变为生动的故事,让百姓喜欢看、积极学、主动做,从而实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打破束缚,讲好故事,让优秀文化占据重要位置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这篇文章如何做?一般情况下“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历来都是十分明确的,国家的政策、法规也会全文刊登向社会公布的,宣传党的主张、人民的意志就不能把这些现成的条文照抄一遍。”[1]作为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调动主观能动性,发挥报纸特有的优势,拟定群众喜爱的议题,用“讲故事”方式,推出通俗有趣、形式灵活的报道,吸引读者关注,引导读者主动接受,让“文化自信”内化为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讲“文化自信”故事,要讲好哪些故事呢?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因此,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是我们讲好坚定“文化自信”故事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讲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与我们新闻宣传的基本理念是否相符?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时间较新且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是新闻,历史事件、历史故事能不能做到新闻媒体上,能不能达到新闻宣传的效果呢?

“还有一类新闻,那就是早就发生,并一直存在着,但是从没有报道过,还不为人所知的事件。这类事件一直在那里冷藏着,谁去发现它报道它,它就是新闻。……这类新闻可以叫‘稳态’新闻。……比如四川的九寨沟、湖南的张家界,这些风景区自然都存在了几千万年,到了公元1980多年时,报界才去报道它,它仍是新闻。读者因前所未闻,一样想看。……总之,我们的新闻观念要宽一些,凡是读者想知道的都是新闻。”[2]

从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讲的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新闻有没有价值,并不完全局限于事实发生时间的早晚。事实上,新闻价值因素中“新鲜”概念既指报道时间与事件发生时间差越小越好,也指新闻内容对于读者的新鲜程度越高越好。不少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也是读者闻所未闻的,所以对于读者来说,也同样是“新鲜的”,是值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也是值得读者一看的。

《三门峡日报》在讲好坚定“文化自信”故事时,坚持按照新闻规律行事,精心策划,巧妙选题,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求比较严格。从去年1月23日开始在“文化周刊”持续推出这一大型传统文化系列报道——“文化名人与三门峡故事”,每篇稿件,角度新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语言通俗。推出的30多期报道,让读者喜欢看,看进去,有收获,入脑入心。这组报道就这样让读者通过身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故事,切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内心深处坚定文化自信,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二、组织力量,发动群众,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

三门峡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资源优势。三门峡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产生了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虢国文化、老子文化等。有兵家必争之地千古雄关函谷关,有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重要路段崤函古道遗迹。崤函古道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东西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最重要通道,有“古代诗歌走廊”之称。中流砥柱、紫气东来、假虞灭虢、唇亡齿寒、鸡鸣狗盗、秦赵会盟等等成语典故皆出于此。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都深藏在历史典籍、文化专著里,散见在历史遗迹和考古发现中,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确实是一个难题。

以上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一是利用好《三门峡日报》自身的经验和实力。《三门峡日报》近年来连续推出多个大型文化系列报道,为贯彻河南省委提出的“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精神,策划三门峡“打造文化高地”大型系列报道,先后将三门峡文化分成12个方面,整版推出了12篇文化大特写,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引起轰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锻炼了一批记者。这次活动准备过程中,我们精心挑选编辑记者,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

二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这次活动要挖掘全新的东西,要将典籍里的史实,变成人们容易接受的故事,难度很大。仅凭报社记者难以全部完成。毛泽东说过:“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3]于是,这组报道除本报记者写一部分外,还邀请史志办等专业学者写一部分,社会文化爱好者写一部分。为了让格调基本一致,在策划时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具体明确易于掌握的要求,版面编辑严格掌握标准。有些稿件刊发前曾修改多次。

从2018年初至今,三门峡日报社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将文化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传播优势,从全新角度连续推出“文化名人与三门峡的故事”系列报道,角度新颖,形式灵活,让人们读了之后,无不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震撼,无不从而在内心深处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

三、突出“显著”,唱好“接近”,在选题上赢得先机

“一则新闻信息从新闻媒介传出,……首先,它必须引起受众的注意,为受众所接收,而不至于被忽略。”[5]为达到良好的效果,这组报道按照新闻规律,依照新闻价值因素选取报道的选题、内容以及报道的切入口,从最能引起群众注意、群众最感兴趣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匠心独运。

在策划选题上,根据新闻价值的显著性因素和接近性因素,利用“名人效应”和“接近效应”,增强这组报道的吸引力。2018年4月24日,《三门峡日报》推出《权威论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三门峡》,记者从日前阅读历史学家陈寅恪关于桃花源就在三门峡市的述谈起。该稿让三门峡读者一下子产生深厚的兴趣。“陶渊明”“桃花源”人人都知道,都很感兴趣,可如今与三门峡联在一起,那更吸引三门峡读者的眼球。“文化名人与三门峡的故事”这组报道为了避免出现“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出现,在策划时明确了此组报道要借助“名人”吸引读者、借用“名人与三门峡故事”来调动三门峡读者阅读兴趣这一定位。道家创始人老子、“关西夫子”杨震、“草圣”张芝、“诗圣”杜甫、边塞诗人“岑参”、“散文八大家之首”韩愈、人们最感兴趣的女诗人上官婉儿等都与三门峡有着很深的渊源。从显著性和接近性因素来说,每一篇稿件一经发出,就自然吸引大批读者,从而达到唱响坚定文化自信的效果。

同时,在选择报道对象时,设定杠杆,严格标准。这次入选的人物都是代表着正能量,有影响力,群众比较喜爱、敬重的文化名人。如老子、杨震、张芝、陶渊明、王勃、上官仪、上官婉儿、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王建、姚合、李商隐、韦庄、寇准、魏野、苏轼、曹端、康有为、鲁迅、曹靖华等。

报道内容和角度要求新颖独到,让读者更愿意看。这组报道要求从新的角度出发,挖掘三门峡读者很少知道,或者知道不确切、不充分的内容。这组报道首篇推出的《老子〈道德经〉何以写在函谷关?》一改过去只谈道德经的伟大之处,而从老子西行三门峡所感所悟及《道德经》的写作环境和写作经过,进行合理分析,从“道”与“崤函古道”、水“几于道”与东西涧河、黄帝文化与“小国寡民”、崤之战与“兵者不祥之器”等诸多方面讲述了《道德经》写在三门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三门峡特定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使老子学识智慧与眼前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等现实不断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过去谈老子或《道德经》的书或文章虽然很多,如今这篇报道内容全然不同,让人读来耳目一新,想读爱读。报道发出后,一些读者纷纷称赞这组报道很有看头,让人明白老子智慧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来自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进而印证了华夏文明不是无本之木,而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总结的结果。

四、可信可读,入心入脑,在接受上取得成效

高雅的文化,经典的内容,投入精力再大,如果报道解决不了群众接受这个问题,那几乎等于白费劲。“文化名人与三门峡的故事”大型系列报道,基于这一点,要求内容信实、语言通俗、形式灵活,让读者乐于接受、容易接受,喜欢看、看进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影响读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源泉,是群众乐于接受的基础。写故事,常常会让读者认为传说成分比较大。报纸读者由于欣赏习惯,对信口开河式的传说不感兴趣,而钟情于真实的新闻和史实。因此,这组稿件策划时就提出,稿件所涉及的事件必须是真的,与历史记载没有出入。写这组稿件首先弄清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阅读文化名人的相关著作,深入理解与三门峡相关的文章和诗歌。古代文学家除了当时极有名、政治地位较高的人历史传记较为详细外,大多数人传记只有数百字或近百字,甚至根本没提。他们到某一特定地方活动的记述,更是少得可怜。《韦庄的三门峡情怀》从韦庄名诗中选取与三门峡有关的几首诗,从安居、赏景、怀古等几个方面的爱好入手,进行分析叙述,让读者觉得内容真实信服。其次,对故事发生地采访,搜寻遗迹和有关物件。最后,对相关专家进行专访。只有信实的内容才能增强报道的公信力,才能真正影响读者。

为了让广大读者对历史事件有接近感,思想上引起共鸣,这组报道在表述上尽可能与现实接近,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这组稿件虽然反映的主要内容是历史事件,但在表现主题与表现方式方面大多数与现实紧扣,用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或现象引出历史事件,在表述过程中穿插现在对历史事件最新发现过程或研究成果等,以赋予其当代价值。该报推出的《“草圣”张芝与墨池》,开头这样写道:“近日,著名历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到三门峡考察。她说,三门峡文化底蕴深厚,是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的发源地。有个词语叫‘临池’……”然后引出“草圣”张芝与墨池的故事,让读者不感突兀,从眼前时代巧妙地跨越到两千年前。

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接受上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达到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生动,无疑是吸引获得受众并最终使接收对象得到满足的前提和基础。”⑥这组文化报道,由于内容大多出自历史经典、文化专著以及考古发现,最容易带出佶屈聱牙、深奥难懂的语词语句和表述。所以从一开始就提出文章中尽可能不引述原句,实在需要引述的,必须有通俗的解释。在表述事件时,坚守通俗易懂的原则。如《人生如戏“寇老西儿”》从标题到内容以通俗语言、起伏节奏,将寇准与三门峡的故事娓娓道来,让高雅的文化通俗易懂,让广大读者能够看得进去,理解得了。

这组报道在编排版面时,配上人物画像、速写、漫画,人物旧居、创作作品、书法、石碑等图片,达到文图并茂。较长的稿件加小标题,采取分割排版的方式,让读者减少心理压力,轻松阅读。同时根据稿件内容,进行创意性关联或延伸阅读。

这些作品发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很多读者认为这组稿件内容独到、史实丰富,学会了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了解了过去不曾知道的东西,长了见识!更多的读者通过这组报道,更加深刻地熟悉掌握三门峡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一个侧面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文化自信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称赞这组报道发得及时,让更多年轻人从盲目崇拜洋文化,转变到对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视。

猜你喜欢

三门峡稿件内容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云虚拟机实例建模方法研究
走在路上的三门峡
An Analysis of the Common Errors in Oral-English Learning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