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战略的价值意蕴探析

2019-10-09徐晶晶

今日财富 2019年24期
关键词:战略思想贫困地区精准

徐晶晶

精准扶贫战略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以“六个精准”要求为核心的系统化的思想体系,是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对于我国继续探索扶贫开发道路以及国家的社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方面,它指导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坚持推进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而逐步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望。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于2013年11月首次提出,通过深入各地调研、召开工作会议等逐步形成与完善,是对扶贫思想的创新与升华,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也是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器”。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思想内涵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思想内涵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作为一切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在扶贫的对象、资源、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更为精准的要求。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主要包含了分批分类理念,可将其概括为“五个一批”,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强精神扶贫,强调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把握“六个精准”要求。可以说,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内涵本质在于“六个精准”。

(二)“六个精准”要求

2015年在贵州考察期间明确了“六个精准”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总的来说,就是扶贫工作要到户到人。扶贫会议上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国的国情和一系列的实践充分表明了传统的“漫灌式”的扶贫模式已经无法继续,实现全面脱贫必须要搞清楚根本问题和原因,遵循精准化、精细化扶贫理念,创新扶贫方式,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六个精准”的要求是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本质所在,也是扶贫工作中十分关键的部分,总的来说可概括为精准识别扶贫底数、精准帮扶扶贫队伍、精准管理扶贫工作三方面,充分体现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内涵。

二、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国家发展、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些许盲点,例如贫困情况与统计数据不明确、扶贫项目与资金不准确等,使我国的扶贫形势仍然处于十分严峻的境地,这也说明了我国现行的扶贫制度的设计是存在缺陷的,扶贫的机制体制必须加以修改完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正是针对现实情况,在实践中形成完善的,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扶贫工作的指導性思想,其生成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理论基础:共同富裕原则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3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的发展和延伸正是通过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实践,致使脱贫致富之路相适应的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人口,这也恰恰反映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到全体人民。

(二)现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自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探索扶贫道路、创新扶贫方式,不仅使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开创了一条成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使扶贫工作有了量的提升、质的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价值意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是结合中国实际的、对过去扶贫思想的创新发展,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十分关键的环节之一,它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遵循了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扶贫开发道路的探索以及国家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又一重要内容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从多角度、多层次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其一,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强调创新意识。我国扶贫开发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赤溪村便是最有力的证明之一。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在环境、交通、资金等多方面遇到了重重阻碍,但村庄的领导者始终坚定信念,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方式,亲自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奋力攻坚,一再强调要大胆改革和开放,并不断鼓舞村民投入扶贫建设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斗志,共同摆脱贫困奔小康。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赤溪村已改头换面,“变身”成为福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真正实现了从穷村到美寨的华丽蜕变。其二,始终贯彻落实唯物史观的群众观并加以深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并深化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刻体现了民生内涵。一方面,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明确了将贫困群体作为扶贫重点,使扶贫精准到人,并提出扶贫的关键是扶人,将扶志与扶智作为根本途径。另一方面,精准扶贫指出扶贫工作要依靠群众。此外,习总书记十分重视首创精神,认为脱贫致富归根到底是要依靠贫困群众用他们自己的辛勤劳作来实现的。其三,支撑发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理论。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是国家富强之梦。十九大明确了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要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解决好脱贫问题,使每个贫困地区、每个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本质性的帮助,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2.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贫困问题是世界的一大难题,每个国家针对各国国情也在不断地调整政策、采取措施。在现有的经典反贫困理论观点中,我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并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其次,事实表明,传统的资金、物质救济的减贫模式只能在短期内解决大部分贫困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满足特困人口的生活需要,并不能从根本上使他们脱贫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加强顶层设计,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经过丰富完善并运用于实践,将精准扶贫事业上升到达国家战略高度,做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正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扶贫攻坚战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即将完成,群众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期待值与满意度日益提升,国际社会也对此给予了一定的认可。

3、丰富了共同富裕思想

“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从这个层面来说,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即消除贫困,实现广大人民共同富裕。它来源于共同富裕理论,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补短板,使贫困群体实现脱贫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它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的丰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农业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建设,例如土地革命、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改善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从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针对农村贫困问题开展了大规模扶贫开发等战略措施,减贫取得了重大成效。在此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用先富带后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数体提出并完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也是为了更好地减少贫困人口,改善贫困地区面貌,实现全面脱贫,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实践价值

1.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重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人民幸福、国家发展,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坚持走中国道路成功与否的重要思想之一,它进一步增进了我们的道路自信,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这个层面来说,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价值小到个体、大到社会,它不仅是使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促进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针。

(1)经济领域: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建设。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需贯彻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路线。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决策,通过扶贫开发可以使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带动地区发展。在此过程中,各行各业为了主动认识和适应经济新常态使自身得到发展,会对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开发,使这些资源更广泛的进入市场,影响精准扶贫活动的发展。若开发合理,将会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此外,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创新性思想,“六个精准”要求体现出其极强的针对性,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政治领域:推进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十九大上,习总书记站在新的战略高度,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而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思想的新发展,其法治性、民主性、创新性、精准性等都是国家贫困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特征,据此形成的的一系列扶贫政策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扶贫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使扶贫工作更具法制化、民主化,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给人民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

(3)文化领域: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贫困人口思想意识、知识水平和致富能力的缺乏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扶贫要扶志、扶智,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积累贫困地区人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教育扶贫不仅能够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正,也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学习近平型社会。可见,精准扶贫以教育扶贫为政策基础、人才支撑,它的深化发展也有助于发挥教育扶贫的社会效益,缩小人民群众的知识差距,更好地促进教育精准扶贫,提高劳动者和贫困群体的自身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生态领域: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

我国地大物博,也存在大面积的生态脆弱区,致使我国的生态问题十分严峻,而贫困地区多为生态脆弱之地,他们的发展深受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等地质条件限制。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坚持了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扶贫工作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遵循绿色发展、可持續发展,因地制宜地采用异地搬迁、生态补偿等多元化的扶贫方式,走出了一条绿色减贫的正确道路,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有助于推进扶贫进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合力为支撑,最直接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即消除贫困,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从这个层面来看,它的实践价值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提高边际效率从而提升减贫效果

扶贫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会受到资源、资金、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扶贫资源十分有限,加上过去漫灌式的粗放开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扶贫效率、浪费了扶贫资源,更是阻碍了扶贫工作的进程,而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恰恰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扶贫重在精准,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将有限的扶贫资源合理投入有需要的农村、农户或是扶贫项目中,利用他们的发展来带动脱贫、实现致富。精准这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恰如其分的运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便是提高资源的边际效率,进而提升减贫效果的金钥匙。

(2)推进扶贫工作转型升级

传统的扶贫工作在扶贫对象和方式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给我国的扶贫工作地推进施加了一定困难。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就这三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他指出必须要加强完善党的领导,精准施策,避免形式主义,围绕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给今后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推动扶贫工作的转型升级。

(3)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阶段,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战略。现阶段,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贫困乡村是剩余贫困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且还存在较大的治理缺口,要实现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的难点就在于贫困乡村。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长期以来,它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所在,三农问题要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要求我们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跳出“三农”抓“三农”。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必须调整完善相应的整治措施。一方面,精准扶贫要求因村派人精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干部驻村必须起到精准帮扶作用,这对于贫困村干部的能力、责任心等各方面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使其能够结合实际,主动探索,充分发挥才干来增强贫困村民的凝聚力、唤起他们的脱贫意识,带动贫困乡村振兴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必须要突破传统的农村治理模式,精准把握扶贫政策,创新振兴理念。在此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协调好贫困乡村和非贫困乡村发展之间的矛盾,使贫困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脱贫致富。由此可见,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都存在着共同的目标,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必然需要,两者之间相互影响。

(4)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然要解决好贫困问题。自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每年都在以较大的基数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口大约还有三千万,在三年内减少了四千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可见精准扶贫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也使我们对于2020年省内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顺利完成充满期待。过去的五年中,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国家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安全、稳定、完善。十九大上,習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在此基础上发挥社会合力,尤其注重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在中央帮扶下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使大扶贫格局更加宽广。他还指出要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不仅是对贫困群体的要求,更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鞭策,以防止形式主义的存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脱贫攻坚无疑是一场持久战,而现阶段我国已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要将精准扶贫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战略思想贫困地区精准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聚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开辟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梦思想的世界意义与实现进路
大学生内化“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