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探析
2019-10-09丁晋
丁晋
[摘 要]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巧妙地安排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中,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最终完善教学效果的过程。首先对信息化教学中的技术进行梳理,然后从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和组成要素出发,剖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化思路。
[关 键 词] 信息化大赛;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50-02
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三通一平台”的建设中,各大高职高专院校都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2010年起,教育部、工业与信息部开始举办全国范围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各省各市教育部门高度响应,积极组织,层层选拔。在大赛的推动下,在高职高专院校里掀起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的热潮,促使高职高专院校的一线教师迫切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一、信息化技术的课堂应用
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离不开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优质和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是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合理地、巧妙地融合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和要素中,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中,信息技术本身没有对与错、优与劣,信息技术可以是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也可以是教学组织的工具。
(一)教学专用的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建立起了智慧型教学环境,智慧教室将原来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虚拟实训室等多种功能性教室集一体,无线投影和无线展台、实现触屏功能的納米黑板,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完善的教学环境。在云桌面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室为课堂教学中信息流通提供了硬件基础。另外,全覆盖的无线网技术也为翻转课堂的实现和实施提供了网络保障。
不断完善的优质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微课程建设等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库。专门为教学实施和管理而开发的网络资源平台、网络实训平台等为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专业并且功能全面的网络教学环境,如“超星”开发的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就非常成熟,通过手机端和电脑端的两种访问形式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的异地异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源平台如MOOC、蓝墨云班等建立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营造网络协作学习环境。还有为特定专业或课程专门开发的虚拟实训平台,也为很多难以实地实训的教学课程提供了信息化虚拟仿真平台。
(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
无线网在校园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很多大众媒体和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班级学习小组群,展开课前和课后的教学组织活动;通过微信向学生定时推送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打卡小程序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完成课内外无缝学习的链接;通过建立论坛开设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话题讨论的空间;通过百度云盘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库等。目前国内的网络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网易”“腾讯”等,搜索引擎网站“百度”都在不断推出网络教育资源、智慧教育共享资源,如“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腾讯课堂”等,实现了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拓展和提升了教学资源的数与量。
大量热门软件的教学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加教师的亲和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播放视频教学资源时,使用优酷、爱奇艺等视频软件的弹幕功能,让学生边观看边讨论;使用QQ直播、抖音软件等在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体验活动中提供视频录制和互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的局限,也可以给本来枯燥无味的课程增添一味调剂。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
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总共分为三个赛项,分别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训教学。通过赛说课、赛上课的方式,旨在考察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为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信息化大赛教学设计环节参赛要求
信息化教学设计这一赛项是信息化大赛三个赛项中竞争最为激烈的一项,教学设计旨在全面考察教师针对一个教学任务或者教学单元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通过提交10分钟的教学设计讲解视频,分析教学问题与需求、制定教学方法预步骤、选择教学技术与资源、优化教学要素与过程、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安排教学考核与评价、做出教学反思与诊断。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的思路
针对参赛项目,课程的选题非常重要。选题时应考虑几个关键点,具有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热点问题;便于信息化技术的参与;便于教学活动组织;重难点有新意的,这样具有信息化教学设计空间的选题有利于形成出彩的作品。教学设计的讲解会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进行。接下来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教学设计各环节的一些思路。
1.教学分析
在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准备工作,这就是教学分析,教学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的储备、学习情况、心理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学生当前的状况。知识储备的分析目的是要抓取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此前具有的知识储备与将要接收的新内容之间的差距,预测学生知识建构过程和元认知能力;学习情况主要分析本次教学具体对象的学习、思维、自我管理等能力,甚至是班级的学习特点等,是为将来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安排和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也为教学情感目标的设计和达成提供参考依据。
除了掌握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之外,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首先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规定选取教材,判断是否需要其他教学辅助教材或资料,分析本次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本次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教学难点是在学生内化新知中,或使用新知来解决问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技巧或注意事项有关。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最为重要。
2.教学策略
在教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策略包括选择教学环境和媒体、教学活动和组织方式、教学资源和平台、教学和评价的方法等。对参赛作品来说,在教学环境、媒体、资源等信息化手段的选取上应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是第五届(2018)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中对比赛要求提出了转变,要求比赛目的要由强调技术性和比赛状态向强调教学性和教学常态进行转变。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在教学策略中必不可少,但要用的恰当和合理,过去那种不分析合理性或者不考虑投入时间和经费成本,强行投入新技术的做法不被提倡。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网络通讯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为课堂外的教学实施提供了延展空间,增加了课前和课后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需求,有利于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
课前准备階段主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通讯软件等技术完成复习和预习,把课堂将要学习的理论和基础性知识通过微课、图文资料、视频等提前提供给学生自学。在课前通过问卷或测试等形式,评价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课中是教学实施中最主要环节,一般分阶段或者分任务递进式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步步抽丝,层层剥茧。这里需要找到课中实施的一个线索,可以是学生学习认知过程上的、任务实施时间上的、教学内容内在逻辑上的等。在每一个过程、阶段、层面都应恰当、合理地安排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策划组织教学活动。课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延伸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活动和提升教学实践,跟踪学生的课后学习,做到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在评价、学习、反馈的上升时循环,完善和完整教学过程。
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过程之后的冷静思考,是整个教学设计从教学分析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再到教学过程实施之后,教师需要对这整个过程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反思过程。因此,教学反思不仅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还应该是有据可循的客观反馈。
三、信息化大赛参赛作品要求
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初赛,教师通过教案、说课视频或上课视频呈现自己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通过教案展示教师教学设计中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过程的思路和内容。说课视频要将教学设计的思路通过15分钟以内视频呈现,上课视频要将课堂教学通过40分钟以内的视频呈现。
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决赛,教师团队参加现场专家答辩。2018年之前的大赛,教师团队主讲人要准备3分钟的陈述,简单说明教学设计思路,之后现场专家提问。2018年做了调整,取消了陈述部分。专家提前观看教学设计的视频作品,现场直接提问,参赛教师当场作答。现场问题考察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对参赛教师教学理论的掌握有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目的是通过大赛推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一线教师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大赛的推动下,一线教师专业化水平要不断进步和与时俱进。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硬件设置的不断提高,无线网络的全校覆盖、智慧型教室和智慧型院校的不断完善,教师面临日新月异的工作、教学环境。而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需求都在不断发生改变,教学实施需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设计,学生不在是被动地摄取知识,而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者。借着大赛的力量,时刻提醒教师在三尺讲台前,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与社会、与学校、与学生共同成长。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