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探索

2019-10-09李祖祈何敏文吴海岚

今日财富 2019年21期
关键词:木版年画佛山

李祖祈 何敏文 吴海岚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永乐年年间,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反映的是民间生活和民间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之一。历经清一代的繁荣,20世纪30年代后渐次萧条,后来,城市居民贴门画之俗渐少。现如今佛山冯炳棠是这门艺术唯一的传承人,而仅有冯氏一家能够全面掌握佛山木版年画的全套制作工序。让佛山传统文化复兴迫在眉睫,不能让其濒临失传,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与创新。

本着保护振兴佛山木版年画民俗文化的社会心态,我们特此开展有关佛山木版年画的社会调查项目,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访问方式,提取出有关社会数据,针对佛山木版年画的继承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增强佛山本地人对佛山传统文化木版年画的认可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其次是让非佛山人感受佛山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木版年画的认知,产生共鸣。希望能让大家更加熟悉佛山木版年画这一艺术,同时能让更多人参与到其传承和发展中来。

一、研究背景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永乐年年间,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反映的是民间生活和民间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之一。历经清一代的繁荣,20世纪30年代后渐次萧条,后来,城市居民贴门画之俗渐少。现如今佛山冯炳棠已是这门艺术唯一的传承人。

学者关芹在《浅析佛山木版年画艺术》一文中认为,佛山木版年画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木版年画逐渐走向没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几乎消失;同时印刷技术的提高,传统手工的木版年画受到机器生产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市场不断萎缩。而且,佛山木版年画面临着后继乏人、古雕版严重损失、工艺和质量下降等严峻困境。

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国好工匠淡泊名利,用心做一件事情,这种行为来自内心的热爱与我们佛山木版年画匠人终生奋斗目标的内涵一致。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文物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文化遗产在扩大对外交流,保护旅游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佛山地区的人民对佛山木版年画的熟知度,我们采取访问调查、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我们也对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冯炳棠和他的徒弟刘钟萍进行了采访。我们也采用了自填式问卷的方式进行资料数据的收集。在调查中,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220份。从回收问卷的情况来看,问卷的填写质量高,从而调查结果也客观可信。

二、佛山木版年画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在调查问卷中关于受访者对佛山木版年画的了解程度中,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对佛山木版年画完全不了解的占比为33.77%,听说过和知道皮毛的为33.44%,极少数人对木版年画很熟悉,其占比仅为2.13%。极少数老一辈对木版年画是十分了解的,仅占4.02%。而其他的45.33%的受访者则是对木版年画根本不了解。

(二)瓶颈与问题

1.知名度低,宣传力度低

佛山木版年画的知名度较低,鲜为人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据调查显示,完全不了解佛山木版年画的受访者占比为34%,而对木版年画有较深了解的受访者仅占2%,可见佛山木版年画在佛山的知名度非常的低,大部分的佛山市民对其无甚了解,这说明的佛山木版年画的宣传力度不足。

2.市场需求低,转型不成功

市场需求较低,从日常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型尚未成功。我们调查发现半数市民家中已没有张贴年画的习惯,市场需求大大降低。如今的佛山木版年画行业凋零,仅有冯大师一人制作,作为工艺品少量出售,价格也比较高。也是木版年画在价格低廉的日常用品到价格较高的艺术品的转型尚未成功的标志。

3.文化断层,传承欠缺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阻碍佛山木版年画发展的原因是文化断层,传承欠缺;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氛围所影响;文化产品无创新,不能接近时代发展的要求等。如今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外来文化这一新鲜事物,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忽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比有所落后,更导致了文化传承的断层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的影响不足。

4.政府保护政策欠缺力度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佛山政府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足。最近这几年政府已采取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定的保护,但由于政府的能力有限或者形式的单一性,导致有市民对这一事件缺乏了解,这说明政府还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三、针对佛山木版年画发展面临的现状与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自身发展

1.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自身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展当下。运用传统技艺,积极创作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体现现代社会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容上,表现形式上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2.培育后人,革新传承

利用好社会流动的功能。积极拓宽传承方式,政府、社会各界切实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大力培养“非遗”后备人才,也可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帮助老一辈的传承人推荐、引进新一代传承人。在传承方面,消除僵化的传承模式,促动传承人的代内流动、代际流动和层间流动,运用好社会流动的正功能来打破层间的障碍,从而缓解当前木版年画传承人断层困境。

3.推动产业化,融入生活

成立工作室,不断研究开发产品系列,打造以佛山木版年画为核心的周边产品,积极推动木版年画走向生活,创造开发接地气,具有生活气息的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产品产业化。例如研发年画主题的APP, 用新颖的设计、有趣的视频、有深度的演讲来吸引人民关注木版年画。

(二)政府助力

1.拓宽途径,增强群众体验

增加市民了解木版年画的途径。修建成立木版年画博物馆以供市民参加,让市民们参观博物馆以及展览,同时利用传统传媒以及网络,让愿意走出家门的市民有机会来到博物馆或是木版年画工作室了解木版年画的有关历史以及知识。

2.提供保障,解决艺人温饱

提高对民间手工艺人的社会物质条件保障,在木版年画的传承中,通过市场由社会力量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充分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既可以改善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又可以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让传承佛山民间手工的艺人能靠手艺养活自己。并且鼓励手工艺人加强创作,支持艺人培养后人传承手工艺。

3.加大保护,强化政府行为

加强法规和制度的保障。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加强政府保护力度,并使这种保护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保护制度,确保传承人的文化选择权和文化发展权,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双赢。另一方面,应积极建立传承人的保护制度,以制度建设的方式提供相应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待遇,以体现政府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4.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建议佛山市上下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单位及传承人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展示平台,通过对木版年画的实物展示,使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木版年画,增强保护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并积极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木版年画佛山
红色热土佛山
木版年画色彩的象征与应用研究
佛山制造为啥这么牛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牛年画牛等
广东佛山雕塑院雕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