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变革研究①
2019-10-09朱佩琮
朱佩琮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移动便携设备普及、移动互联网支持以及在线数字化学习资源日趋丰富,移动学习作为新型学习方式,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依托国际移动学习活动研究成果所设计的MLADM移动学习活动框架,开展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探索;通过SPSS量化分析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容易适应”“激发兴趣”“帮助学习”“团队合作”“获得支持”和“评价能力”等因素与“课程满意度”及“再使用意愿”高度正相关,实现“容易适应”和“评价能力”两个目标能显著提升“课程满意度”,实现“帮助学习”和“团队合作”两个目标,能显著增加“再使用意愿”。
[关 键 词] 移动学习;MLADM; 市场营销;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004-06
一、研究背景
(一)移动学习外部条件已经具备
移动学习是指通过无线设备传递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支持,形成便于个体轻松获取知识并与他人分享的动态学习环境(Jeong & Hong,2013)[1]。当前,移动学习发展不可或缺的三个前提条件已经具备。
1.承载学习内容的移动便携设备已经普及
截至2018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占据网民总数98.6%。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大学生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98%,发达地区高校普及率已经达到100%。
2.快速稳定高效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建成
很多学校已经建立覆盖全校的互联网中心,为现代化教学、科研信息获取及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师生可以连接校园网的Wifi热点,登录资源网站和教育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交流。
3.在线数字化学习资源日益丰富
目前,国内外专家开创了大量移动教育创新活动,例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预计到2020年,移动教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可达380亿美元。网易、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投入在线学习资源开发,在线教育发展呈井喷之势。
(二)移动学习政策导向鲜明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O11—2020年)》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2]。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在机制、空间、人员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3]。
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导向,制订《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围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建设浙江省高等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及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优化完善浙江职业教育资源网,建成覆盖职业教育全专业的数字资源。建设基于“互联网+教学”的示范性高校、省级教学改革案例和省级示范课等项目,突出了“互联网+教学”的改革导向[4]。
(三)移动学习现状亟待改进
根据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移动教育行業研究报告》,移动教育已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渗透到了学前启蒙、K12应试、高等教育、职业培训、语言学习和素质教育等六个方面,呈现工具型、内容型、平台型、社区型和管理型五种基本形态[5]。来自网易教育《中国教育APP行业发展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高校学生在线学习资源平台类APP只占16.1%,整体占比不高,主要以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资源为主,如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慕课mooc等[6]。这类国内外知名院校所录制的教学视频以学科理论教学为主,不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有悖移动学习碎片化、直观化的特点,脱离市场营销专业注重实践的教学特点;而注重职业培训的内容型教育平台,如网易云课堂和馒头商学院,主要由培训机构和个人提供资源,围绕目前热点商业应用,针对行业人士提供职场经验和实操技能,内容良莠不齐,以付费课程为主,缺乏符合高职学生学习需求的内容。
笔者在面向本专业大一、大二学生的《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中发现“学习资源庞杂紊乱”“数据可信性”“平台互动少”等因素构成了移动学习的障碍。该调查显示高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有限,筛选能力不足,面对良莠不齐的在线学习资源无从下手,对自己的移动学习不甚满意。同时“自律性差”“网络诱惑多”也成为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制约因素。
(四)移动互联网冲击传统教学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还是采用“教师在上,学生在下”的固有模式,以教材专业知识为理论基础,辅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项目驱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营销专业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但仍旧存在许多不足。
市场营销专业的知识日新月异,许多新模式、新商机日益涌现,课堂教学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突出技能实训,还要穿插热点讨论,时间捉襟见肘,影响整体教学进程;按照传统教学思路的课程设计按部就班,无法因材施教,老师不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评价机制单一,无法实现客观的过程评价。学生兴趣不足,课堂提问讨论只有少数活跃学生和老师互动。
同时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对课堂教学形成挑战,抬头看黑板的减少,低头玩手机的增多;课堂疑惑提问的减少,用手机上网百度的增多。许多高校尝试建立手机驿站确保学生安心上课。
因此,如何引导高职学生有效开展移动学习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着眼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移动学习的现状和需求调研,开展移动教学资源运用和教学过程管理的实践探索,对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移动学习文献回顾
(一)移动学习概念
目前,对移动学习的概念,研究领域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共识,根据文献整理,目前对移动学习的理解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强调移动学习是采用移动设备的教和学(Chen&Huang,2012)[7];强调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扩展;强调移动学习是借助移动终端设备传递数字化资源的学习活动(孟男等,2017)[8]。
(二)移动学习研究热点
伴随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推进和终身学习需求的变化,移动学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王佑镁等,2013)[9]。汤跃明等(2016)调研近十年移动学习成果,总结研究主题包括:移动学习理论研究、移动学习设计研究、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移动学习技术研究、移动学习调查和反思研究、国外移动学习研究等。其中移动学习设计是移动学习的研究核心,包括移动学习场景设计、活动设计、技术环境设计(平台)、支持服务设计(资源)等[10]。黄建军等(2013)构建移动学习应用环境框架模型[11]。顾小清等(2008)总结了包括课程设计、媒体设计和通信设计三方面的移动学习微型学习设计策略[12]。黄成云等 (2010)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13]。
基于移动学习的专业教学模式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琚春华(2014)设计了高校电商专业移动学习实践教学模式[14]。杨沛(2015)设计了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实验教学环境[15]。张莉敏(2016)构建“计算机专业微课程”移动学习微课程平台[16]。苗宁(2016)讨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策略[17]。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宏观理论层面提出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对策,部分研究者结合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但针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移动学习的实证分析较为有限。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黄荣怀等(2009)基于对30余个国际移动学习项目或活动的分析,总结了移动学习的内涵、主要特征及发生条件,凝练了移动学习活动设计MLADM模型(详见图1),成为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经典文献,被引次数高达130余次[18]。
本文针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为政策导向,依据MLADM模型的设计规范,讨论如何利用移动学习外部条件,创建移动学习资源中心,借助云平台的信息技术进行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探索,为高职学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笔者根据MLDAM模型的内涵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前期调查问卷,基于对学习者的学情和需求分析,总结激发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选取市场营销专业中适合开展项目式教学的课程,设计学习情境和迷你活动,借助云课堂平台进行技术环境部署,通过数字资源分享和线上线下独立指导以及学习评价设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最后进行约束条件分析,综合考核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效果以及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与理论研究
主要为移动学习的定义和研究热点。
2.调查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觀察法和实证分析
研究人员在实验班级内通过观察课堂教学、阶段性和终结性考核成果进行实践验证,问卷调研,收集分析数据,评价移动教学实践结果。
四、实证研究
(一)课程选取
笔者根据现有移动学习资源条件,选取市场营销专业中适合开展项目式教学的实践性课程进行实证研究,如《新媒体营销》《公共关系》《客户关系管理》等,综合运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社交媒体APP(微信微博)、生动化课程资源(如微课、视频案例等)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实验。
(二)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根据移动学习活动设计MLADM模型,基于需求分析、聚焦学习者、学习场景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学习支持服务设计和约束条件分析六个环节进行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1.需求分析
方海光等(2011)归类分析近几年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实践案例,得出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包括移动学习装备环境(DE)、移动学习支持环境(LE)和移动学习服务环境(SE)三个层次六个要素,其中DE+LE+SE 的移动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教师预设的学习活动中,利用移动终端,学习数字化资源,为典型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之一[19]。课程设计需要分析具体章节的教学目标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形式。教师同时还要根据课程节奏运用移动学习平台的技术手段,增加学生的参加热情。
2.聚焦学习者
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构建学习活动。为此笔者自编《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选取本校大一、大二市场营销专业在校生进行调查,分析调研对象移动学习现状以及激发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构建概念模型如图2。笔者将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设计学习场景、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设计学习支持服务,在课程结束时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和再使用意愿,并通过SPSS量化分析这六大因素与课程满意度及再使用意愿的相关性和指向性,分析约束条件。
3.学习场景设计
黄荣怀等(2009)提出应将移动学习活动“嵌入”社会性活动中,获取经验解决问题,促进知识转化[18]。开展移动学习的实验课程将在现有理论体系基础上,根据工作过程设立学习情境,全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学生通过分组竞赛完成工作任务,自觉筛选信息,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职业技能,成为学习主体。
课堂教学中穿插大量热点话题和经典案例,设置话题让学生参与在线讨论,学生在经验值排名的激励下参与度高达90%,这些活动展示了他们娴熟的资源收集和概括能力以及扎实的文字表达功底。
笔者还通过云班课设置任务驱动型实训环节,简单任务由学生分组当堂完成,促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和无形的压力下,主动温习应用教材中的知识点,使用在线资源获取信息,拓展思路,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复杂任务通过云班课提前公布实训内容,提供实训模板,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掌握知识点,吸取优秀作品的精华,在课后自主学习云班课拓展资源,分解任务,组内分工,组间竞赛,锻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和分工协作能力。
例如,在“CIS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模块,教师布置学生寻找校园中的“VI元素”,发布到云班课的讨论区,以此加深对VI运用的感知;布置学生收集并评价其他示范院校的校标和校徽,提升他们对MI与VI保持一致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再请学生分组自行设计本班CIS形象识别系统中的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内容,使学生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得到发挥,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4.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
移动学习的技术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的建立和移动学习服务平台设计两个子任务。学校互联网中心为移动学习提供基本操作平台,师生可以搜索校园网的WiFi热点,登录资源网站和教育平台在线交流互动。
本次移动学习实践探索以蓝墨云班课APP为主体,附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行业领先的新媒体机构所开发的公众号和APP为主要数字化学习资源。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安装并运行在移动设备上的教学APP,它提供iOS 版和Android版,同时也提供相应的PC版平台,对教师和学生免费开放。教师通过“资源上传”功能发布课内外相关拓展资源,通过教师端查看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轨迹,解决课程内容受课时限制的瓶颈。通过“消息”功能发布通知,与学生个别交流,实现课后在线实时互动;通过“头脑风暴”和“投票/问卷”开展课堂主题讨论,组织案例分析,提高课堂参与度;通过“答疑/讨论”实现互相协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作业/小组任务”实施分组竞赛制项目式教学,布置课后个人作业;通过“测试”功能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通过“课堂表现”中的“举手”“抢答”“选人”等功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
5.学习支持服务设计
移动学习中的支持服务包括各种与学习者需求紧密相关的服务总和,是移动学习项目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采用多元学习方法,分享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多维学习指导,实施过程学习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
(1)学习方法
笔者根据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体系,依据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学习方法[20]。通过随机演讲的方式实施“教授给他人”策略,通过设计班级的CIS形象识别体系,组织班级庆典活动,运营微信公众号,设计短视频广告等任务驱动进行“实践”,通过大量热点新颖或经典案例分析开展“讨论”,通过“演示”公众号运营和微博营销来巩固记忆效果。同时在资源上传中更是结合了文字、视频、图片、FLASH等多种“视听”和“阅读”材料,创设学生的全感官体验。
(2)学习资源
笔者在开学第一课就向学生推荐课程内容相关的APP和公众号,要求学生在课前关注、了解互联网时代热点营销活动事件,课堂中用云班课APP随机抽取学生来即兴分享,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力和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
笔者还利用云班课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上传与课程相关的经典案例、重大事件、聚焦讨论、热点分析等,帮助学生筛选优秀资源,补充知识体系,扩大涉猎视野。这种方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受时空限制的弊端,在课后调查中获得学生认可。
(3)学习指导
通过上传资源、布置任务、在线学习等形式实现翻转课堂,笔者可以在课堂上了解实训项目的进展,实施个别或团队指导。笔者通过作业评价和私信功能来了解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发起公开讨论,引导大家对某个知识点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判断能力。
(4)学习评价
云班课的经验值功能是PBL课堂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韦巴赫等,2013)[21],教師给不同类型的活动分别赋分,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经验值,实时查看排名变化,激发参与热情。教师综合即兴演讲、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出勤情况的经验值,形成占比60%的平时成绩,实现量化考核过程评价。
期末考试题型也以解决问题的实务题型为主,要求学生写出投诉处理方案、主题活动策划方案、危机处理方案、微博微信营销方案、视频营销方案等,这些取自课堂实训的项目,学生可以随时在云班课上查看教师的评价和指导,也可以私信教师获得一对一指导,同时互相学习优秀方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6.约束条件分析
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约束条件包括对学习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一切制约因素,笔者通过课后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课程满意度和再使用意愿,通过论证概念模型,全面分析移动学习活动设计中的约束条件。
(1)调查对象
笔者以“问卷星”网络在线平台的形式,向本校2016级和2017级市场专业的学生发放13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2)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本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利用SPSS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显示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 Cronbach's α大于0.8,KMO大于0.6,表明数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也适合做因子分析,问卷比较可靠,结果详见表1和表2。
(3)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
本文采用 SPSS 中的 Pearson 相关分析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表3所示,因变量“课程满意度”与自变量“容易适应”“激发兴趣”“帮助学习”“团队合作”“获得支持”和“评价能力”在0.01水平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大。但各个自变量之间也在0.01水平呈现出高相关性,存在多重共线性。同样,如表4所示,因变量“再使用意愿”也与以上6个自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减少变量误差,实现最佳拟合,后续本文将采用逐步回归分析。
②假设检验分析
基于云班课移动学习“课程满意度”的回归分析如表5所示,研究发现该变量受到“容易适应”和“评价能力”的影响,即 A1和A6得到验证;对云班课“再使用意愿”的回归分析如表6所示,该变量受到“团队合作”和“帮助学习”的影响,即B4和B5得到验证。根据上述假设检验结果,验证后模型如图5 所示。
(4)结果分析
本研究发现依据MLADM模型所设计的移动学习活动使受访对象进行移动学习的频率大幅度提升,79.63%的学生对云班课教学感到满意,66.66%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进行移动学习,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实践探索获得实施对象的肯定,初具成效。
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容易适应”“激发兴趣”“帮助学习”“团队合作”“获得支持”和“评价能力”六个变量均和“课程满意度”及“再使用意愿”高度正相关,说明基于云班课的移动教学实践,通过使用学生熟悉的智能手机,基于云班课APP的教学平台,借助本校高速稳定的移动互联网,筛选丰富的在线数字化学习资源,设计实用且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及继续进行移动学习的意愿。
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学习教学实践需要继续深化因材施教的指导方案,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支持,为实现分层教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移动学习实践也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设计评价方案,接受学生反馈动态调整,从而形成更为量化的考评体系。
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容易适应”变量对“课程满意度”有显著的指向作用,说明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必须区别传统教学的“一言堂”,重视学情分析,符合“00后”网络原住民的学习特征,教学内容深入浅出,与时俱进,教学过程有丰富的参与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同时“评价能力”变量对“课程满意度”也有显著的指向作用,说明移动学习课程设计必须重视评价方式的公平、公正、公开,让学生参与评价指标的讨论和设定,通过过程评价和量化考评,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移动学习的“课程满意度”。
“帮助学习”变量对“再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指向作用,说明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再使用意愿”。另外“团队合作”变量对“再使用意愿”也有显著的指向作用,说明教师设计实训环节时应注重学生的团队沟通协作,调动每位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再使用意愿”。
五、总结展望
本研究选取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部分课程为典型个案,根据MLADM移动学习设计模型,围绕需求分析、聚焦学习者、学习场景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学习支持服务设计和约束条件分析六个环节设计学习活动,进行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变革研究。教学反馈和学生评价证实MLADM模型能够指导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移动学习教学设计,进一步证明该模型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移动学习的实证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运用SPSS软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容易适应”和“评价能力”是影响“课程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因此高校教师唯有转换角色,正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充分了解“00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的“课程满意度”。另外“帮助学习”和“团队合作”两个变量是影响“再使用意愿”的显著因素,从而反映出大学生日益重视独立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云班课的移动学习体验得以实现传授知识和提升能力的总体教育目标,激发他们的“再使用意愿”。
本研究总结为期一年的移动学习实践探索成果,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移动学习效果影響因素,调研样本和数据采集量相对较少,同时缺乏长期跟踪研究数据,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未来可考虑开展不同专业或不同院校的实践对比研究,为高职移动学习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Jeong.H.Y,Hong.B.H.A practical use of learning system using user preference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J].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13,64(2):491-504.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4-23.http://www.ict.edu.cn/news/jrgz/xxhdt/n20180423_49466.shtml.
[4]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6-10-10.http://www.moe.edu.cn/s78/A16/s5886/xtp_left/s5890/201610/t20161010_284210.html.
[5]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移动教育行业研究报告[EB/OL].2017-09-14.http://www.199it.com/archives/633157.html.
[6]尼尔森.2014中国教育APP行业发展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4-11-29.http://www.199it.com/archives/297183.html.
[7]Chen.C,Huang.T.C. Learning in a u-Museum:Developing 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J].Computers & Education,2012,59(3):873-883.
[8]孟男,雷雳,王兴超.移动学习的形式、理论基础及面临的挑战[J].教育科学研究,2017(10):76-80.
[9]王佑镁,王娟,杨晓兰,等.近二十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中西方对比的研究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49-55.
[10]汤跃明,付晓丽,卜彩丽.近十年移动学习研究现状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7):36-42.
[11]黄建军,张璐.移动学习应用环境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7):59-63.
[12]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7-21.
[13]黄成云,左明章,荣先海.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8):102-105.
[14]琚春华,杨杰,汤旭翔.高校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移动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51-53.
[15]杨沛.浅析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110-111.
[16]张莉敏.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微课程平台的构建研究:以“计算机专业微课程”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6(5):33-34.
[17]苗宁.基于微信的大學英语移动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36-140.
[18]黄荣怀,王晓晨,李玉顺.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3-5.
[19]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20.
[20]学习金字塔理论[EB/OL].2015-04-09.http://www.zxxk.com/article/420086.html.
[21]凯文·韦巴赫,丹·亨特.游戏化思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