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文化与农村养老服务融合创新研究

2019-10-09毛敏

艺术评鉴 2019年16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音乐文化养老服务

毛敏

摘要:在现有农村养老中,空巢老人的现象日益突出,老人面临精神文化生活空虚的局面,有必要进行心理舒缓,而音乐作为精神与现实之间重要的粘合剂,可以有效地对老人精神空虚状态进行弥补,以此为基础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以此为基准,分析现有农村养老状态,笔者认为现有农村养老集中于物质层面为多,老人们大部分可以做到“三不愁两保障”,而且农村当中以老年活动室为代表的农村文娱活动也有所发展,但整体而言,农村文化“洼地”的状态并没有改变,老人们所采用的文娱活动也主要以麻将、扑克为主,在全民学习的氛围下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文化意识普及,音乐文化可以有效的提升文化效益,将文化渗透到养老当中,文化与养老服务融为一体,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教。

关键词:音乐文化   农村   养老服务   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187-0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展的加快,作为传统农村社会的最后一批幸存者,农村老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他们作为社会群体,带有时代的特殊性,同时也带有群体构建的特殊性,如果不将其作为社会关注点,他们既容易形成新的弱势群体也容易在社会话语权广泛分散的情况下形成失语群体。本文将目光投向此部分群体,特别关注他们的养老问题,并通过事实对他们存在的养老不足问题进行分析与预案研究,力求提升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意识世界,让他们更能适应社会、适应人生。

一、现有农村养老服务状态研究

(一)经济养老基本达标

在现有的农村养老服务状态中较好的方面在于经济养老。所谓经济养老属于向农村老人提供基本养老经济保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基本能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农村由于经济活动不活跃,而且自身对于网购等现代经济活动方式也不了解并很少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现有情况下,农村老人还存在一定的土地使用能力。他们很多情况下能种植一定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自给自足,通过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农村老人们对于货币的消耗进一步减轻。

(二)活动室建设基本有效

伴随国家对农村老人的关注,农村老年活动室也在逐步兴建当中,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农村都拥有老年活动室,而且由于农村空地较多,老年活动室的范围相较于城市更为广范。在老年活动室中,基本上都有棋牌、图书等基本活动产品,在一些地区以老年活动室为中心,村集体提供一定的膳食补助,如中午在老年活动中心设立食堂,为村中老人免费提供午餐等。在老年活动室当中,村中老人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减轻因儿女外出带来的孤寂感,并且通过一些棋牌活动还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刺激大脑,尽量避免出现老年痴呆症。在群体性生活中,老人们的孤寂感削弱,尤其是在农村当中群体性记忆的不断被提起,可以促使老人们回忆自己的过往生活,在回忆中冲淡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如意。

(三)农村老人文化缺失有待加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活动室与经济方面农村养老基本不成问题,但是在文化领域则缺乏必要的养老配套措施。对于农村老人本身来说,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且农村当中承担养老责任的青年中,很多自身文化素质也不高,自然无法反哺先辈。就整个大环境而言,农村文化环境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尤其是在现有情况下,农村缺乏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合并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也让农村自身文化扩散点在逐渐消失。在农村老龄化的条件下,农村本身文化造血能力不足,自然影响农村老人精神养老效果的实现。

二、音乐文化特性研究

(一)潜移默化

音乐文化作为以音乐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与文化承载的形式。在音乐文化中,感性认识远比理性认识更重要,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对于受众而言,自身不需要通过文字进行相应的想象或者是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直接通过音乐进行无文字的文化传播,其门槛较低而且社会接受度高。尤其在农村老人们普遍文化不高而且文字辨别能力有待提升的情况下,音乐播放的感性传播可以有效的将希望传达到老人们心中。在老人们壮年的时候,他们大多是在“大喇叭”的音乐下工作与成长的,自然他们对于音乐也有很强的适应性,他们也更容易在自身意识中接受音乐的潜移默化。

(二)种类多样

音乐文化中,存在多种文化种类。既有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也有西方现代文化以及流行文化与民族文化。对于农村老人群体而言,虽然相对而言他们的群体属性较为单一,但是在细节划分中,他们群体内部也存在多种需求,有些文化水平较好的老人希望通过高雅艺术进行自我艺术修养与内心感觉的提升,而还有一部分老人则希望用简洁明快的红色歌曲进行相应的文化活动,对不同老人的不同需求,仅仅采取单一的文艺满足形式自然缺乏合理性。

(三)人們意识性强

上文中可以看到多样化的种类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加了人们主动选择的意识。在现有的条件下,作为主体的老年人他们自身有一定的人生经验,音乐文化通过音乐传播正好能够满足老年人对自身人生经验的回顾与总结,在让他们进行音乐欣赏时,可以通过自身的事实情况,在群体中进行音乐内涵的普及,以此为基础进行意识发挥。毕竟在音乐文化的载体中,不仅含有音乐本身的含义,还有其存在的文化意义,在老人们听来还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三、现有音乐文化利用手段分析

(一)选择精品音乐

在进行音乐文化利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品质问题,在农村本身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情况下首先要选择的就是精品音乐文化。所谓的精品音乐文化指的是在音乐文化中受到历史检验的精品,但是也要注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能为精品而精品,导致音乐本身难以发挥自身作用。如在农村音乐选择中可以选择舒缓的乐曲放在老人们休息时采用,在老人们娱乐活动中可以播放类似于《歌唱祖国》等歌曲进行相应的互动。

(二)音乐雅俗共赏

在进行音乐欣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群体中的不同老人需要不同的音乐享受、需要不同的音乐同理心验证。这就要求在进行音乐播放中要注重雅俗共赏,既要有高雅音乐类似于《英雄交响曲》,也要有地方戏曲等,因为一些老人对于戏曲情有独钟,尤其是地方戏曲。所以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要照顾他们的情绪,也可以有效地提升现有地方戏曲传承性与市场占有率。

(三)音乐效果反馈制度建立

在音乐播放完成之后,音乐文化会逐渐在老人的生活中扎下根。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老人在生活中对于音乐讨论增多且自身娱乐逐步摆脱过度依赖于棋牌的局面,并逐步向艺术化方向发展,虽然如此,还是需要发挥必要的音乐效能,如果效果较好可以对此阶段音乐水平进行相应的延续,如果效果并未有效提升,老人们表现仍旧如之前精神空虚而且对于音乐反映不好,就需要在对老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灵活的调整。

(四)音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音乐文化传播与发展需要专业化人才,而且对农村老人进行音乐播放更需要相应的复合人才。这就要求进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队伍有序发展与有序服务。最好形成以技术为基础,人文为导向的基本人文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让音乐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更好地为“夕阳”提供养分与能量。

四、音乐文化与农村养老整合分析

(一)文化养老与经济养老并重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等制度日趋完善,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保障,物质生活变好了,他们自然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经济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人的社会需要,而文化养老中音乐文化以其适应性强相对投资不多的特点,可以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好的平台与机会。在现有情况下需要进行文化养老与经济养老并重的策略。

(二)精神与物质财富并重

对老人的养老问题不能只是关注物质财富,他们不再是只有满足于吃饱喝足的需求,仅仅满足衣食住行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满足于精神、感情、娱乐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实现精神财富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与年龄结构相适应的终身学习体系,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通过对音乐文化与农村养老关系的研究,笔者认为,二者完全可以融合为一个整体并以此为重要的构成點,撬动农村养老科学化、体系化、完善化,并且吸引人才到农村去,避免农村知识荒漠化。

参考文献:

[1]王浩林,程皎皎.人口“空心化”与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困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7-24.

[2]周娟.中国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因素与趋势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9):115-121.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音乐文化养老服务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