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言语的温度 教鲜活的语文

2019-10-09沈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骡子大黑彭德怀

沈静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之中,感受作者饱含温度的言语。

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概述

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红军长征面临着许多艰难险阻,在爬雪山过草地时陷入困境。红军已经没有粮食可吃、没有衣服可穿。如何走出困境,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成为彭德怀日夜忧虑的问题。彭德怀的一头大黑骡子伴随他很多年,他对大黑骡子有着很深的感情。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彭德怀忍痛割爱,命令军人将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宰杀,以便为红军提供食物。在进行这一课文的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从“彭德怀为什么杀掉了自己喜爱的大黑骡子”出发,让学生进行思考。事实上,教师应该凸显“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但他更加热爱党的事业,关爱自己的同伴”的主题,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作者傳达的情感。《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主要体现了一个“爱”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文本蕴含的爱,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这种言语表达的方法,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二、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探讨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

一方面,教学情境可以带学生走进文本,贴近文本,激发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学情境可以带给学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更加紧密,催生了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课堂润色,教师可以自如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课堂。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代表,多媒体教学方法以互联网作为依托,可以调用互联网的丰富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音频、教学图片等。教师应该为学生介绍课文背景,做好课程导入工作。

比如,教师在讲《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与红军长征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把握红军长征的来龙去脉,正确认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红军长征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近四百场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四百余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十四个省,翻越十八座大山,跨过二十四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讲述的事件正好发生在这一时期。在为学生介绍文章背景后,教师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阅读,并让学生感受彭德怀的“爱”。

2.引导课文阅读

课文阅读直接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第二,让学生认识生字生词;第三,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高度概括;第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琐碎的分析替代学生的阅读理解,强加硬扣地把教师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就没有个性化阅读体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科学朗读课文,并对文章内容进行重点标记,看哪些句子能给学生带来独特感受,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比如,教师在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之后,应该让学生按照要求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标注生词字音,理解生词含义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该让学生采用粗读和细读方法进行反复阅读,并让学生把重点语句标记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前,需要让学生思考:文本中的哪些语句体现了彭德怀的“爱”。彭德怀在课文中流露出了两种情感,第一种情感是对大黑骡子的情感,第二种情感是对战友的情感。这两种情感在彭德怀的情感世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彭德怀的高洁品格和杰出道德品质。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并在有感悟的地方及时写下批注,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巡视,并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交流过程中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阅读问题。

3.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内的互学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具备相互协作的能力,在解决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传统教学课堂,教师一言堂,老师的阅读理解就是学生的理解,对阅读问题进行讨论,导致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较低。对学生个体发展而言,小组合作非常重要。小组合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以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带动核心素养教育,逐步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比如,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和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合为一组,实现优势互补的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描写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情感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文中有很多句子都体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和不舍,如“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一直看着它吃完”“彭德怀背过脸去”“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无论是“抚摸”还是“摘下军帽 ”等动作,都传递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小组找出相关语句,对重点词汇进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彭德怀内心的情感矛盾。

4.进行情感升华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包括如下几个:第一,在掌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第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第三,生活经验的勾连,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语文学科的应用性和理论性,忽视了语文学科的情感属性。小学生处在成长的特殊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解读文本蕴含的情感,逐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

比如,在带领学生认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情感后,教师应该进行情感升华, 对学生提出问题——彭德怀如此喜欢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大黑骡子杀掉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可以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彭德怀深情地……‘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叉在腰间怒吼道”。上述这些语句都可以解释教师提出的问题:彭德怀虽然喜爱自己的大黑骡子,但是在战况紧急、食不果腹的情况下,必须有所牺牲,让战友们生存下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彭德怀为榜样,传承伟人的高贵品质。

作者简介: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骡子大黑彭德怀
彭德怀甄别伪造信
被子的骡子
尊贵的骡子
大黑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彭德怀咬文嚼字
彭德怀的军事秘书谈彭德怀
指挥“保卫西安”作战时的彭德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