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研究

2019-10-09龙铁光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课程体系岗位

龙铁光

[摘           要]  如何开发适合毕业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课程体系显得非常重要,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基于张澧生院长ZB1202成果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字型系统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结合江苏省机电一体化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分析设计一个新工字型系统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

[关    键   词]  机电一体化;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216-02

一、我国现阶段中高职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高职两阶段课程内容相同,造成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失调

高职院校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时,未考虑学生在中职院校中教育的接收情况,课程对比时重复率甚至达到80%以上,学生在衔接课程中重复学习以前学过的内容,使课程体系和学生学习状态都出现较大的问题。

(二)培养目标不对接,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模糊

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出更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更多专业技能的人才,所以在教育时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中职院校恰巧与其相反,轻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任务推给高职院校,学生在中职院校中所受的与技能有关的训练极少,无增强个人技能水平的意识。

二、新工字型系统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致力于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实际的人才衔接教育中针对本课题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

(二)调查研究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分别从中职和高职两个层面调查、了解和分析其对专业衔接的认识和实践,为本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三)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研究相关的论文、论著,剖析中高职衔接教育理论和人才培养规律,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四)比较研究法

通过专业衔接课程实施前后比较,分析衔接教育的优势,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程体系实践方法。

(五)经验总结法

将实践经验提炼概括,分析和总结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观点、结论,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三、新工字型系统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的内容

所谓的新工字型系统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就是基于“工”字形结构,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分析、递进式学习、模块化课程三者相结合的链接体系。

(一)机电一体化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的课程体系

主要通过网上查询,本课题主要选取来自江苏省20所高职院校和40所中职院校的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毕业生毕业1~2年和毕业3~5年后的任职情况,得出以下数据:

在刚毕业的初期,中职类学生能接触到的工作与设备有密切的联系,主要的工作类型为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设备维修、设备销售和质检,而真正找到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人数只有1%。而对毕业3~5年后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中34%的人任职情况还是与刚毕业时无异,始终围绕着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维修和质检,这其中从事设备安装的人数有所上升,从事设备调试的人数有所下降,从事设备销售的人数有涨幅,任职设备维修的人数大幅度下降。

高职类毕业生刚毕业时主要从事的岗位与中职院校学生刚毕业从事的岗位相比,少一个设备质检岗位,毕业生从事这些工作的比例达到了90%,仅有8%的毕业生从事设备设计和基层管理岗位,而毕业3~5年后,该数据大幅度地下降,从90%跌到了75%,而其中,有17%的人投身设备设计和基层管理岗位。

此调查数据也可以分析出,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毕业生主要选择的就业岗位以技术操作为主,而此岗位学生试图从该岗位转到设计类岗位有较大难度,相比之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更容易升入设计岗位。

通過图表的数据,结合市场分析,针对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的中高职链接培养要求可以如下表安排。

(二)以岗位基础、递进式学习的中高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依据中高职学生就业岗位分析,将各个岗位必备的素质与能力进行了层次性的划分。中高职学生具备的机械基础能力、 加工操作能力、安装调试能力、保养维护能力、设备维修及售前与售后服务能力、 产品设计能力进行了分析,按照中高职阶段、能力螺旋上升的原则形成了中高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如下表所示。

(三)模块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模块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大抵分为三类,可将教育体系看为“工”字结构,同时开展职业素质课程、职业发展课程及职业技能课程。

职业素质课程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与专业素养不同,是培养学生机电从业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其同时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创业就业教育课程。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有共同的素养培养需求,开设课程基本相同。

职业发展课程主要是指学生步入职业岗位需要接收的教学课程,其中不仅包括文化类课程,比如语文、英语等课程,也包括职业技能的课程,比如模块1:中职职业发展课程;模块2:职业发展课程;模块3:高职综合职业发展课程。无论是中职院校教育还是高职院校教育,都必须把文化类课程放在主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课程最终目的是学生在教学期间掌握就业技能,而该课程随着岗位要求的不同而有差异性,其包括了模块1:中职职业技能课程;模块2:职业技能课程;模块3:高职综合职业技能课程。中职技能中包括对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装、维护技能,而技能课程同时也是中高职设立的职业基础课程,需要强调学习、反复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能,比如机械制图、电气控制技能。高职院校的综合性技能教学则包括对学生设备维修技能和设备设计技能进行教学,具体的课程计划如下表所示:

新工字型系统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以“工”字型课程体系为主要体系,在此课程体系上,融合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就业岗位,根据就业的发展形势,细化了中高职教育课程,并且考虑了中职向高职的递进式学习课程,避免了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多、衔接课程体系模糊等缺点,从而保证中高职的顺利、合理和有效地衔接。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毕业生课程体系岗位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