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10-09刘造林
刘造林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面临破产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主力军、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源泉与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贡献了中国60%的GDP、一半以上税收,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面临着“两高两难”的新困境,即成本高、税费过高、融资难、招工难。其中,融资难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障碍。
从不同融资渠道来说,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风险投资意识缺乏,盈利能力不足,致使其内源融资受限。在外源融资方面,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高不可及。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主要还是找银行,而中小企业的融资信贷条件达不到商业银行授信要求,商业银行站在控制风险的角度,其信贷资金又更加青睐于实力雄厚、风险较低的大型企业,使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受阻。最后,部分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进行融资,金融风险大、利率高,高利贷、地下融资等不法渠道混杂其中,常常引发种种经济纠纷甚至经济犯罪,反而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中小企业面对内源融资不足、直接融资不畅、间接融资狭窄的困境,企业发展动力不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难已迫在眉睫。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因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抵押增信能力不足、信用观念淡薄等特点,中小企业的自身问题是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所在。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因
1.商业银行支持力度不足
商业银行在配置自身资产的过程中,在信贷资源额度和风险平衡下,首先会将信贷资金投向国有企业与大型企业。即使向中小企业放款,也要优先考虑符合放款条件的优质企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是中小企业尽职调查难度大,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融资人才缺乏、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不足,而且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一般设在郊区,对于银行来说,考察项目难度增大。二是中小企业风险管理难度大,一般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这将增加相应的信贷成本。三是中小企业抵押品不足,银行贷款的相关规定中严格规定了贷款抵押条件,常接受的抵押物就是房产等固定资产,而中小企业可用的抵押品很少,银行授信难度大。
2.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受阻
虽然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推出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不同的融资场所和融资机会,但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大量需求。从股权融资来说,我国上市采取审核制,在政策上对企业股权融资的门槛设置了较多限制,中小企业往往不能满足资本规模、盈利能力、信息披露等要求。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公开资本市场运作来筹集资金。此外,通过新三板等板块上市的中小企业由于投资机构难以获利、投资意愿低,导致其在资本市场不活跃、融资难度大。而从债券融资来说,企业债券发行严格、审批手续复杂,中小企业要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因要求较高无法实施。
3.相关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在我国,专门为中小企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很少,保护中小企业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相关政策也很少,虽然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有关调研数据显示,由于缺乏配套细则、透明度低、优惠政策要求过高等原因,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受到优惠政策支持,存在“空转”现象。另外,国家对大型企业的支持政策相比中小型企业更为实际,导致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竞争力不足。
4.中小企业融资增信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增信体系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主要问题是资金补偿机制、风险转移机制、增信人才不足等。一是缺乏有效的资金补偿机制。从占比超七成以上的政府增信机构来说,由于出资的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增信的需要。从占比较低的商业性增信机构来说,由于资本实力不强,同样缺乏资金补偿与回流机制。二是由于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增信机构常常被迫承担全部信用风险,风险过于集中。三是从事增信机构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准入制度与相关培训。
三、解决中小企業融资难的对策
(一)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的自身综合素质、财务情况以及信用状况等是获得银行贷款的审批资格或其他风险投资的决定因素。首先,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定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需求的经营策略,不断创新改进企业的发展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其次,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建立多元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时监控企业资金,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最后,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遵循诚信守信的原则,对消费者或合作商讲究诚信,严格按照国家和金融机构制定的相关规定,按照贷款用途合理利用,按期偿还贷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二)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创新金融产品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是马云在2008年的豪言壮语,现在它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对银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商业银行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迫切需要创新流程、产品、服务,转变商业经营模式,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是银行应该要转变理念,改变目标客户的定位,将传统的大型客户标准拓展至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丰富完整的信贷信息,营造公平的贷款氛围;二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研发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当降低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价准则、放宽抵押品的范畴、精简审批流程,在额度、利率、期限、还款方式和抵押增信方式等各方面不断优化,尝试提供“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三是加快对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提供线上存款、投资理财、贷款、结算、生活缴费等业务,逐步转向无形化、智能化、移动化和场景化,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需求。四是加强信贷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将信贷人员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 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意识好的信贷客户经理队伍,有效预防信贷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加快相关法律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国家制定保障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有利的法律环境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还应扩大地方政府的立法权,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施策,制定适合当地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政策,重点支持当地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颁布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降低企业发展的负担,不断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2.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增信体系
一是对政府增信机构来说,建立财政资金补偿机制,对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贴息支持。对于商业性增信机构来说,通过私募、吸引战略投资者参股、上市等方式募集基金,政府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二是鼓励建立与发展中小企业互助增信组织,优化中小企业信用增信体系的结构,充分发挥的民间资本在增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采取适当的分担比例,增信机构与合作银行共同承担风险。四是加大与社会、培训机构等合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快促进增信公司专业化发展。
3.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一是进一步健全创业板、债券和股票等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适当调控中小企业上市标准、减免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税费,给予有发展空间的企业更多层次的资本融资渠道。二是各地政府应积极组织成立多元化的地方中小金融機构,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如非银行的民营中小投资公司、信托公司、典当公司等,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帮助尤其是初创企业、早中期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三是专门出台关于民间融资、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法律制度,规范与指引民间融资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的共同合力,加强企业自身实力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华赣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