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引擎
2019-10-09阮霞惠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人结合数学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本着尊重、理解、鼓励的教学心态,对如何助推学生积极主动地热爱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实现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所提倡的“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课程目标,进行了探究与论述。
关键词:助推;主动学习;学习动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一二年级的学生小手举得老高,各个都争着发言;三四年级的学生的课堂发言率明显降低;到了高年级,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年级越高,越不爱表达。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动力。
因此,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做到轻负担高效率,教师就要思考如何让学生驱动学习的内动力,努力做到为助推学生“主动学习”开启动力引擎。现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谈几点我的教学体会。
一、 激趣引新,让学生学有动力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引”。在引入新知时,如果能从学生年龄特征或教材内容需要出发,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从而先声夺人,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求知。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首先用故事引入:一天,动物园里来了三只小猴。饲养员叔叔拿出甜饼来招待它们,他先将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给第一只小猴。(课件出示 12),第二只小猴看了直咽口水。忙喊:“我要两块,我要两块。”饲养员叔叔笑着回答:“行,就给你两块吧!”于是,他又拿出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2份给第二只小猴。(课件出示 24),第三只小猴看老二这么容易就要到两块饼,就更贪心了,它一张口就要四块,饲养员叔叔不慌不忙地拿出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份,取出其中的4份给了第三只小猴。(课件出示 48)。
这时,师问:“同学们,你们说饲养员叔叔分得公平吗?三只小猴谁吃得最多呢?”学生议论纷纷,“公平”“不公平”个个兴趣高涨。这样,让学生以渴求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
其次,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自己探索的乐趣。我让每位同学拿出三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三张纸条的12、24、48,然后用剪刀剪下,最后比一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学生发现:12=24=48。接着通过课件演示,三张分别表示12、24、48的阴影部分重叠,让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什么现象?(三张纸条的阴影部分完全重合)又问:“这完全重合说明了什么?”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再次证实了“12=24=48”。这样,通过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实现了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尝到自己发现问题(规律)的乐趣,学生就学的主动积极,生动活泼,从而达到主动求知的目的。
二、 教给方法,让学生思有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掌握用科学的方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得以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明白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再做什么。如探讨“12=24=48”的规律时,我采用小组自学的方式,首先出示自学提纲:(1)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大小怎样?(2)从右往左看,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大小怎样?(3)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其中的规律吗?
这样,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小组汇报自学情况,得出两种说法: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大小不变。对于这两种说法,我都予以表扬肯定。又问:“这里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什么数都可以呢?为什么?”这一问,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轻松愉快地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样,在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搭建舞台,让学生展有动力
教学心理学观点表明:主动学习是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来进行的,积极的情绪力量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力量,离开这种内部力量,就不可能有主动进取的精神,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搭建展示的舞台。例如:
我在學生初步学会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进行“争高峰,夺红旗”竞赛。每组派出3个代表上台分别接力写出与12、13、14相等的分数,哪一组先到达顶峰就可以夺走红旗,写得又对又快的一组就是“优胜组”。学生情绪高涨,把课堂气氛再次推向高潮,不仅巩固了新知。还能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赠之以匙,启之以慧,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和主体性。正确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多样情境、给予发展的空间,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发挥动力引擎最大化的功效。从而达成课堂的高效,真正促进每个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飞.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2).
[2]张秀艳.谈小学数学有效学习方法[J].现代交际,2017(7).
作者简介:
阮霞惠,福建省宁德市,宁德市福鼎秦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