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2019-10-09李波

今日财富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主观障碍个体

李波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伴随产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主客观就业障碍,提出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加强专业基础与技能训练、依托心理健康课程和咨询服务克服超出客观现实的主观就业障碍等帮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人数逐年攀升,加之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渐凸显。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体现为初次就业率有下降趋势,就业过程较长。例如有调查指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2014-2018 年的平均签约就业率不到47%;西南某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前与用人单位的签约率仅为 14%,大多学生要毕业 2~3 年才能就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体现为就业层次较低,毕业后较多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因此有针对性地探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客观就业困难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不利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教育薄弱,就业空间狭窄,以及高校扩招速度过快,专业设置不合理等。而个体客观竞争力的弱势则主要体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薄弱,家庭经济困难,且在语言、计算机技能、社交适应等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就业障碍

主观就业障碍是指个体认为当前存在或将来可能遭遇的与职业相关的障碍,而不必是基于现实背景或真实的信息。尽管这些障碍可能在现实中没有基础,但它对个体的职业决策过程有直接的影响。根据职业社会认知理论,个体对职业和自我的主观认知通过职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职业决策过程,也就是说,一旦个体感知到有让自己不可逾越的鸿沟时,即便有浓厚兴趣,也有可能放弃该职业。尽管社会环境与客观竞争力基本相同,不同学生主观感知的就业障碍及压力可能很不一样,就业结果也可能截然相反。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主观上对就业和自我持有不恰当的负性认知和评价,造成了超出客观现实的就业压力,往往使得他们放弃争取就业的机会和尝试,最终导致就业困难。少数民族大学生感受到最大的就业障碍在于就业竞争,即担心当前社会竞争过于激烈、求职人多而用人单位需求太少,害怕自己比不上其他竞争者;第二大障碍是亲人态度,即担心自己无法满足父母、恋人对自己职业的期待;第三大障碍是专业水平,即对自己的专业水平缺乏信心,认为自身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有所欠缺。相较而言,社交能力、职业知识和家庭背景几个方面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造成的主观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教育引导

基于上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主客观因素的分析,要想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一通高校和民族院校也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来引导、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害怕激烈的就业竞争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最大的主观就业障碍。尽管毕业生增加,用人单位需求减少等客观现实确实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自信不足、了解的信息不全面,过分夸大和担心就业竞争,谈求职色变,主动放弃争取就业的机会和尝试,或一味追求“冷门”却又并不能让自己满意的岗位,对其就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校可通过开设“形势与政策”、 “职业生涯辅导”等职业指导课程,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充分地了解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以及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扶持政策,同时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自身能力、兴趣、个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就业政策、社会需求等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夯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客观就业竞争力。调查结果显示,对自身专业能力不足的担心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因此需要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其就业自信心。由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就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计算机技能等方面存在差距,难以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大学的专业学习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高校应提供平台和机会,在普通话、外语、计算机技能等方面对有需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补偿式教育。教师应尽可能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加强其专业学习与训练,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效能感的培养,而非降低标准和要求。

(三)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我,处理家庭-工作关系,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除了信息了解不全,专业基础薄弱之外,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超出客观现实的主观就业障碍还源于自我认识不足、家庭沟通欠缺等因素。高校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以选修课的形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家庭关系与沟通等方面的发展性辅导,从而扫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路上的心理障碍。

(四)注重甄别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疾病,对有特殊需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疏导主观就业压力。高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辅导员应给予少数民族毕业生特别关注,定期了解、掌握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进展,及时发現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其他专业机构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或个体心理咨询,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缓解就业压力,调适就业心态。(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主观障碍个体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后印象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跟踪导练(四)2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心灵休憩
对立与存在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