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①
2019-10-09黄景会
黄景会
[摘 要] “工匠精神”是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职责的一种态度,是职业精神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机电领域工作者的加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主要基地,中职学校应当调整好工作的方向和培养模式,抓住机遇,将今后的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通过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深层意义,并结合生活实际探讨其对中职学生的重要性,并分析当今中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基于此提出一些有效的处理解决方法,以此来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16-02
自从2015年开始,央视新闻推出了关于《大国工匠》的系列栏目,主要讲述中国制造的飞机上一些工作人员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奋斗实现梦想的故事,这些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到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提出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培养员工“工匠精神”,树立品牌的影响力和品质及服务。“工匠精神”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其新颖的方式被人们所重视,也从侧面看出国家对其扶持的态度,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作人员对自身任务的一种认真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工匠精神”实际上是指工人对自己的工作细节和产品不断追求更高的品质以及精益求精的品质。工人们热衷于不斷改善产品,提高自身的技术,体验在不断努力中得出完美的作品,其具体内涵包括:(1)重视细节的处理,不惜花费时间使产品更加完善,在不断地尝试当中改进产品。(2)自身拥有严谨的工作精神,循规蹈矩地做好每一步工作,没有一丝懈怠,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并且定期检查零件。(3)不断自我反思,以此来提高服务质量,做到真正的“工匠精神”,在自身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毫不懈怠,在使用材料或者是设计方面都奋斗坚持。(4)爱岗敬业,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打造优良的产品[1]。
二、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在中国,正是因为有鲁班、王选这样优秀的工匠大师,才有了像故宫、赵州桥等有名的历史建筑;因为有陶玉、赵慨等人,景德镇的陶瓷才举世闻名。“工匠精神”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发扬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足的基石,由此可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
(二)当今社会的“工匠精神”有所缺失
在社会发展加快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变得心浮气躁,同时也更加追求利益的发展,一些企业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产品粗糙,追求短期的效益,严重忽略了产品的品质。
(三)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企业的“工匠精神”主要来源于员工,只有员工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企业才能够具有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中职学校要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对接,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社会的发展需要中职教育尽快填补短缺,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学校方面,中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健全
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关键是不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掌握的技能才能更加熟练。由于当前中职院校在资金和设备等方面达不到学习的需求,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练习,严重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培养[2]。
(二)学生方面,学生不能自主学习,主动钻研
当前的学生年龄较小,善于享受安逸的生活而缺少刻苦的精神,遇到困难时大多数会选择回避问题,缺少解决问题的勇气。所以在“工匠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进展较为缓慢,因为“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就业。
四、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与西方先进国家的机电领域相比,中国缺少的并不是相关的技术而是“工匠精神”,如果不能够宣扬“工匠精神”就无法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在培养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善。
(一)热爱所学专业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前提
工匠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在工作中精益求精,除了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足够完善和丰富外,还热衷于自身的事业,正是因为对工作有着足够的热情,这才为工作过程提供了信心和动力。所以中职教育不应当仅仅将工作重心放在技能培养方面,更需要强化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只有学生的心中对学习充满着激情,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其敬业精神才能表现出来。机电专业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对机电专业的认知,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
(二)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培育“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通常会设立思想政治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学习二者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工匠精神”。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方针将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有机结合并加以改善,在合适的情况下将“工匠精神”融入进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工匠精神”的影响,使其不断加强自身的信心和能力,在学习中提高专业素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真正领会“工匠精神”的精髓。
(三)通过专业课程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学生在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课,专科课也是灌输“工匠精神”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方式宣传“工匠精神”的魅力和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机电专业的学生实时考查,并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爱岗敬业、不怕艰苦困难的精神。根据“工匠精神”的内容和精髓与课程相匹配,在教学中发挥“工匠精神”的积极作用,形成注重细节、爱岗敬业、不怕困难等精神。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要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解,并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促进班级团结互助更加和谐[4]。
(四)通过专业实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工作的过程中,因此只有让学生切身实践才能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同时才能不由自主地追逐“工匠精神”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训才能深化印象,其实践周期较长,内容也较为复杂,机电专业的学生通常要在各部门进行训练,这都是中职学校需要优化改进的方面。
(五)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中職院校应当定期开展文化活动,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中职学校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通过演讲、辩论赛、征文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充满“工匠精神”的氛围,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还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在举办“弘扬‘工匠精神塑造美丽人生”的征文活动当中,设立一定的奖品来鼓励学生的加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理解了“工匠精神”的意义,事后还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参观了解,学校还可以聘请专家开展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内在的含义[5]。
(六)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仅依靠中职院校是无法独自完成的,因为其资金和设备还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中职学校还需要和企业共同合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计划和安排[6]。
总的来说,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制造业人才的主要基地,应当善于抓住发展的时机,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促进“工匠精神”的养成,为我国的制造企业注入鲜活的动力,实现我国经济的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毛菊芳.试论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0(8):230-231.
[2]尹丽君.浅谈“工匠精神”在财经类学生中的培养[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3):184-185.
[3]梁小玉.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中职模具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8):97-98.
[4]李昭鸿,王小萍,肖遥,等.技能竞赛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证分析[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4):28.
[5]陈锡平.如何在中职机电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J].职业,2018,9(5):123.
[6]陈达伟.浅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对策[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6(9):102.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