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电大教育管理工作的精准化改革策略
2019-10-09李华雨
李华雨
[摘 要] 教育管理是每一所高校最基础的教育工作,需要每一个教职工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改革,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质量。其中,“互联网+”时代环境的到来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改革路径,能够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的机制与管理流程,且能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与开放性让更多的教师甚至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活动中,能够进一步细化高校教育管理质量。以电大高校教育为例,从借助互联网建立开放的课程管理机制、借助互联网建设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借助互联网建设健全的教师考评机制三个角度分析“互联网+”环境中电大要如何实施更加精准的学校管理工作。
[关 键 词] 高校教育;电大;“互联网+”;精准化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306-0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高校教育为了进一步优化管理结构与教育系统,也在近些年来逐步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投影机、智能化反应装置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智慧校园。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早在2000年春季就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試点”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以培养适合各地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虽然各地电大的试点项目都已通过总结性评估验收,而且中央电大已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各省市级电大也都在努力创造条件准备更名为“开放大学”,但由于电大学生的特殊性,更由于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级电大的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多元,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借助完善的信息软件确保电大管理工作改革的完善性与精准性,通过精准的管理体制来促使电大管理工作的有效发生。
一、借助互联网建立开放的课程管理机制
电大的教学活动都是以网络的远程教育作为基本形式,具有开放、灵活等课程管理特点,以便让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能及时接受专业教育。这就给课程管理带来一定的难题,因为教师无法及时判断学生是否按时、按量完成课程学习,难以通过面对面交流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问。对此,各级电大管理人员则要借助互联网建立开放的课程管理机制,既要通过远程教育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展开自主学习,还要通过一定的网络监督与使用记录来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明确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保证专业教学活动能够落实到学生个人身上。
现在,各级电大正在努力尝试利用微课程教学资源库呈现专业内容,需要由学生自主下载或在线观看相关微视频,之后便需自主展开课程学习与练习活动。这一系列学习行为都需要在网络中展开,而这就便于任课教师及时根据网页浏览记录来判断每一个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自主学习。而省市电大的形成性测评系统更是链接了电大的课程资源和具体的练习题,学生借助测评系统自主学习和完成题目解答,然后由信息系统阅卷、评分,进而直接将练习结果反馈到教师端。如此一来,教师就能确定每一个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产生的困难与不足,也就能够借此与学生商定个性化的网络辅导计划,结合学生的学习安排展开“一对一”或“一对多”教学辅导,从而进一步保证电大课程管理机制的完善性与针对性。实践证明,这种课程管理体制可以让每一个自愿接受电大教育的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切实解决“一刀切”的传统问题,丰富电大学生接受专业训练与指导的形式与途径,能够使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与专业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一份好工作做好准备,切实提升了电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微课程教学资源库有明确的学生使用记录,能够记录每一个电大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次数、时间等基础信息,所以电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使用痕迹来判断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此一来,教师便可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接受专业课程指导,保证远程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促使每一个电大学生都能切实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当然,如果微课程教学资源库并未获取学生使用信息,那么教师也可及时通过信息技术提醒学生,了解学生无法及时参与远程课程教育的缘由,由此保证电大课程管理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二、借助互联网建设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
高校教育管理活动设计内容众多,而电大开放教育的特殊教育方式也使教职工人员难以实施管理决策与管理计划,且由于学生所在地区不同而难以获取及时的学情反馈。这就导致电大管理人员所获取的管理信息存在延时性、片面性等多个弊端,影响了管理人员所制定的管理决策。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软件已经被应用到学校管理中,而这个现实基础也为电大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通过互联网汇总学生信息,鼓励所有的学生、教职工人员都可积极在相关网站与信息平台上上传管理问题,由此实现全民监督,进一步提高电大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保证学校管理人员在完善的监督体制下更好地推进学校管理制度。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根据本校办学特色设计了官方网站,各级电大也不例外,而且几经改版。最初这个网站是用来引导学生选课、公布分数的。后来,随着管理体制的完善性与教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各级电大网站中设立了不同板块,包括教师、学生两个板块,鼓励每一个电大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就拿电大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对学校近期所制定的管理方针与决策有意见,那么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在学生论坛阐述自己的体验感受,客观点评每一个管理对策的优缺点,然后上传、公开,由客户端反映到学校管理人员页面平台之中。之后,学校管理人员就会组织实践调查、辨别事情真伪,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管理调整与管理解释。再如,如果基层的教职工对教育管理活动产生了一定的管理意见,形成了创新性见解,也可通过学校官网的教师论坛阐述个人想法,或者是向学校邮箱发送邮件,及时表述个人管理见解。另外,由于学校网站是公开的,所以每一个教师所提出的管理策略都能被其他教师、学生看到,所以所有的网民都可在相关页面的留言板上写下自己的想法,由此展开多范围的管理交流。电大的教师论坛、学生论坛等开放性网络平台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学生与社会人士积极参与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的制定、实施与监督过程,利用集体智慧与教育合力来共同打造一个优良的管理机制,扩大各级电大教育管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保证人人都可参与教育管理活动,每个人既是管理者、也是监督者、更是被监督者,从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一个“人人管理”“人人监督”的优良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大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电视广播行业的人才结构与质量,所以部分地区的专业论坛也面向全社会人士收集了相关信息,且开放了学校论坛页面,鼓励电视广播工作人员积极登录留言,监督电大学校所设计的课程体系与管理机制是否与工作现实相符。在社会专业人士的监督与引导下,电大学校会积极改革与更新本校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实施程序与教学方法,以便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无缝衔接。
三、借助互联网建设健全的教师考评机制
教师评价制度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能够及时检测教职工工作业绩,以便及时判断学校所实施的管理机制是否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稳步提升电大教育管理的实际效率。但是,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行为,难以通过简单的纸笔考验归纳管理成效,所以电大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引入过程性评价,全面追踪教职工在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贡献与牺牲。针对这个问题,电大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收集更加完善的管理反馈,从学生、学校、社会等多个角度来评价学校管理工作的具体效果,然后根据时代需要做出管理调整。
由于学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直接体验者,我校在评价教师管理能力与学校管理质量的时候,会从学生层面入手,详细询问学生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看法。比如,在每个学期期末,我校都会通过校园官网、形考平台向学生发送教师评价调查表,鼓励学生自主阐述在本学期内为自己授课的教师等级,以客观、公正、透明的态度勾选相关信息。当然,为了保护学生的人身权益,这份调查报告是以匿名形式上传到学校管理处的。这就帮助学生产生了心理安全感,也能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我们会根据校园论坛、学校官网等多个平台所反馈出来的具体信息展开管理评价,认真分析每一个教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与存在的不足,以及时优化调整管理制度与实施策略。当然,为了让每一个教职工都积极投身于学校管理工作中,我校还直接将教师工资福利与管理业绩挂钩,每年评选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通过发放奖金和在学校官网上公布的形式,让相关教师获得精神、物质的双重激励,外聘教师还将管理业绩与聘任挂钩,以便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管理才能,营造热烈与进取的管理氛围。
除此之外,电大学校还应定期到各级电视广播工作单位调查电大毕业生的工作业绩与发展潜能,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活动实时追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由此判断电大学校专业教师所展开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否能够切实对电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长远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推广给各级电大实施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机会,能够进一步优化电大教育管理机制与实施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专业学习环境。因此,各级电大管理人员要积极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然后根据电大教育管理需求及时应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保证电大教育管理的完善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惠琳.“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实现路径探析:以易班网建设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S1):206-208.
[2]刘霞珏.“互聯网思维”对高校现代教育管理的启示[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2):90-93.
[3]林惠琳.“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教育管理的实现路径探析:以易班网建设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S1):206-208.
编辑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