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①
2019-10-09黄蕙欢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同时发展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已成为新的趋势及要求,但当前面向学培融合开展教学改革項目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比较薄弱。为提升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的水平,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确定各维度指标项、评价观测点、权重系数为思路,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以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建面向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培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012-02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培养全日制大专学历学生,对其开展社会服务,为社会人员提供在职培训或继续教育的职能日益重视。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文)中强调: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粤府办〔2019〕4号)提出: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动计划。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双精准”人才培养模式。
一、项目背景
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实现了培训收入突破亿元的目标,与400多家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共赢关系,创新 “学培融合”(即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融合)教学改革新模式,搭建职前职后相互贯通的学习平台,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实践实训”等六大方面的融合,形成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协调发展格局。为深化和凝练该校学培融合的办学特色,展现学校教师实施践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驱双轨”教育模式的风采,加大对接岗位需求与专业技能的学培融合课程的改革步伐,该校启动并实施了“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
本研究选取该校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实践,总结提出评价学培融合教学改革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二、指标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遵循高职教育发展和学培融合的特点和规律, 注意指标项之间的一致性;遵循统计学的方法, 注重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权重系数的设置;同时还应关注指标项间的逻辑关系,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承接[1]。以科学性原则为标准, 有助于有效构建本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客观规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要素, 紧扣学培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等关键词。
2.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系统、全面地从各位角度衡量评价对象,不遗漏重要方面或有所偏颇。系统性原则有助于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全局出发, 正确分析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关系,保证评审指标概念正确、含义清晰。
3.目标性原则
设置的指标项紧紧围绕“项目符合改革与发展趋势,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彰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特点,具有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提高教学改革质量水平。目标性原则有助于本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体系真正服务于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本身, 能够督促教学改革顺利实施。
4.可接受性原则
针对学培融合教学改革这一崭新的领域,所建立的评价指标要符合实际情况,尤其需要广泛征求评价对象、专家和培训市场人员的意见,设计的指标、权重既有利于提高改革效果,又能为相关人员所接受。可接受性原则有助于多类单位协同参与, 有助于分工合作, 让各方的优秀经验融入本评价指标体系中。
(二)指标设计
根据评价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项目团队调研、专家和培训市场人员访谈结果及学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项目选题、研究对象、项目方案、预期成果和价值、项目队伍等五个维度,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指标体系。
1.指标释义
(1)项目选题是整个教学改革项目的基础环节, 体现改革的总体思想和目的,权重占比20%。主要观测点有:选题的新颖程度是否处于理论与改革实践的前言,是否符合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彰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强弱力度是否有利于实现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双精准”)以及提高企业订单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具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基础是重要环节,体现项目团队对研究综述、现状的分析掌握程度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权重占比20%。主要观测研究综述和现状分析程度是否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及较好的实践改革基础和校企合作基础。
(3)项目方案是整个教学改革项目的核心环节,体现项目具体可实施的路径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权重占比30%。主要观测点:是否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明确、建设思路清晰,是否视角新颖、内容具体、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是否实践路径针对性强、实施计划切实可行。
(4)预期成果和价值是检验教学改革质量的重要标准, 是判断教学改革是否成功最直接的依据,权重占比20%。主要观测项目预期成果的丰富程度,是否特色鲜明、创新性强,是否具有较高的时间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5)项目队伍是主要保障,体现项目团队的结构、分工及整体研究实践能力,权重占比20%。主要观测项目组主持人是否具备良好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能力,项目团队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要求联合学校培训市场人员、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任务分工明确,能有效支撑项目的完成。
2.指标标度
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指标标度采用10分制,分为4档,各档对应的评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9~10分(优秀)、7~8分(良好)、5~6分(合格)、3~4分(不及格)。
(三)分值计算
根据指标体系设置了对应的评分公式,即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直接计算项目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项目得分=■∑mi=1∑mj=1pijxqj
其中,n为评审人数,m为评价指标个数,pij为第i个专家对第j个指标的打分,q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
三、结论
本研究结合项目团队调研、专家和培训市场人员访谈结果及学校实际情况,通过访谈、意见收集等方式,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产教融合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提升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项目选题、研究基础、项目方案、预期成果和价值及项目队伍的五大评审指标、主要观测点、对应权重及从不合格到优秀的四层级指标标度。指标体系整体结构优良,能有效检验学培融合教学改革项目的质量,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可供同类高职院校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聪,张华阳.面向翻转课堂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导刊,2019(2):45-48.
[2]王子强,赵建勋,李媛州.军队学历院校课程教学团队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3):179-180.
[3]丁才成,袁洪志,丁敬敏.高职院校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内涵及运行机制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35):34-38.
[4]黄蕙欢.高等职业院校学历教育部门绩效考核问题探析:以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8(2):108-10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