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育理论视角下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10-09许轶凡王舟
许轶凡 王舟
摘要: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不同教育理论中加以借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自我,克服自身在专业技能上的不足与缺陷,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认知与评价,通过专业素养的培养标准,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自我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状况,进而更加系统、全面地提升大学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育理论 数字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社会为背景,高校应不断以新时代人才需求为导向,运用不同教育理论来完善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认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职业综合素养,丰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学科专业技能。
一、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理论
(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论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论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即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尊重人的独特性,以人的需求为主要导向,丰富且满足人的个性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高校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尊重人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活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论强调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专业技能的完善,更应该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教育不是知识技能的单项传输,而应该是完整人格的培养。
(二)“主导分层”的教育理论
“主导分层”的教育理论指的是,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主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指导,满足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传统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以课堂教育为中心,高校大学生学习方式以“被动式”接受为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主动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较差,大学生主动思考、创新思维意识薄弱,这对于大学生专业学习和高校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高校大学生应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思维模式,通过社会实践提升个人综合实力。
(三)“多元结合”的教育理论
“多元结合”的教育理论强调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是个性独特的,每个人无论是在智力还是综合素质上都是有一定差异的,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够直面差异性,尊重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第一,高校大学生应培养良好学风,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个人专业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将专业知识和就业目标技能相联系,使专业学习与就业岗位需求相互匹配;第二,高校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将学习与个人职业兴趣和喜好相结合,让专业理论知识活起来,努力让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的发展;第三,高校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拓宽个人知识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强化个人的实践能力等,为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提供能力保障。
二、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将新时期人才市场的新需求展示给高校大学生,让他们懂得适应新形势,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实力和就业能力。第一,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需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科研活動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等;第二,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还应该在校内外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抗压能力,构建个人诚信意识、社会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一系列的个人综合能力;第三,随着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就业市场竞争越发地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还应该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新要求,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及时调整个人的职业目标,让自己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与实际市场需求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学有所用,实现就业市场人才的供需平衡,全面提升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三、结语
高校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方面,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知,提高其综合能力。在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应考虑就业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和新动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有针对性的实践课程。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模拟人才招聘等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增强其职业性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尹贵.浅析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科教导刊,2012(10).
(作者简介:许轶凡,男,本科,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王舟<指导老师>,男,西安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