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古典诗歌闪亮在中专语文教学活动中

2019-10-09王薇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专学校古典诗歌

王薇

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意蕴隽永,在语言艺术宝库中拥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传统与现实双重因素的实质性影响,中专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仍然在“一高三低”的运行状态下徘徊,即“高消耗、低收益、低情趣、低层次化发展”。再加上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今,古典诗歌好像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何让古典诗歌教学“闪亮”在中专语文教坛学海中呢?

一、简要解析中专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低迷的主要因素

首先,中专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良莠不齐,他们原来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对古典诗歌的接触可谓“很少且狭窄”,严重缺乏古典诗歌学习的情趣和基础。尤其在进入中专学校后,失去了“应试考试”的巨大压力,更加斗志骤减,少有追求,普遍以成绩“合格”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自然就会“得过且过”。

其次,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以“无时暂歇、储备海量、更新即时”为主要特征的各种网络文化,迅速占据了日益急躁的人们的生活空间,中专学校及其学生同样不能避免。在这一“文化挤压”下,哪里还有古典诗歌的空间呢?

再次,来自于各种“生存式压力”,中专学校普遍重视并大肆宣传“商业文化、科技文化、职业文化”,而严重缺乏古典诗歌的教学元素和良好环境。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中专学校及其语文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上,多是沿袭“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年里难见新意,基本是“跟着感觉在走”,简直乏善可陈。作为教育人,在暂时无力影响大环境大气候的情况下,就必须从我做起,从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起,与时俱进,勇于进取,善于创新,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改变古典诗歌教学的窘境。

二、对中专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与反思

1.以培养情趣为抓手,努力激活古典诗歌教学心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在强调“情趣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中专生普遍缺乏的不是学习能力,而是态度和品质。要想产生期待,须从培养兴趣和情感开始。

以《过华清宫》为例。该诗通過“送荔枝”一事,鞭挞了以杨贵妃为代表的唐王朝的奢侈淫逸。笔者在课堂活动环节,没有直接地进入讲读程序,而是借助多媒体这一技术平台,播放了《大唐王朝》影视剧中的相关精彩片段,首先让学生享受了一场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接着,介绍了与该诗有关的“背景知识”;然后,让全班学生以自由活动的形式,谈谈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评价和看法。在此基础上,进入实质性讲读阶段。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以内外互动为抓手,不断放大古典诗歌教学效应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中专生已然具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学用意识和学用能力也已初步形成。正因为如此,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为教学相长畅通一条源源不断的活水渠道,而且有利于从“内外互动”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古典诗词教学同样如此。

如《兵车行》,该诗描写了朝廷的多年用兵打仗,让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仅“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一句,就写出了人民大众饱受战争之苦的无限悲痛和无穷伤害。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当今世界某些地区战火纷飞的种种事实,以此切实感悟战争造成的灾祸和痛苦。这样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而且深化了学生的情感认知。

3.以审美濡情为抓手,有效突显古典诗歌教学价值

与现代诗歌相比,古典诗歌更具有“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属性特征。不仅如此,内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丰富意象、深邃意境、悠扬音律、深厚情感和众多美感等元素,更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濡染情感的良好素材和优质资源。

比如,“杨柳、长亭、把盏”等意象透析着“离别之意”,“杜鹃、昏鸦、枯藤”等代表了“悲凉之苦”,“月亮、鸿雁、花木”等表达了“离别之愁”,“高山、大海、浪涛”等抒发了“豪迈之情”。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并认真体悟各种意象的主要特点及其折射出来的美和情感,借此探索各自在语言文字背后所透露出来的真正内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是丰富多元的,若能让学生从学习中不断地发掘并感受“芸芸众美”,成功教学也就近在咫尺了。

4.以综合实践为抓手,着力丰富古典诗歌教学活动

语文及其教学活动具有实践性、情感性和能动性等方面的特点。有鉴于此,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时空、环境等因素,并且善于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组织并引领开展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古典诗歌在“隔空跨越”中照进现实生活,逐步走向学生的内在心灵,并且促进缀文者与观文者更加阔步地“相向而行”。

比如,对于一些自然色彩较浓、意象比较丰富的古典诗歌,可引导学生在联系自然生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读写互动”活动;对于一些矛盾性、喻理性、隐晦性和争议性较强的古典诗歌,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自由组合的辩论活动;对于一些情趣性、故事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古典诗歌,可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本剧创编和表演比赛活动。一言以蔽之,诸如此类的综合实践能够发挥不容忽视的正强化作用。

5.以多元评价为抓手,有效保持古典诗歌教学活力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些“艺术性手段”,更集中更有效地体现教学评价活动环节。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及其学业情况进行评价,其根本目的和主要人物并不完全针对“学习成绩”,而是更多地指向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等方面。

有鉴于此,为了有效激发古典诗歌的教学活力,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评,并要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如下“六种结合”:善于把“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善于把“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相结合,善于把“个体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善于把“知识评价”与“活动评价”相结合,善于把“结论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善于把“能力评价”与“态度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遵照“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善于把传承传统与创新实践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开创古典诗歌教学的新局面。

作者简介:江苏省高港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中专学校古典诗歌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中专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诗歌岛·八面来风
“阳光体育运动”视域下中专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分析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摄影作品
中专学校健美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