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常规技术 优化语用实效
2019-10-09李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与推动,在师生、文本、技术、课堂走向融合的过程中,语文根基——语言文字更需要在教学中坚守与凸显。在更广大的一线教学中,扎实利用好常规技术,也能起到优化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功效。
关键词:常规;技术;语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平板教学、白板技术、全息投影……诸如此类的先锋技术,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崭新的元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创造出鲜活、多元、立体的课堂。但我们不可忽视,在锐意创新的信息技术课改的浪潮中,更多的课堂是常态和朴实的,没有高配的平板、没有震撼的全息投影,更多还是PPT之类的常规技术。所以,在常态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要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语言文字的根基,巧用“常规技术”,优化语用实效。
一、 在“复制”中,感悟句式表达的意境
词句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特别是关键语句更是品析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词句的内涵,可以用“复制”词句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表达的独特之处。
苏教版五上第21课《诺贝尔》讲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有一处细节描写,扣人心弦——“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近了!近了!”两个词,两个感叹号,这样独特的语句,无论是情感表现上,还是语言存在上,都需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教师可以利用“复制”词语的常规方法,使句式内在的意境留存在学生心中。
片段1:体验心理,还原心境
师:哪些词语震撼着你?生:双眼紧盯着,说明诺贝尔非常投入,忘记了危险。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多么恐怖呀!
师:是的,火星每接近炸药一分,就意味着什么?生:意味着危险加重一分。生:意味着离死亡更近一些。
师:紧张、恐怖的感受就聚焦在“近了!近了!”这样独特的表达上。
片段2:复制对比,理解写法
师:那为了更紧张、是不是越多越好,可否这样写?(课件出示句式对比)
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近了!近了!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藥了!
生:第二句读起来只有疲倦,缺少紧张的感觉。生:原句让我们想象到火星快速接近着炸药,即将爆炸的场景。而第二句感觉火星燃得慢,缺少紧张到极点的气氛。
师:为了烘托气氛,表达内心情感,恰当的反复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教学中,“营造问题情境来生成探究,又怎能离得了教师的难得糊涂”,通过复制词语巧问,生成品析词语的问题情境,真正还原一个真实的学习语言的课堂。当然,有复制增加,也可是删减去除,结合词句特点,引导学生品析表达的奥妙,教学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在“放大”中,体悟语言符号的情感
文本的每一处语句,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浸透着编者的意图。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直面信息,反复揣摩,去体悟文字、符号背后的深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四年上册)描写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场景时,伯父的三句话语,感叹出复杂的内心情感。——“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教学中,通过“放大”标点符号,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三句感叹传递出伯父的内心情感是一样的吗?以此为统领,组织整体感知的教学。
片段1:放大感叹,初悟情感
师:伯父说的三句话,作者用了感叹号,内在的情感是一样的吗?(课件放大感叹号)仔细读读。(生读)生:第一句是对周恩来的叮嘱,是伯父对他的关心的情感。
师:长辈对晚辈的爱莫不在此。生:第二句从“没处说理去”,可是看出伯父心中的愤恨。
师:虽是外国租借地,但却是在中国的国土上。惹了事,却没处——生:说理去。
师:即使那件事,我们在情在理,真的也——生:没处说理去。
师:这怎么不恨不恼呢?那第三句呢?生:从“不振”中可以看出伯父的无奈。
师:国家怎样的状态算“不振”?生:太弱小。生:军队不能打战,受人欺负。生:国家太穷,被人瞧不起。
师:没错,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下至个人群众,上至国家政府,无不在洋人的欺凌和羞辱中。(看视频,定格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师:看这几个字眼,你们此时的心理?生:愤怒。生:感到极度的羞辱。生:根本就不尊重中国人。
师:可是,在那个时代,你的愤怒、你的不满,都装在伯父沉甸甸的感叹中——生读:中华不振啊!
师:因为中华不振,所以伯父才会对周恩来叮嘱道——生读: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师:因为中华不振,伯父压抑内心的愤怒,对周恩来解释说——生读:“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片段2:放大问号,追根溯源
师:可周恩来懂得伯父的话语吗?生:不懂得。
师:年少的周恩来他不懂,不懂得——生:不懂得为什么他不能去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
师:周恩来他不明白,他不明白。生:为什么中国人惹出麻烦没有处说理去。
师:他更不理解什么叫中华不振,如果他可以再追问伯父一句,他肯定会问——生:为什么中华不振?
师:虽然他没有再问,但中华不振的疑惑已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中。
本课教学,通过发掘标点符号的资源,利用常规的技术手段——放大感叹号,解读出伯父三句感叹内心的情感不同,学生内心愤恨、不满等情感体验也被调动起来,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代距离,又深切体悟到伯父三句感叹中波澜起伏的情感。再回归文本,放大周恩来话语的“问号”,引导学生与周恩来一同感受、体悟:如果周恩来继续问下去,他最想问什么?此时,“中华为什么不振”的疑惑不仅刻在周恩来的心中,也一样印在学生的心中,既呼应“中华不振”这个故事缘由,又唤起学生继续学习文本的阅读期待。
三、 在“组合”中,领悟文本结构的奥秘
段落结构是文本稳定的基石。它呈现文脉,描述情节,体现着作者、编者的文本构思。教学中,教师要领悟编者意图,结合学段目标,“可以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可以改变教材顺序,可以更换教学实例……”,也可以利用“重构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照文本进行思辨,领悟表达的特异之处。
苏教版四年下册的《生命桥》一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清晰,讲述羚羊群们从“遇险——试跳——逃生”的过程。其中,重点着墨“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此场景独立成段,结构鲜明。教学中,从整体感知入手,解构段落组合,营造学习冲突,领悟结构重点。
片段1: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猎人们追捕羚羊群到悬崖边。老羚羊用自己的死亡帮助年轻羚羊飞过山涧。试跳成功后,整个羚羊群也顺利逃脱。
师:按“试跳前、试跳时、试跳后”的顺序来归纳,思路很清楚。
片段2:把握学段,解构重组
师:按“试跳前、试跳时、试跳后”的顺序来写,哪一段的内容是需要调整的?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三句话和第二自然段都属于“试跳”内容,但作者并没有合在一起写。(课件出示两个不同的“试跳”段落组合内容)
师:不同的构段组合,哪一种构段内容更好?生:原文的构段更好,突出了试跳过程中的“奇迹”。生: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老羚羊的牺牲精神。生:还有两只羚羊间彼此存亡的配合。
师:回忆着“奇迹”的一幕。你觉得从“试跳”中独立出的“下坠”,这是整个故事中,最怎样的一处?生:悲壮。生:转折和关键。生:还值得我们深深反省。
师:一个独立的段落,却引发我们如此深的感慨。这就是故事经过中“高潮”的魅力!
结构的稳固是文章的基石,但通过变化段落的内容,营造一种“不稳固”的状态,也能调动学生思考的力量,去领悟文本结构内在的意义与价值。
总之,“作为教师,借助各种媒体与方法的配合,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无论是常规技术,还是创新技术,都应建立在符合语文学科属性上,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充分地沉浸在與文字的对话中,减少和降低可有可无的技术影响,做到真正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一贯,俞慧琴.语文智慧教育的教学智慧[M].浙江:宁波出版社,2015.
[2]盛群力等.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峰,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