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曲在西洋音乐中的融合与运用
2019-10-09常虹
常虹
摘要:中国民族歌曲在西洋音乐中的融合与运用由来已久,不仅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多元文化彼此相互借鉴相互汲取异质元素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中国民族歌曲 西洋音乐 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071-02
一、中国民族歌曲的技巧展现
(一)呼吸
中国民族歌曲具备多层次的情感,这就对呼吸的要求很高,需要在呼吸的技术运用上体现出差异。一般来说,呼吸方法分为胸腔呼吸、肋部呼吸、腹腔呼吸三种。胸腔呼吸是西洋音乐最常见的呼吸方式,它的优势在于用时短,尤其在低音和高音快速转化时十分有效,这就需要胸腔呼吸来完成。腹腔呼吸在中国民族歌曲中十分常见,主要运用于一些情感需要细腻处理的地方,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保证气流的稳定性。
(二)共鸣
中国民族歌曲和西洋音乐在音乐的共鸣上有很大差异,在融合应用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共鸣技巧,就可以在气和声的结合当中游刃有余,合理处理声音强弱、气流长短、音域的转换,最终呈现出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每个人的声带气息差别不大,但是经过共鸣后则会产生不同的音量效果。人体的共鸣腔主要有:胸腔共鸣、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举例来看,中国民族歌曲《走西口》中十分注重头腔共鸣,因为这首音乐作品偏于民歌风格,其中高音较多,头腔共鸣利于进行情感表达。头腔共鸣首先要对中声区的音高进行基础练习,奠定基础后再向高声区进行。但是西洋音乐更注重胸腔共鸣,因此融合过程中,共鸣只能靠自己的声音和伴奏音乐产生,人声旋律和音乐旋律进行呼应共鸣,所以让中国民族歌曲听起来情感表达的灵活度较高,变化较多,自由度也较高。这些都需要正确使用共鸣才可以完成。
(三)音色
音色作为声音的特殊构成,通常分为“明”和“暗”两种音色,明的音色代表明朗歡快,暗的音色代表隐晦低沉,中国民族歌曲中不同的唱句体现了不同的音色,按照不同的情感需要采用不同的音色。
在中国民族歌曲中,“明”的音色主要集中在高音部分,“暗”的音色集中在中音和低音部分,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明”的音色高昂嘹亮,充分宣泄了情感,将人物内心的最想表达的话语释放出来,震撼力极强。在中音和低音部分,音色较黯淡,为的是表达忧愁、不舍、难过的心情,通过略带沙哑的音色很好地贴合了心情。哪种音色更合适表现,更符合作品的精髓,要结合旋律走向、和声进行不断的处理,既要保障个性,又要保证自己的音色和作品保持一致。
(四)唱腔
中国民族歌曲的演唱中运用到了大量的唱腔,比如上滑音、下滑音、哭腔等等。上滑音本身具有一种艺术感,在情感表达上有重要的作用。《妈妈娘你好糊涂》的民间歌曲,在辽宁海城、华北、西北地区流传广泛。这首民歌来自明清俗曲 《剪靛花》,在流传的过程中,吸取了不同地区的唱腔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变体,《妈妈娘你好糊涂》就是其中的一种。据国内史料记载,早在18世纪。这首民歌就流传到了国外,普契尼将这段旋律运用在第二幕第一场三位大臣交谈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三重唱。
二、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内在融合
(一)情感表达的融合
音乐是一门高级艺术,如果缺乏足够的技巧那么就无法精准的表达音乐的内涵情感,因此情感表达需要音乐技巧的支持。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内在融合中,技巧好比是粘合剂,粘合地越牢固坚硬,情感表达就越有力,越生动。情感表达需要技巧的熟稔和巧妙,否则就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情感表达贯穿于西洋声乐演唱全部过程,演唱之前演唱者就要提前酝酿好情感,为演唱做好情感铺垫,演唱中通过不同的技巧作为载体,将所要表达的情感抒发出来。情感与技巧是音乐作品的两面,一体一用,体为情感,用为技巧,技巧是为情感服务的。通过对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内在融合的分析,我们发现最早出现在西方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可以追溯到1730年,由法国古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库普兰(1688-1733年)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国风格的装饰》。在这首乐曲中,虽然展现的中国元素并不明显,但是大量装饰音的交叠出现,仿佛让人感受到了某些中国元素的意境。由此可见,早在18世纪,欧洲音乐家的创作就已经具有“中国风”;而到了19世纪,一些中国元素开始在西方钢琴音乐作品中不断出现。在20世纪,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以及其他中国元素在西方钢琴作品中愈发丰富。
(二)技巧运用的融合
技巧运用融合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凸显丰富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情感释放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在心理上引起共鸣共知。合理的运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技巧,让情感更加饱满多元,这是音乐学习者的崇高目标,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牢牢记住技巧融合是为了情感表达服务的,不能盲目的炫技,否则会让观众反感。
黑格尔有云:“艺术是感性的精神”。情感作为人的主观精神形式,它在艺术范畴的运动中起到中介的作用,通过情感中介,艺术实现自身,完成自身。音乐作为抽象的高级艺术形态,它既不同于束缚在质料中的雕塑艺术,也有别于依赖形体的舞蹈艺术,它是通过技巧这种抽象载体作为中介,进一步展开自身,返回自身,达到感性的圆满,即情感的质变,真正让情感拥有了具体的普遍性和客观实在性。因此,无论从主观层面还是客观层面,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融合应用是具有普遍性的。
(三)辩证性的融合
从根本上看,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融合是有机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技巧在内,情感在外;技巧是死的,情感是活的;技巧是形式,情感是内容;技巧和情感必须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彼此的音乐魅力。无论是中国民族歌曲还是西洋音乐都具有独特性和自身价值,无关谁高谁低的问题,只有辩证性的看待这种融合关系才能在运用中达到艺术的层次,成为经典,长期让欣赏者对多元化音乐产生共鸣。
三、中国民族歌曲在西洋音乐中融合应用的价值
(一)反映作品的传统情怀
音乐其实是一门综合性以及复杂性的艺术,其对创作者的内在气质、文化修养以及音乐修养有着很高要求。音乐创作技巧与表达意境协调统一,可以让欣赏者欣赏音乐同时对作品的人文背景体验也进一步加以丰富,进一步了解融合后的作品所具有的音乐情怀。举例来看,齐尔品的另一部作品《歌曲七首——谱中国诗词》中,他又将中国诗歌韵律和五声调式音阶相结合,运用了中国民间音乐中的旋宫转调技法,并参照中国诗歌咏诵的二二三结构特点,创作了极富中国音乐韵味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意境宛若我国诗歌一般,无声胜有声的韵律蕴含其中。
不同类型的融合除了要表达原有音乐元素特征,还要整合成新鲜的元素,这无疑对于作品背后的传统情怀展示具有重要性。
(二)凸显作品的音乐美学价值
音乐美学价值是音乐作品的核心精神属性,好的作品具有极高的音乐美学价值,仅有高超的技巧是无法上升到音乐美学的高度,只有让技巧变得充满情感,才能完成艺术美的感知、交流、反馈。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融合可以进一步增强音乐美学价值,比如《图兰朵》就是如此,通过应用中国南方小调音乐的元素,这部咏叹调的美学价值向东方倾斜,更具多元性,可见这对于凸显作品的音乐美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三)阐述作品的哲学深度
民族音乐作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具体运动展开。音乐作品作为哲学内涵的现实载体,它通过器乐、人声等质料,完成对民族内在精神的形式转化。作品作为真实的感性存在,它又是具体的丰满的存在。当历史情感以客观的形式呈现在主观面前,它就具有了生命力,它不再是某个个体的生活经验,而是成为了普遍的意义,铸就了一个群体共同的心理结构,这些都需要借鉴不同的精神成分作为养分,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融合可以极大地促进这种深度的挖掘,为彼此提供不同的创作维度和借鉴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對中国民族歌曲与西洋音乐的融合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最终认为两者之间的融合应用是必然趋势,未来必定有更多的融合案例出现。
参考文献:
[1]权辉.多元文化背景下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论朝鲜族民歌歌唱艺术文化循衍过程中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01-105.
[2]何晓兵.中国民歌的多元文化功能[J].中国音乐,2018,(06):31-40.
[3]陈铭彬.壮族民歌艺术的审美困境与现代性转场的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90-95.
[4]黄玲.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广西壮族民歌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3):132-136.
[5]巩丽美.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的价值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16,(08):78-81.
[6]樊祖荫,赵晓楠.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一)[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01):3-9.